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案情简介王某是某公司职工,双方签有劳动合同。2008年4月,单位以王某违纪为由口头告知王某停止工作,让王某回家等待通知,王某遂离开工作岗位。其后,用人单位电话通知王某回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王某一直未回单位办理,也一直未向单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009年8月,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出具解除劳动通知书致使其不能合法就业造成的工资损失3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简介王某系某建筑公司职工。2011年6月,王某在工作时不慎被一根没有固定牢固的钢丝绳突然甩出击伤其右眼,经治疗无望后王某右眼球被摘除并安装义眼。王某支付医疗费用3万元,建筑公司支付医疗费用1万元。建筑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因赔偿问题双方协商未果,2012年2月,王某申请工伤认定,2012年  相似文献   

3.
王某于2008年4月到苍山县某工厂工作,并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9年4月20日,王某在工作时右手食指被机器挤伤,同年11月被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10级伤残.2010年4月,因合同到期,该厂终止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王某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该厂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的同时也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该厂同意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却拒绝支付经济补偿.王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相似文献   

4.
<正>问:王某由A单位借调到B单位工作。不久前,王某接受B单位要求去某地出差时,在一起交通意外事故中受伤。王某认为自己是在出差期间受的伤,应当享受工伤待遇,由B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然而B单位却说王某是A单位的职工,这个责任应由A单位承担。王某找到A单位,A单位则强调王某已经借调到B单位,并且是在B单位出差时受的伤,此责任应该由B单位承担。请问:职工被借调期间因工受伤该由哪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 申诉人王某系被申诉人某外资企业员工,现年22岁,性格内向.1998年4月2日,经该企业面试体检合格后分配在车间负责电器元件组装工作,并于当日双方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1998年4月2日起至2002年4月1日止.2001年3月7日,王某所在班的班长未经其本人同意便代王某写了一份辞职申请.此后,企业其他有关管理人员按照企业规定的职工辞职程序在这份申请书上签了字,在履行最后审批手续时,董事长李某发现了代写申请书一事,阻止了这起闹剧的发生.王某知道同事的行为后,认为同事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最终导致精神障碍,住进了某精神病治疗中心.3个月后王某病情缓解,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王某于1997年3月7日与山东省龙口某冷藏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3年1月31日,职务为土建管理员.2003年3月21日,龙口某冷藏公司对王某作出了"处分决定书",全文如下:"王某:因你在公司与龙口某公司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负责查验主管材时,工作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逾10万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三)项、<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第(四)项之规定作出如下决定:(一)自决定之日起与你解除劳动合同.(二)责令你10日内赔偿公司经济损失6万元.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4月4日,王某一纸诉状把龙口某冷藏公司告上劳动争议仲裁委,被诉人反诉申诉人赔偿经济损失6万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王某于1994年10月被某事业单位招为合同制职工,双方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4年10月5日至2003年10月4日.合同中明确,王某在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但未约定违约金.2001年9月,单位根据当地人事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不论其身份如何,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王某应单位要求,在未经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聘期自2001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聘用合同中约定,任何一方违约必须支付对方违约金计人民币10000元.但未注明该聘用合同系劳动合同附件.今年3月,王某在向单位提出辞职未果的情况下,便另谋他职.单位经多次做工作未能奏效,遂以一纸诉状将王某送上被告席,要求王某按照聘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00元.  相似文献   

8.
董军 《中国劳动》2013,(1):54-55
<正>案情简介王某是山东一设备公司的参保职工。2011年1月5日,王某下夜班后被一载货车撞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伤及脑干,生命体征不稳。其后,依据单位申请,当地人社部门于2011年4月20日作出了王某为工伤的认定决定。因伤情严重,王某一直在医院重症室救治,2012年7月19日,王某医治无效后死亡,其亲属向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单位声称王某已经参加社会保险,企业不承担责任。王某亲属遂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称王某  相似文献   

9.
王某1994年8月到山东省昌乐县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至2006年4月1日的劳动合同,2005年5月,王某下岗,不再到公司上班.2009年10月,公司在报纸上发布公告要求王某回公司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同月,王某到山东省昌乐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起诉,要求公司为其补缴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的各项社会保险,并支付此期间的生活费20000元.  相似文献   

10.
案情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1997年因旷工被企业除名。厂方在送达除名决定时,因王某外出打工不在家,也无法联系,便交给了与王某同住的王某父亲手上。今年,王某为解决子女异地上学问题,回来办理失业证,因需要原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找到企业要求补开证明。企业考虑王某已被除名的事实,故出具了说明王某在1997年已被厂方作除名处理的证明书。王某持该证明书到当地社区办理失业登记后,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申领失业保险金。王某的申领理由是:本人系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企业和个人连续缴费在一年以上;失…  相似文献   

11.
许胜 《中国劳动》2003,(3):49-50
案情简介2001年8月1日,王某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市场被招聘为某国有企业职工,双方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1年后,王某认为该企业不适合自身发展,遂于2002年8月5日向单位提交了辞职申请,并要求企业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企业以劳动合同未到期为由不同意其辞职请求,拒绝办理相关手续。同年9月10日,王某即离开单位直接到市某公司工作。1个月后,公司人事部门要求王某将档案转移到单位以便为其续接社会保险关系。王某回到原单位要求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被企业拒绝。无奈,王某向县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2012年4月14日上午,甲公司组织新进职工外出开展业务培训活动。职工小王在培训过程中,因座椅朽化不慎摔倒,致其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同事急忙送小王至附近医院就诊,需预交手术费、住院费等5万元。小王临时无钱缴纳,即请求公司垫付。公司领导研究后同意垫付,并由小王填写了"借支单"。6月1日小王出院。甲公司对受伤后的小王工作业绩十分不满,要求小王辞职未果后单方拒绝小王入厂工作并要求返还5万元借款。小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王某是某公司的员工,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5年12月4日王某在工作中受伤并认定为工伤。2006年5年4日,当地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室对王某颅骨骨折术后、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肢痉孪性瘫痪评定级别为二级伤残、大部分护理依赖。因该公司已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王某按《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2007年4月1日,王某旧伤复发到当地工伤职工定点医院进行住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 申诉人王某系被诉人某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去年6月,王某到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称其1999年9月到被诉人单位工作,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去年3月王某发生工伤,被诉人拒绝支付其工伤待遇.王某无奈,遂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被诉人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5.
正事件回放某服务公司铁路维修工王某,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下午2点左右,接到工长电话让其到单位帮忙给工友张某装枕木(张某家盖房借枕木私用),王某在装枕木过程中从车上摔下受伤。王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职工之间帮忙干个人私活造成的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因工负伤?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介王某于2012年11月8日申请仲裁,称:2010年7月1日进某公司,从事文秘工作,工资为每月7000元。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王某于2012年6月怀孕,公司却于6月31日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故,请求公司支付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共28000元。公司辩称,因王某在单位期间表现一般,故公司决定其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订,于6月31日告知王某终止劳动合同,并向王某支付了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4000元。王某当时并无异议,直到7月15日,王某来公司拿取私人物品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2007年12月19日,王某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某公司向其支付在职期间销售提成865.66万元,以及额外支付25%的补偿金216.42万元,合计1082.08万元。王某诉称,本人2007年2月1日应聘进入某公司,就职于销售部门,担任东北区销售经理一职,双方约定基本工资为2000元/月,另加销售提成。因经营状况出现问  相似文献   

18.
案例     
正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是否有权认定劳动关系事件回放2010年3月1日,王某到某公司上班,2010年4月8日,王某在工作中右手被机器压伤,要求公司按工伤处理,单位却提出劳动关系争议问题。2010年10月9日,王某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争议焦点工伤认定行政机关在认定职工伤害性质中,是否有权认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公司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争议,只能通过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工伤认定行政部门无权直接对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作出判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工伤  相似文献   

19.
案情 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1997年因旷工被企业除名。厂方在送达除名决定时,因王某外出打工不在家.也无法联系。便交给了与王某同住的王某父亲手上。  相似文献   

20.
宜仲 《中国劳动》2002,(6):47-48
案情简介 王某1970年6月被劳动部门招为某水泥厂的全民固定职工,1992年3月调入某印刷厂,先后从事电工、厂办副主任、胶印工等工作.2000年9月1日与印刷厂签订自当日至2001年12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2001年11月29日王某因患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肠炎住院治疗,同年12月16日出院.申诉人在住院治疗期间,被检查出患"隐匿型冠心病".同年12月印刷厂进行改制,改制方案规定:所有职工面向市场一次性分流安置,分流安置截止时间为同年12月31日.按照印刷厂改制方案的规定,除王某外,其余职工均与印刷厂签订<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协议书>,印刷厂同时向职工下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印刷厂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装入王某档案.印刷厂改制结束后经工商部门批准于2002年1月29日更名为某包装厂.王某因患病后享受医疗期的问题与印刷厂和某包装厂多次协商未果,遂将某包装厂作为被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