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在延续物理主义还原论以外,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的非还原性。查莫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同于物理事实的独立存在地位,对此他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猜想,并试图以这种理论解决意识的"困难"问题。与查默斯相比,塞尔也主张意识不可以被还原的解释,通过比较他和查默斯的两种意识理论,为我们客观地看待意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神经认知科学的发展使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先进技术定位意识活动所对应的大脑活动区域。神经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是物理主义,物理主义将意识活动还原为生物性大脑活动的产物,但这种强物理主义还原论存在诸多弊端:神经科学中的心脑同一论与认知科学中的计算主义都表明,强物理主义还原论始终不能解释心理属性与物理属性之间的因果关联,并且物理主义本身包含二元论倾向;二元论通过与唯物论相结合,发展出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新二元论,进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元论的合理性得以进一步论证,心理状态不可完全还原为物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卫·查默斯在区分意识难易问题的基础上,主张一种自然随附的属性二元论。他认为感受性质不是实体,而是根源于物理实体原现象性质的一种根本属性。感受性质源于原现象性质,物理属性基于物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受性质并非在逻辑上随附于物理性质,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属性。连接物理和感受性质或现象意识之间的桥梁就是心理物理学定律。从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批判的维度看,查默斯的原现象概念、现象概念与物理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哲学范畴,它们不可能遵循同样的科学原则和精神,因此自然主义二元论有其内在的语言学困境。  相似文献   

4.
能力假说对知识论证的反驳在认识论层面解决了现象意识引发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在本体论上对现象意识进行物理主义说明。这一点使能力假说代表的先天物理主义立场遭到后天物理主义的质疑。刘易斯同一论是一种心物类型同一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观点,它基于因果功能角色解释现象意识与相应的物理状态之间的同一关系。刘易斯同一论不仅是基于科学理论的演绎推理,而且能够对现象意识的物理主义还原提供合理有效的本体论理论基础,从而解决先天物理主义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意识系统发生问题是哲学家和科学家长期研究而未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本文试图综合现代科学的有关成就,从哲学上论述意识系统发生的辩证过程。 意识现象的胚胎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最初是客观反射性的向性、感觉和知觉,它为主观感受性的记忆、情绪和意向所否定,而作为意识现象的个体意识则是它的否定之否定。客观反射性、主观感受性、个体意识是意识系统发生过程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是一种国际思潮,其引起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触动了现代政治最为敏感的神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一个是现实可行的方案?"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所谓客观的社会学研究背后,隐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它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在方法论上具有形而上学性。其理论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精神分析与社会学方法的误用,滥用精神分析使得"社会心理化、心理生物化"成为解释社会历史的公式,而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则使得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不再客观,充满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相似文献   

8.
斯瓦伯在最近的著作中提出“我即我脑”这一命题。若要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上阐明心、身范畴及其关系,那么单纯的“我即我脑”这个命题不但显得“褊狭”,而且会引来不必要的误解。近代以来,科学物质主义和二元论在面对心-身问题时都有其不可解的困境。对于这些困境,有必要在两面一元论、泛心论和泛体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两视一元论”的形而上学构想。这个构想的核心观念是: 任何现实实体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上都是以主体-客体统一的模式存在的,人类描述意识现象的两个范畴(即心和身)是现实实体在作为体验主体的第一人称和作为被观察的客体的第三人称视角下的分别呈现,由这两个视角所呈现的体验方面与物理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尔自然的相应关系,而不是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因此,意识体验与脑神经活动之间不应该用因果作用的概念来刻画,世界的物理方面是因果封闭的,意识本身是非因果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小说艺术象征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人物心灵意识内容是意识流小说中构建象征体的主要生活材料,形成了多层次整体性象征基本模式,并在象征表现手法上凸现其独特的创造。这种艺术主要通过人物心理意识、心理物象、心理感觉印象、矛盾错位的心理意识以及物理时空意识内容等,同心理时空意识内容融汇去建构成象征关系。它所产生的美学特征是:象征意蕴的把握较为曲折;象征意蕴类型更为宽泛多样;象征的审美意蕴更为隐秘,更具有朦胧美;但哲理抽象性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佛教缘起论的理论主题是存在论。与西方哲学存在论相比较,佛教缘起论具有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特征。佛教缘起论的存在论内涵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生存境界缘起、存在的缘起性、缘起整体性三个方面。生存境界缘起是佛教缘起论的主体,它从主体自身的价值立场、认识思维方式探讨人生痛苦的根源、形成过程和解脱方式;佛教缘起性空思想则揭示了存在的缘起性,它从存在的关系性、过程性、整体性和无限性消解存在的实体性观念;缘起整体性是中国佛教对缘起论的发展,它将超越境域与现象世界本身的存在统一起来,将现象世界看作由无限事物相互关联、相互涵摄、相互映照构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解决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其理性价值在于把神学的哲学成分从社会科学领域驱逐出去 ,但并不能作为研究纯客观世界的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因而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易学中包含着一种两系统结构的自然观。“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是对于客观世界静态性的解答 ,“阴变阳 ,阳变阴 ,其变无穷”是对客观世界动态性的解答。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 ,正可以讨论变与不变的问题 ,所以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极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哲学的基本构成。依此对物理学的理论和范畴进行新的整合 ,有可能将物理学带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培育与锻造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构架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其隐匿于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深层结构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着力发掘阶级意识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内在张力作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对于当下社会的全方位侵袭,无产阶级意识甚至无产阶级主体自身在后马克思主义者视域下业已成为值得怀疑的“伪命题”.而毛泽东将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视为拉近与工农群众距离的有效途径,认为通过体力劳动能够切身感受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进而强化对于自身阶级的认同,有助于建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毛泽东关于体力劳动与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处于低谷与挑战之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供了一种多样可能性参照.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给成人教育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成人教育的信息分化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由于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信息社会中知识和信息的半衰期不断缩短,以及不同成人教育实体之间获得信息的渠道、手段、意识、能力的差异,导致信息分化成为成人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除了金融证券行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计划给予高度重视外,一般企业,即使一些大企业的灾难恢复意识仍很淡薄,为此应从各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扩散及演变,是以新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文化演变规律、信息传递模式、思想感染途径等构建为一整体模块,动态研究文化信息之间的传媒或介质:模因。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它储存于个体记忆之中,可复制到另一个体的记忆中,通过模仿、复制而传播,改变另一个体的思想、行为,乃至意识。这些个体作为模因宿主,继续扩散,最后扩展到整个群体而进行自我复制,继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语言的进化、发展。首先对模因论研究新动态进行述评,然后从全新的“模仿”视角出发,以“信息复制”、“文化传递”和“思想感染”作为研究模块,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作为理论指导,尝试着研究利用模因论优化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葛艾儒(Irae.Kasoff.)所著《张载的思想》是海外第一部英文张载专著。该书具有精熟的文献基础、明确的研究方法和突出的问题意识等优点,同时在对张载哲学理解上如形而上与形而下、本体论与生成论和气的二重性等方面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8.
色彩静物写生是美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学生写生过程中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主要存在写生意识培养方面和写生技能理论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改进,力求在不断实践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绘画意识、培养适合自身的个性风格.同时还分析了加强教学总结的重要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反馈的完整体系,使学生绘画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都是在西方意识美学的理论视野下进行的,以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真正精神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近年来有别于意识美学的身体美学的出场,为我们体认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别于西方美学的视觉中心主义,中国古典美学是心身兼修、身物一体的美学;这种与物一体的美学通过道家之"忘"、儒家之"养兴"与禅宗的"禅定"等方法,在道家之"妙"、儒家之"兴"、禅宗之"悟"中得以实现。从身体角度透视中国古代美学,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