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治理商业贿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央已明确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商业贿赂,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己方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行为。“财物”既包括现金和实物。也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另外提供国内外的旅游、考察、高级医疗保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治理商业贿赂是因为它已经危害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和反腐败的重要内容。一、商业贿赂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治理商业贿赂是因为它已经危害到人民生活勺方方面面,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和反腐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商业贿赂? 对于"商业贿赂"一词,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解释是: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的行为要点包括: 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或受经营者指使的人(包括其职工). 2、行为的目的是争取市场交易机会.  相似文献   

5.
陈晓 《决策与信息》2011,(12):126-126
商业贿赂是指在交易中经营者以一定的金钱、实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交易相对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以获得交易机会,或者接受他人收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虽采取了各种措施治理商业贿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的反商业贿赂工作进行的并不彻底。在实践中存在商业贿赂的经济法认定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旨在明确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法认定,以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的最主要形式。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类:第一类为回扣,包括现金和实物;第二类为软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领导者》2007,(8):55-56
反垄断法:三种行为属于垄断 规定三种垄断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法律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9.
卢文渊 《经营管理者》2013,(23):293-293
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购物卡、有价证券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冲击,干扰和破坏了政府经济市场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本文具体分析了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的对象和手段,并提出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打击治理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是保障我国竞争市场公平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条件。跨国公司对能够影响交易的相关单位或政府人员行贿,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自身的社会形象,而且干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因此,我国必须意识到商业贿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对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特别是严查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商业贿赂的行为,并作为今年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按照中央部署的精神,此次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的是广义的商业贿赂行为,既包括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贿赂行为,也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行政权力索取和收受贿赂的行为。地税部门作为执法执纪部门,作为与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常打交道的部门,如何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内外兼治、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12.
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现象。当今,商业贿赂主要是依靠贿赂去引诱对方与其发生交易或为其提供交易方便,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立法目前尚有诸多局限。在刑法领域,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应当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商业贿赂案件查办工作的开展,执法人员常会在检查中发现经营者涉嫌贿赂中间人的情况.与回扣不同,经营者贿赂中间人的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法〉)与〈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以下简称〈规定〉)中的规定并不详尽,要正确的界定该类违法行为,需要加深对商业贿赂各条相关规定的认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经营者涉嫌贿赂中间人一类案件的界定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1年6月份,某私营化工厂与业务员签订业务经费(报酬)包干承包合同,明确规定:“本厂所有产品销售均实行经费全额包干,按销售额到账款的20%提取销售费用(含工资)”。业务员姚某拿出包干经费中的5%,作为回扣和好处费送给其业务客户的经办人员,以达到推销化工厂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截至2001年12月份,姚某共支付回扣和好处费计2万元。后经群众举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调查后确认此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之规定,是实施商业…  相似文献   

15.
恶意欠薪是指用工单位或者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能力支付劳动者报酬而故意不支付或拖欠,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此类行为的大量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文从介绍恶心意欠薪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入罪说和非罪说两种观点,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进一步完美对此类行为的开法规制。  相似文献   

16.
<正> 搭售,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或技术优势,在提供(或接受)商品或服务时,违背交易相对人的意愿,搭卖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搭售具体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搭售行为,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附带提供其他商品或服务。第二,其他附条件不合理行为,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要求交易相对人接受其所提出的商品或服务以外的其他不合理条件,如制造商在向批发商和零售商提供商品时,指示批发商和零售商必须限定该商品的转售价格,否则不予提供。  相似文献   

17.
构筑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贿”。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利益,由“集体”决定或以“集体”和“单位”的名义,用“公有”财物去向其他公有制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贿赂的行为。公贿又被称为“法人腐败”或“单位贿赂”。公贿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公贿普遍化、公开化、半合法化和制度化。公贿的流行就其深层次原因来说.反映了现行的事权过于向上集中的政府间管理体制在激励机制、机会结构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造成了公贿中双方当事人均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8.
<正> 案情介绍: 2001年6月份,某私营化工厂与本厂的业务员签订业务经费(报酬)包干承包合同,明确规定: “本厂所有产品销售均实行经费全额包干,按销售额到账款的20%提取销售费用(含工资)”。业务员姚某拿出包干经费中的5%,作为回扣和好处费送给其业务客户的经办人员,以达到推销化工厂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截至2001年12月,姚某共支付回扣和好处费计2万元。后经群众举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此违法行为,确认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之规定,构成实施商业贿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 许多消费者在权益被侵害后往往弄不清自己是否被骗了,被骗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国家工商局制定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明确划分。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贿赂犯罪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以借为名”的贿赂形式,受贿嫌疑人在面对侦查人员讯问时,常常将贿赂款辨称为”借款”,或将受贿所得的房产、汽车等物品辨称是“借用”,以期逃避法律制裁。为遏制新型的贿赂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引入“刑事推定”的证据规则,通过客观行为推定主观故意,达到打击贿赂犯罪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刑事推定”在查办以借为名贿赂案件中的应用,并在证据收集方面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