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叶晨晖同志最初一次说:“《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是归隐的乐趣和欣喜。该文的序中说‘因事顺心’,是思想斗争获得胜利才写这篇辞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第八十页) 请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说“倚南窗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归去来辞》,前后用两个“归去来兮”。读者皆解为由彭泽县归去来,来字下,无注,当是解作来往之来。窃以为不然。来字是语助词,无义,与,《孟子·离娄篇》的“盍归乎来”的来字同。渊明《归去来》一文,篇首的“归去来兮”是在彭泽县准备回家时的口气;篇末的“归去来兮”是回家后在园中散步已晚,将回家休息时的口气。读者如果还不相信,请另外细看渊明亲手作的《归去来辞》和梁昭明太子的《陶渊明传》,就可彻底知道。我为一般读者方便,暂将《归去来辞》和《陶渊明传》的内容讲个大概如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之一.所以,已有很多学术论著谈及这篇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写作背景.但,本人认为《归去来兮辞)所蕴藏的文学深度仍然有待发掘.拙作要从“陶渊明家妹”这一从未受到重视的角度,探讨其文学深度.首先要向读者说明,拙作乃是本人研究(归去来兮辞》的第一份报告,只是提出了一个不够成熟的推测而已.希望能够以此为一个起点,今后继续研究下去,将来有机会写出一篇经过严密考证的文稿.此次拙作乃是一篇初步草稿,所以题为(<归去来兮辞>札记》.以下在(本论)中,先确认一下该作品在陶渊明生平中之地位及意义,继而探讨“陶妹”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的第四课,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此文成就颇高。《归去来兮辞》的创作不仅是陶渊明结束多年徘徊的决定,也是他回归田园的宣言。《归去来兮辞》由“序”和“辞”两部分组成,序文交代了本文写作时间背景以及自己辞去彭泽令的原因,正文将生动可感的生活情境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决定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后,所流露出的自然真实的情感。也正是这份自然真实、发自肺腑的情感让人深受感染。本文根据作者的情感脉络,从真情的内涵、真情的展现和真情的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以诗名世,也以辞赋名家.欧阳修曾指出,"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①对<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推崇备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定该文作于老家柴桑.其实,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影响了该文的审美层次.通过考辨发现,<归>文的创作地应为县衙彭泽.  相似文献   

6.
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悟出了世风的秽浊,思寻那属于自己的清净之地,于是陶渊明唱出自己的心曲《归去来兮辞》。回家的喜悦融入景中,脱尘的轻松现于形迹,无论是鸟,是树,是风,是云,是路,是屋,都承载着他的情感在欢歌;归来的愉悦显于举止,乘轻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结合近三十年间关于陶渊明及其<归去来兮辞>的研究成果,从创作时间和地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作品渊源与艺术特色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对于贪污犯罪案件,如何确定内外勾结案件的犯罪性质?如何确定共同贪污的刑事责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事关重大的问题。198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的《关于当前办理经济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稿)》(以下简称《解答》)中对这两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解释。今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也对这两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解释。比较两个解释,不难发现差异。从理论上对这两个解释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释深入探究,对于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定》,进一步完善关于贪污犯罪的立法和司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两者同为对归隐生活的想象之词,且都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归隐生活之趣,但由于作者的家庭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有不同的归隐方式——归于自然中的山水与归于山水中的自然;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乐以载忧与乐以忘忧。因而两篇辞赋的归隐心态也大有不同,这不同表现为:被迫的逃避与自觉的返途。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字的解释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持"语气词"说者虽众,然或论据单一,疑点重重;或局限于浮泛的解析层面,却并不符合陶翁作品的内质深意,存在诸多误读.本文从陶渊明作品的用词习惯和生平经历入手,以理解陶渊明作品深层内涵为基础,对与其相关作品中"来"字的用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考证,注重考察陶渊明作品深远的"诗意"内容,并进而探究了<归去来兮辞>"来"字的词性与意义,认为"来"字为实词,表示由彼至此、由远及近,与"去"、"往"的意义相对.  相似文献   

11.
编辑老师:自贵刊3月份(总236期)刊登了“酿造土专家”,介绍了我的有关情况后,不少读者朋友来电、来函询问、联系,因时间关系,无法一一作答,现借贵刊一角予以回复。一、白酒多功能净化器这是专门针对生料酿酒有严重异  相似文献   

12.
叶晨晖先生的《也谈“五马”》,对拙作《释“五马”》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我除对叶先生表示感谢之外,现再就“五马”问题谈谈自已的管见,并以此就正于叶先生.拙作《释“五马”》,据《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许慎《五经异义·驾数》和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关于驾马制度的记载,证明  相似文献   

13.
《归去来兮辞》与《归田赋》(以下简称两《归》),是中国赋文宝库中两颗灿烂夺目的明珠。两篇赋具有同一题材、同一思想的基调,文章气质上也极其相近。但是,读后却丝毫不感到因袭雷同。它们各自以其思想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归田赋》是其为官之时,阉党专政,朝政混乱,思有建树而不能,遂产生了弃官归田的思想,因而写此赋以抒志。陶渊明是东  相似文献   

1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即将回归田园时的作品,其间所述回归原因与方法时,与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颇相一致,也正因为《归去来兮辞》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佛教有相通之处,所以,它还对后世净土、禅宗两大宗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二宗思想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归去来兮辞》标题的深刻内涵及其正文有关句式的重要意蕴,得出更趋完善的结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悬想之辞。  相似文献   

16.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辞赋《归去来兮辞》虽已被从多重角度分析讨论,但从语言学角度对其生态意蕴的解读还不多见。文章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语气及情态、及物性和主位系统等多层面解读,研究发现,祈使语气将诗人“主客二分”,刻画了热爱自然的“主”和留念官场的“客”,疑问和陈述语气以及高情态操作词凸显了“主”对 “客”辞官归田的规劝;动作、心理和关系过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趋向意动、热爱的情感和同化的认知; “主”、非人类生命体和物理性要素充当主位凸显语篇生态性。   相似文献   

17.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成为各种古代文学史著作和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必讲篇目。然而,这篇作品在人们心目中"乐"得太久了,一本著名的《作品选》在[解题]中说,此文"写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我以为,快、乐诚然有之,但它不能涵盖本篇的全部思想内容,不能揭示诗人归家前后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历程。另一本著名的《散文选》,在[注释]中说,文章"同时也流露了'乐天知命'的消极处世的情绪"。消极也是有的,但人们不明白,诗人正在快乐之中,何以"同时"就消极起来了呢?看来,在我们的理解中,快乐…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氏文通》“加词”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词"是《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中一个重要术语,弄清加词的概念对把握《文通》语法体系关系重大。本文拟讨论两个问题:一、《文通》中的"加词"、"加辞"、"加语"、"加读"称名的异同问题;二、"加词"这一术语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先讨论第一个问题。整体地看,马氏在"词"、"辞"、"语"这些用语的使用上,似乎并没有作出十分严格的区分,例如"断词"他也称"断辞",起、语两词他也称"两语"。但多数情况下,马氏在"词"、"辞"、"语"的使用上还是有某些区别的。这表现在:第一、在称述起、语、止、司、转等词时基本上用"词"不用"辞"、"语"。…  相似文献   

19.
(一) 袁宝玉同志: 来信和书收悉。内蒙师院《语言文学》中的《茅盾小传》,我没有看见。我只能告诉你我的出生年月是1896年7月4日(阳历)。至于解放后出国几次等等,我已记不清楚,无法奉告。 我年老体衰,左眼失明,右眼也只有0.3的视力,看书写字都觉困难,不能亲自复信,此信由家人代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归去来兮辞》标题的深刻内涵及其正文有关句式的重要意蕴,得出更趋完善的结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悬想之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