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增加了老年人居住状况项目,有助于直接精准地识别空巢老人。根据2000、2010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态势和空巢老人基本特征,结果发现,近20年城乡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不断提高;近10年各省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均有所提升;2020年空巢老人规模近1.5亿,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772万人;高龄、女性老年人面临更加严峻的独居空巢形势;独居空巢老人近七成处于丧偶状态,近一成仍未婚;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主要为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和劳动收入;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有小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独居空巢老人中接受保姆照料的比例较低,即使失能也仅不到两成接受保姆照料。应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空巢尤其是高龄空巢问题应对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
韩枫 《西北人口》2017,(1):77-84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从双向代际支持的角度详细对比分析城乡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多,农村空巢老人则更依赖子女经济支持;城镇空巢老人的子女与其日常沟通更为紧密;子女对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相对较少,目前主要还是靠空巢老人自己和配偶。  相似文献   

3.
广东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状况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巢”正日益成为城镇老人主流的居家养老方式,广东城镇空巢老人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虽然广东城镇空巢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比较高,但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少。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适应广大城镇空巢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化解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以提高其养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在这4亿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群体。“空巢老人”在生活起居、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养老服务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当前面临着一方面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保制度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公办福利院一床难求,民间投资养老机构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失能、半失能老人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养老服务严重不足,养老机构、服务设施、护理人员等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伊春市连续8年实现入口负增长,老龄化逐年加重,“银色浪潮”来势迅猛。目前,全市609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3.5万人,其中空巢老人约1.2万人,而有困难的空巢老人就有1000多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存在着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龄老人照料资源分布及照料满足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龄老人是一个对照料需求更高的群体,目前,高龄老人的照料完全满足感并不高。在居家养老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龄老人的照料资源仍然集中在家庭内部,他们对社会服务的利用率极低;高龄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所在城乡以及照料者类别及其意愿对照料满足感的影响较大。政府及社会在提升高龄老人照料满足感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居家养老服务,关注贫困、认知能力差和空巢高龄老人群体,重视家庭代际和谐建设,加快专业社工队伍发展,加强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7.
姚引妹 《人口研究》2006,30(6):38-46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浙江农村空巢家庭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比较了农村空巢家庭与传统同已婚子女一起生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差异,认为空巢老人家庭生活质量不仅低于农村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也低于传统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并对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经济社会的转型,大量人口的异地流动,现代老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导致“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空巢老人”随之产生。研究表明,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使“空巢老人”在生活中面临如经济支持、精神需求、疾病医护、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现有社会条件下,多数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因此探索出一条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社区建立“空巢老人”档案可以为社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老人自助养老提供帮助,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8年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个体特征及社会支持变量的情况下,应用二分Logit模型,从不同的维度分析考察中国城市空巢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城市空巢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健康自评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方面都与非空巢老人存在差异,他们的生活质量整体低于非空巢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平和县文峰镇由于外出打工农民日益增多,目前共有空巢老人326户。镇党委、政府为了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从四个方面给予关心照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丧偶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四普”和“五普”资料,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丧偶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丧偶人口在年龄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在性别上呈现男性化的倾向。城乡丧偶率在不断扩大,农村丧偶老人较城市丧偶老人而言有更大的增长。女性丧偶人口的整体文化程度仍然低于男性,随着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女性和男性丧偶人口的差别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女性丧偶人口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不同职业的丧偶率差异较大,就业层次越低,丧偶率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职业人口的丧偶率差距渐渐缩小。不同年龄的丧偶人口在家庭规模分布上差异较大,丧偶人口居住的家庭在不断小型化。  相似文献   

12.
论文回顾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和改革户籍制度的一系列政策 ,分析了在这些政策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 ,介绍了在这一过程中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的处理对策和一些新的改革动向 ,最后对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广东省家庭户的规模和结构变化 ,以及广东家庭生命周期的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等六个阶段的新特点。这些变化和特点将对广东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的“银色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利 《西北人口》2004,(4):37-38,41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当前西部人才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开发利用“银色资源”不失为一种快速、实效的好方法,这既体现了国家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所提倡的“老有所为”的精神,又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仇凤仙 《南方人口》2010,25(6):9-14,31
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现代社会一个传统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社会位置。随着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加剧,该群体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探析农村老年人贫困根源,构造弱化老年人遭遇排斥力度和向度的路径选择,对于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构建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人住房与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老年人住房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 ,他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住宅、环境的设计更能人性化 ,更适合他们身心健康的特殊需要。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住宅内外空间以及设备的选配 ,应该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角度 ,充分照顾到老年人特点 ,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改革对策。根据广州市人口的户籍现状,对城市计划生育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实行安乐死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波 《西北人口》2009,30(2):88-93,9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安乐死的发展与状况。从法律、道德、经济、民意、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安乐死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结合我国人口特点(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未富先老将阻碍经济发展),提出在不能放开生育的情况下,允许身患绝症、各种痴傻、生活不能自理者安乐死,不失为利国利民之良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和婚姻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家庭经济流动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子女补贴、月平均收入和住院天数等因素对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州老年家庭与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0年广州老年家庭持续较快增长;老年家庭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不均匀。2000年广州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最主要类型是与成年亲属同住,其次是独居、老年夫妇同住。居住安排存在城乡、区、街道等空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