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越南的东盟身份对越南与东盟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双方在东盟的扩大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越南的东盟身份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成为地区一体化进程和东盟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越南的东盟战略是基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现实选择,其对东盟缺乏强烈的认同意识,越南对东盟身份的认识和定位将成为影响东盟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2.
黄璇 《学术研究》2003,(12):151-152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中国与越南在改革、革新、开放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不同的视界背景下,中越双方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就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利益与共,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发展新型“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对于解决南海争端、消减反台独斗争的后顾之忧、淡化东盟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打破美国对我遏制的战略图谋以及拓展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巩固我国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维护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推进中越“四好”关系发展,必须淡化大国意识,确立平等理念;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从现实出发,和平化解南海争端;加强两国全面、多边的合作,特别是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密切两党之间高层交往,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共同构建睦邻友好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越南的国有企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经济的支柱。然而随着经济革新事业的发展,越南的国有企业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越南党和政府认识到,要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加速并加大力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同越南之间的经贸联系自古已经开始 ,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国的官方贸易发展缓慢。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 ,双方的贸易关系开始迅速发展 ,正规贸易额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 ,但客观来讲 ,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特别是与两国日益强化的政治关系相比较为滞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一直是两国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目前 ,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已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实 ,中越双方在经贸领域有着十分有利的合作条件 ,只要双方相互重视 ,诚意合作 ,共同努力 ,相信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世纪年代以来,滇越经贸合作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越南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新2090世纪初中越两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新发展,对云南与越南的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滇越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成就与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双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与文化的深层关系施忠连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又是供给它成长的养料,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非常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有表层和深层之分。但总的来看,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关系,双方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主要关系处理得当,就会得到文化与经...  相似文献   

8.
陈文源 《社会科学》2006,(6):172-176
古代中越交往中,越南曾向中国贡献一种特殊贡品"代身金人".越南典籍将其解释为代偿"乌马儿"、"柳升"之命."代身金人"产生及历次进贡的背景说明,它是中国古代羁縻观念的物化延续,表明古代越南与中国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9.
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与印度的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云南是中国与印度两大市场之间少有的一个主要通道。每当这两大市场的一方或双方进入兴盛发展时期,都会激发这条通道趋于活跃。这条通道使云南与印度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方式在这里建成一条国际大通道,继续扩大和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是目前局势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时代性命题。云南与印度之间现在就应当做好贸易、旅游、信息、交通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越南经济发展加速的新态势与广西对越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越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越南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越南面积32.95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按面积和人口,在世界上算是一个中等国家。海岸线长是越南的一个显著优势。越南地形狭长,两头大中间细,呈“S”形,南北长约1800公里,东西宽600公里,中间细腰最窄处仅50公里。如此的地形使越南拥有长达3260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与面积之比高过世界平均比例(600平方公里才有1公里海岸线),为越南走向世界和开拓海洋资源提供了优越条件。资源丰富特别是粮食、能源丰富是越南又一个显著优势。南部的调公河三角洲和北…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广东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广东1952-2001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广东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是否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就业结构对广东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也有明显的影响,但是主要是通过产值结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印度有着数千年的经贸交往史。云南与印度从古至今沿着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把滇印民间贸易延续下来。进入21世纪,中印关系不断改善,尤其是经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云南与印度的合作也频频出现亮点,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1990年代以后形成的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但是从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上看,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斯·韦伯关于宗教社会经济功能的分析。社会资本理论兴起后,这方面的研究以弗朗西斯·福山关于信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为代表。虽然到目前为止社会资本理论也受到许多批评,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是社会资本理论已经成为分析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经济犯罪日趋高发,传统法学定性分析的方法受到挑战,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规则看待经济犯罪这种负经济现象具有了需求的必然,法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犯罪问题中的应用和价值愈发凸现。法经济学与经济犯罪具有天生的渊源,资源稀缺与效率、成本与收益、供求法则等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则在经济犯罪产生的分析中具有当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郇雷 《浙江社会科学》2012,(6):38-45,157
民主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民主化研究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它旨在尝试回答特定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根据既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问题的回答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即民主政体是否或者通过哪些机制促进或者阻碍经济的增长;民主制度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是否存在差别;不同类型的民主制度是否与差异化的经济增长相关联。通过分析,应该抛却各式各样的关于民主制度之经济增长效应的决定论观点,认识到制度影响增长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16.
配偶权分为人身性配偶权和经济性配偶权.它们在内涵上均指向婚姻的共同生活,在外延上则指向与婚姻共同生活相关的一切权利义务.平等合伙型夫妻关系既是配偶权的产生的基础,也是理解配偶权法律性质的前提.从法律结构来看,人身性配偶权对内指向类似自然之债的关系.配偶双方的意愿在人身性配偶权中具有绝对地位,并决定人身性配偶权在对外关系中是否具有绝对性.经济性配偶权对内指向请求权关系,但在对外关系中却具有绝对性.  相似文献   

17.
胡晓鹏 《社会科学》2007,(11):14-25
政府、市场和社会被西方学术界并称为社会科学的三大关键因子,深入研究三者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对于全面审视中国经济改革,探询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剖析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发现:社会缺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而在社会缺位下开展的中国经济改革,客观上造成了五大悖论,并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财富的高度集中。据此,研究重点锁定在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改革持续进行的作用上,并进一步提炼出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3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动态交互效应,发现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交互效应;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动态影响,好的业绩会造成负债率的进一步增加;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动态影响不显著,即负债率的增加很难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ROA);股东对高权益净利率和低代理成本的要求是动态交互效应存在的原因。好的财务业绩会进一步扩大财务风险,从而给那些绩优上市公司一些警示。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法律全球化 ,特别是国际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助于形成内外联系紧密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究其实质 ,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 ,在市场自由理念的背景下 ,国际经济关系法制化并非一个线性的发展趋势 ,而是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法律规则还远未取代政治谈判成为调整民族国家间经济关系的主要手段 ,而是带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江克忠  夏策敏 《浙江社会科学》2012,(8):25-33,155,156
本文对财政分权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扩张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与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预算内财政支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在预算内财政支出既定时,预算外收入与转移支付规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了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扩张预算外收入一方面在于弥补其财政支出的缺口;另一方面,由于预算外资金的收和支没有完全脱钩,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彻底性,地方政府追求可自由裁量财政资源最大化的偏好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预算外收入的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