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密     
当别人跟他说《花样年华》里梁朝伟对着树洞说秘密的台词时,他一点儿也不欣赏。树洞能把不可告人的秘密吸纳在它大大的胃里,要是这个胃足够大,大到把梁朝伟也吸进去呢?那么秘密就像天外的星系一样,散布在树洞里那另一个世界里,而说秘密的人,就永远地活在由那个秘密构成的分子空间里吧。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4,(6):64-64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的老师偏重于讲、问,学生只能是听答.特别是数学课,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再用这种方式来教学,那学生的积极性根本无法调动起来,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我们的数学课堂搞活.下面就征对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和定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知识部分,同时也是老师们最为棘手的教学内容。如何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把握定理,并在实际做题考试过程中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广大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办法、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两种教学模式,以供参考,希望能对老师、学生在数学这门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职业时空》2005,(10):59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当外界越是施加压力的时候,产生的反弹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展示出个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像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始终保持强劲的反弹力和昂扬的斗志,遇挫而更强.  相似文献   

6.
芳香的色情     
沉思  Robfin 《女性大世界》2004,(5):132-134
你还记得上一次的温存是什么时候吗?你还记得当爱人的手抚摸过肌肤时那种战悸的感觉吧?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埋首在案头永远都忙不完的工作中,有多少人和你一样已经忘记爱和被爱的感觉,有多少情感已经变得粗糙不堪?好吧,把这样的问题留给别人回答吧,你且跟着我,一起走进精油世界,让我们试着请求它们的帮助,看看能不能找回爱与被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爱情     
他一定知道你已经原谅他了,但是他一辈子没有原谅他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他们相爱了。高三那年的清明节,在他们第一次接吻的槐树下。他说,他永远不会欺骗她,永远不会对她说谎。他说,无论两个人是否能考入同一所学校他们的心都不分开。高考结束了。他们分别考进不同的学校,走入不同的城市。鸿雁往来的过程是迷人的。她每周会收到他写来的两封情书。他每周也会收到她写的两封情书。写信的时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段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在这里,作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受害者的控诉……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能够阅读的人,他永远忘不了好作家好文章。好作家,好文章,都源自哪里呢?一个我们常常会忘记的地方。枫林,我们忘不了;坐爱,我们也似乎忘不了。可我们却容易忘记收集“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样优美诗句的地方。尤其是在杭州,我们看到西湖,看到黄昏的蓝山,看到落日的余晖,惟独不能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后半句所指的杭州枫林晚学术书店。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有一间小屋,你愿给它起什么名字呢 ?它也会和某段记忆相联,和某个人物有关吗 ?如果你看了陈升的这首歌词,你会说:这没什么,太普通了,有些无厘头吗 !如果你听了这首歌,你也会或不屑或遗憾地说:陈升不会再作出能传唱的歌了。   没能偏爱,你不会关注一个歌手;没有执着,你不会在意他的歌。陈升是台湾以别具创作意识著称的歌手,无论是在他歌曲创作中还是文字作品里,都能发现他大量的自我省思与人文关怀。他也从来不吝对于现实社会的揭示与批判。他是有严重怀旧心态的男子,孤独地寻找都市中的定位,在生活里以慵懒的姿态示…  相似文献   

11.
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播音员,也不是演说家和艺术家,但如果能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那么他的用语将有着语言学家的准确、数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雄辩以及艺术家的丰富情感.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美呢?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这个人是敌人?如果敌意在我们这一方,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才能对症下药。敌意含有极大的情感能量,我们怎能枉费这些能量,把它当做芝麻小事呢?有时候我们仇视对方,是因为他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但我们真的宁愿让这样的错误永远掌控我们的生命,却不愿和对方沟通吗?为什么不借着亲切、明智的接触,消除彼此的敌意?如此一来,不但敌人受惠,我们也同样受惠,双方都是赢家。  相似文献   

13.
《职业时空》2005,(19):59-59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当外界越是施加压力的时候,产生的反弹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展示出个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像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始终保持强劲的反弹力和昂扬的斗志,遇挫而更强。  相似文献   

14.
陈瑶 《女性大世界》2006,(9):146-147
谁说上帝不是女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他一定不会赞同“女人必将从属于男人,并永远承受生育之苦”的训告。上帝给了每一个女人花一样美的姿容,春一样的短的年轻,在这个漫长的铜墙铁壁似的男权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把青春年少时期称为“花季”。它是人的一生之中最美妙、最烂漫.也最捉摸不定的时期:有欢乐也有忧愁,有所得也有失落,有甜蜜也有痛苦……那些过早碰撞出性爱火花的“花季”少年.那些偷尝“禁果”而不得不面对“花季之痛”的大.中学生,她(他)们的爱与幼稚交织在一起.她(他)们的痛与无知联系在一起,面对“花季之痛”,有关部门应当做什么?社会应当帮什么?  相似文献   

16.
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愉快地接受自己,要相信自己是幸福的人,要对自己作肯定的评价,对自己的优点和力量要有自觉。从前,印度有个很富裕的农民叫阿里·哈弗德。他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变卖了家产,出外寻求,终于穷困而死。可是,后来人们却在他卖掉的土地中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这个故事说明,有时你向别处寻求的,或许就是你自己手中的东西,在你身边就有埋藏宝石的土地。自卑的人虽然也看到身边有许多有利条件和有利时机,但他总认为这些条件和时机  相似文献   

17.
再说,爱情既是一个矛盾体,就有两方。既要善待自己,还要善待对方。其实上天总是公平的。他从你手中拿走了东西,也同样会给你带来些东西。为你关了一道门,必然为你开另一扇窗。那“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灿烂记忆,教会了你怎样去投入地爱一个人,感受到了“忘我”的幸福滋味。这又是人生多么绚丽的瑰宝!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爱,纯得像  相似文献   

18.
两个人的圆     
她想她是爱他的,他是一名心理医生,她是一位瑜伽老师,他们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那晚,她早早回了家,做好一桌菜,她以为他会早点回来,她以为他就是再忙也不会忘记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可是他还是忘了,深夜,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也没洗澡,一下就躺在床上。她说,今天女儿打电话回来了。他迷迷糊糊地"嗯"了声。她把身子侧过来,说,女儿打电话回来,问我们今天是怎么过的?难道你真的忘了,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啊。  相似文献   

19.
同性恋会成为一种时尚吗?如果我们把时尚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答案是为什么不呢?这个时代所崇尚的是什么呢?虽然它披着五鞭六色的物质的外衣,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剥离看到它的精神内核,那就是“自由——精神上的无拘无束和个性化的生存”。尽管“自由”这个词自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就因为出现过多而有了某种泛滥的趋势,但由于它的地位实在重要,所以我们还是不得不强调,拥有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黑种人和自种人一样平等地享有,贫穷的人和富有的人一样平等地享有,卑微的人和显赫的人一样平等地享有,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平等地享有。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时尚”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20.
正结婚3年了,老公一直无业,不是嫌公司离家远,就是说工作没意思;不是嫌这个不满意,就是嫌那个不满意。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他倒是一身轻松,有时候真想跟他离婚。我很好奇,你跟他结婚的时候他有工作吗?如果他那时候就是无业,你为什么选择和他结婚?我相信,你绝对不会毫无理由就走进婚姻,正像你即使如此不满也不会轻易离婚一样。要么你曾是爱得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