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阐述王未强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精髓。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解释后,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蒋介石对革命的背叛、篡改和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于是,正如国共两党关...  相似文献   

2.
纪念活动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和效果。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诞辰的活动已成定制。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地位所做的基本评价,为各个时期此类的纪念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诞辰活动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可以与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和毛泽东诞辰相比拟。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全面总结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明确表达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从事的事业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建构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记忆,其目的是整合中华民族的各种力量,发挥中华民族的全部智慧,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 ,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者 ;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 ,王宠惠成为孙中山在外交等方面的得力助手 ;袁世凯窃国后 ,王宠惠投身北洋政务 ,但与孙中山仍保持了密切联系。孙中山是以救国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 ,而王宠惠则是学者从政型的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4.
自1841年起;香港就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强占之下[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广大港胞的心一直与祖国息息相通,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积极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同胞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支持和参与.一孙中山(1866-1925)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香港同胞一贯坚持的反侵略爱国斗争与这次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香港不仅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产生地,也是他及其战友建立革命组织、从事革命宣传、筹集革命经费、贮藏武…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展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此时此刻,我们深深怀念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不但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而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孙中山宪政思想,主要是实践孙中山人民民主性质的宪政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及在此之前制定的关于起草《大纲》的七个原则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方案和实践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及其规定的人民代表会议仍属于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范畴。  相似文献   

7.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一次重要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举行了四次纪念活 动。在革命初期,孙中山着重强调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 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孙中山先生将三民主义与黄花岗起义纪念相联系,赋予黄花岗起义新的内涵。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纪 念呈现出孙中山军事思想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已六十周年了。他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再接再励,愈挫愈奋;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青少年时期,是孙中山一生立志革命,献身革命的奠基时期,因此,探讨这位伟大爱国者和革命家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孙中山早期思想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云,歧见层出。总起采讲,基本上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从孙中山与南社人物的交往,浅述南社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的作用和南社人物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说明孙中山善于利用先进的革命文化及文人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伟大气慨。  相似文献   

10.
宋庆龄与蒋介石由共同追随孙中山革命发展到严重对抗,主要是由于宋蒋之间对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的态度不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表示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宋蒋间一度合作.但由于蒋介石拒绝接受宋庆龄要他放弃独裁、扩大民主,坚决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主张,因此家蒋间的合作是暂时性的,不可能是持久的。后来他们在行动上的对立完全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