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锋  余姝谚 《东方论坛》2016,(2):110-117
殷夫的诗歌最初以个体与群体二元分裂或共存的对立统一方式作“我”的自我表现,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他自觉地将个体追求与现实社会和底层民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化为心灵的本能体验和重组生活的艺术潜能,由此,“我”的自我表现上升至“我们”的即“类”的自我表现。这意味着,只要“我”把生命投入到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我们”)中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也将反哺“我”,并使之朝着真正“类”的自我前进。  相似文献   

2.
近期国际汉学界山水美学论文大多以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哲学术语为核心话语,追求原创,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既有以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气优先论”“水首生论”与中外文论结合,揭橥山水美学研究路径的哲思;也有检视中国山水景观源流与西方“景观”差异的力作;更有从中国古代山水作为诗画大家“游、居之所”出发,用后现代话语阐释中国山水及其诗画“读什么”和“怎样读”;或对“通感”与山水诗画之“兴”的探讨。由此形成海外中国美学研究一种特色。  相似文献   

3.
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美学重形式而轻内容,且消弭了"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的界限。国内对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的研究,以"反对阐释"论为重心和基本向度,但这只是桑塔格前期批评美学的理论核心,后期她则转向文化政治领域,其"新感受力"美学成为多质多维的理论综合体,桑塔格更加认同对艺术作品中政治与道德因素的阐释,更为重视精英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与现实介入性。  相似文献   

4.
美学与中国传统译论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翻译教学中也有着一席之地。"美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再现原文的语言美。随着翻译美学的发展,美学与翻译教学的结合成为一种必要。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的"美学教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美学再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古雅说”,既具有不拘泥于一切形式的道家美学精神,又具有追求表达艺术家人格力量的儒家美学精神,充满了泛美主义的色彩;它把艺术的关注点从天才的创作转移到审美者个人的经验上,强调了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上,结合长期从事纪录片创作的电视艺术实践经验,提出了纪实美学、比较美学、想象美学、意象美学等纪录片美学理念,结合实例对各种美学理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做了深入分析,试图解答在纪录片创作实践中出现的若干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美学在中国的最初确立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实践美学以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生命力,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美学流派。进入21世纪,在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思潮接触的过程中,实践美学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局限,也因此受到国内一些青年学者的抨击,甚至有些人抛出"实践美学终结论"等等并不负责任的言论。实践美学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从它产生到现在,都在与其他理论体系的接触中,不断"自我超越",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新世纪的中国美学界将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而不断"自我超越"的实践美学仍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应运而生的生命美学 ,选取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从人本身出发 ,从生命活动出发 ,以审美活动作为研究的中心 ,具有原创性、深刻性和当代性的理论品格。作为刚刚诞生的新理论 ,它还显得不够成熟 ,但经过学术的砺炼 ,它的成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领军人潘知常从1991年的《生命美学》到2023年完成的“生命美学三书”(《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走向生命美学》《我审美故我在》),构建起了“情本境界生命论”的美学思想及“审美何谓—审美为何”的研究体系。从他这四部著作(尤其是第三部)的“后记”进入潘知常的学术世界,探寻他由“生命”到“美学”的心路历程,期冀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窥探他生命美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一吼堂诗集》收录了圆瑛法师四百零九首诗歌,这些诗歌中出现“云”意象的达五十七处之多.云这一自然物象,在圆瑛法师眼中成为了一种极具佛禅意蕴的特殊物境.他或用“云”来衬托周围景物之高远,或用“云”来抒写自己任性自然、超尘脱俗、潇洒自由的人生境界,或借“云”寄寓济世的理想,或将“云”入禅理,寄托遥深.总之,在其参禅礼佛的生活方式以及禅观心态的影响下,自然的云被其禅化心境所改造,已成为了一种蕴涵空灵心性的独特诗歌意象,呈现着浓郁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1.
陇右生活是杜甫一生之关键时期,亦是形成其独特诗歌内涵、风格的重要时期。诗人将社稷民生之忧患、个人的生活艰辛和内心苦闷哀愁,深刻地融入诗中,赋予承载苦难的悲悯情怀,处处体现出一种悲苦的色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崇高与优美的结合,正是杜甫的感人之处,具有很高的美学意蕴。本文以审慎的态度,探讨陇右诗歌悲苦色彩之形成缘由、蕴涵及其美学意蕴,并进而展现杜甫独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古希腊的美学理论为蓝本,以美学的视角,把握理性美的显性特质——客观性、真实性、道德性与和谐性,并进一步探寻这些显性特质下的理性的潜在逻辑。旨在更为完整、多元、立体的语境下丰富和完善"理性"概念,并尝试为古希腊美学乃至西方古典美学中"理性"审美原则的理解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美学在生成之初亟需冲破理学传统和文化范式,以龚自珍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在向中国古典哲学溯源和求解的过程中,以主体性的自醒和个人志趣的自得为基础,从美学主张到诗文创作,全面吸收庄子思想。在诗文创作中,以丰富的自然意象、恣意的卮言手法传承并实践庄子美学,展现追求自由人生的内在境界。分析龚自珍诗文对庄子美学的传承与接受,是研究龚自珍启蒙思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实践美学的批评论者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美学的问题域,割裂了审美与现实社会、人生的丰富联系,他们从审美中心主义的视点出发,将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简单地等同于个人本位和感性本体,先入为主地认为实践美学片面强调必然、物质、群体、理性,因而断定实践美学“不具有现代性,还不是现代美学”,并宣称“实践美学作为一个具有理论规定性的学术流派走向终结”。这种简单的三段论式的思路无论是前提还是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实践美学建基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构想之上,坚持从现实社会、人生出发理解审美问题,反对后实践美学对超验彼岸世界的乌托邦幻想;坚持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反对后实践美学对理性的激进批判。实践美学不仅具有现代性,是真正的现代美学;而且作为对现代性(包括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实践美学是一项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暴力"和"美学"能否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近年来艺术学界、特别是电影批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对"暴力美学"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讨。电影的"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界说尚处于探讨之中,并未成型为一种美学理论范畴。"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有其存在的诸多理由,但这种类型片不会成为主流电影或电影的主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批评现象有待继续深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6.
实践美学重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后实践美学则采取了一种“去实践化”的举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共享着同一种有关实践的理念,即都对实践作了一种非哲学的、社会学化的、历史科学化的理解。20世纪西方的实践哲学和美学转向提出了“审美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这个大问题。审美可以是一种实践,但不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眼中的实践,而是一种奠基在源初的生活世界中的前反思性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实践。“超实践”不是不要实践,而是回到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主客未分状态下的前反思性实践。超实践美学建立在一种崭新的“超实践”观的基础上,是后理论时代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形态,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7.
狄金森的许多诗歌表现了抽象意象的修辞特征,意义幽深含蓄,晦涩难懂,如果我们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文学理论“陌生化”视角去审视,便能够充分地欣赏其诗歌中的美学意义以及更好地把握其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颜翔林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成果《庄子怀疑论美学》,以精湛的逻辑推导和理论思辨的能力,深刻阐释了庄子美学思想中的核心结构,并将其作为借鉴以关切现实。  相似文献   

19.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20.
在生命美学之前,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美学误区在于,忽视了人与世界之间事实上还存在的第三个维度:人与意义的维度。实践美学的核心是本质,生命美学的取向却是意义。由此,生命美学走向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