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琳那 《唐都学刊》2009,25(4):62-66
社会契约思想代表和体现的伦理精神实质就是公平、平等、自由、诚信、负责任和理性,而这一思想恰恰是社会制度正义的基本保证.从古至今,社会契约思想的伦理追求,不断地激励着一大批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和思想家们去探寻和践履.时至今日,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应当追求制度正义的最大化,它饱含着制度正义的社会契约伦理精神,无疑成为我们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理想的重要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因此,法治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使法治成为良法之治,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它使政府服从法律,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障;它使法律获得民众的普遍信仰,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体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理念,在法制建设中坚持人本的法律观,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制度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程序正义的生存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正义决定了法律制度运作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充分展示和保障了社会的基本正义.中国传统法律具有"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这种"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法律文化,使程序的地位被看得很轻,失去了独立的价值意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法律文化观念势必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被裁判者、被管理者、被控制者失去了基本的人的尊严,沦为实现他人、社会、国家本身目的的手段.程序正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维护人的自由与尊严等人之存在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对人的平等权利的尊重,需要全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平提升.但这种提升完全依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在现实普遍意义中是不可行的,它需要制度的强制规约.然而当制度在追求正义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正义,使制度无法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就需要对正义进行补偿或矫正.通过建立补偿正义对不正当的程序或是获利进行矫正,同时对社会竞争中的最不利者或失利者进行实质性意义上的补偿,使差异的存在止于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当中,将差别变成实质上的互惠.  相似文献   

5.
诺齐克与罗尔斯之争的关键是权利与公平的角逐.罗尔斯坚持作为公平的正义,认为正义即平等,分配正义是扩张政府权力勾销社会差别,实现普遍原则.诺齐克强调正义理论的个人权利基础,坚持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分配正义是持有正义.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考察诺齐克与罗尔斯关于正义的角逐,正确理解分配正义理论,解决分配领域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权利和公平并非绝对和唯一的正义原则,尊重权利,坚持公平是影响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在最大限度尊重以劳动和其他合法形式为取向的收入公正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政府的服务和补偿功能,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分配原则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义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崇高目标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从社会正义的视角来解读以人为本,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公平、公正、正义三个概念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公正、正义三个概念是有差异的.正义作为一种理念,是最高层面的道德衡量标准,在社会制度安排上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公正在分配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分配原则和衡量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是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公平属于基础层面的衡量标准,强调客观性,注重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带有明显的中性和"工具性"色彩.厘清这三个概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应用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廖志军 《唐都学刊》2007,23(6):55-57
虚拟社会是一个在网络空间产生并由各种网络实体构成的新的社会形态,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空间的"表象存在"。虚拟社会正义的实质是权利与义务的合理平衡,它包括制度的正义与制度实践的正义两方面内容。制度的正义即是制度的合理性,是制度的正义性的考量,它指制度在建立时是否依据了正义原则,是否被赋予了公平、自由的正义属性;制度实践的正义即是制度运行的正义,它是指制度所确立的正义原则是否得到了广大社会成员的赞同与支持,制度在实践中,是否坚持了正义原则,是否实现了制度得以建立的正义伦理基础。在当前纷繁复杂的虚拟空间,探讨虚拟社会的正义问题,为虚拟社会树立正义的航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冰 《学习与探索》2007,3(3):106-109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由于法律始终以公平正义为终极价值目标,并一直致力于维护、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依靠法律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的。公平正义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已经有所体现,并通过执法、立法和司法得以保障。应该继续加快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督,通过法律实现公平正义。此外,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必须坚持法律与其他社会制度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逻辑。只有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出发,才最能切中应得正义论的要害和现代正义问题的实质。自由主义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概念是一个低阶概念,而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则是一个含义更广的高阶概念。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是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出发的,以"自由人"之间有机的社会合作为基础,刻画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最高正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先前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类正义原则在逻辑上和在历史上自我扬弃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仅充当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担负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相似文献   

11.
周帼 《社科纵横》2009,(7):103-104,1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总战略举措,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解读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观,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连喜 《探求》2006,1(4):39-42
经济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体现制度平等的价值趋向和现实标杆,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它的期望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维护经济正义必须强化发展、改革和引导“三个观念”,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原则性和现实性、引导和自我教育、道德自律和法律规范“四个关系”,注重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弱势群体关注、道义评价机制引入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四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当代中国法的正义观应当在一些重要方面作必要的调整和转换.本文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阶级正义观和在当前盛行的效率正义观为参照,提出了当代法的转向的立足点和基本方向,即应当超越阶级至上主义的正义观、经济效率正义观、国家主义中心的正义观、权责中心主义的正义观等.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基本法律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内地应与香港特区加强各方面包括法律及其相关制度的横向交流。通过对香港与内地知识产权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借鉴,完善中国内地惩治知识产权犯罪的路径,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刑事正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讲和谐可以通过正义和超越正义两种方式来实现.虽然在直观上超越正义的社会、相互关怀的社会似乎是更加和谐的社会,但在现代社会只有正义的方式才能保证和谐,超越正义反而会导致压迫、带来不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讲和谐可以通过正义和超越正义两种方式来实现.虽然在直观上超越正义的社会、相互关怀的社会似乎是更加和谐的社会,但在现代社会只有正义的方式才能保证和谐,超越正义反而会导致压迫、带来不和谐.  相似文献   

17.
论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碳经济的超越.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利于环保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其初始状态是"利他不利己"的,所以难以依靠企业伦理自觉,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契舍也需要法律的调节.低碳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应该包括清洁发展制度、"公共物品法益"保护制度、低碳能源制度、能效标志制度、低碳消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正义观念是以人的理性对自然和社会必然性不断进行超越作为基础的,其发展逻辑事实上经历了由德性正义到契约正义、经济正义,再到社会正义的发展历程。通过不同历史境遇的人类对各自所处时代之现实非正义的批判和理想正义的构思,基于经济计算的个体与整体、政治与法律等各类冲突也不断变迁和获得新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抓住社会正义问题并将其作为分析生态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揭示出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社会正义问题,而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产生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将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结合起来,从政治正义、经济正义和文化正义等方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走向公正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理论,对认识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有效解决生态危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内在的理论缺陷,注定其与科学社会主义还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这部著作讨论的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秩序,即国内正义.而他的新著<万民法>(The Law of Peopl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讨论的是各种社会之间的制度秩序,即国际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