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民族国家为最重要行为体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为实现这一利益,国家会衍生出一系列的愿望和需求,并依此制定一系列政策目标,这些愿望、需求及由此确立的政策目标就构成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国家利益概念通常指国家相对其它国家而言的基本需求和欲求。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安全等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中伊关系中,政治意识形态、谋求主权利益在中国对伊政策中成为重要考量;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政治、经济等其他利益考量开始出现在中国对伊关系中,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美国等外部力量对伊拉克的军事介入。而中国在伊战前后所采取的立场,则充分显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中伊关系中,政治意识形态、谋求主权利益在中国对伊政策中成为重要考量;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政治、经济等其他利益考量开始出现在中国对伊关系中,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美国等外部力量对伊拉克的军事介入。而中国在伊战前后所采取的立场,则充分显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4.
利益本来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真真切切而客观存在,对"利益"的追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私有制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社会,人的"类本质",劳动达到了异化的极端程度,人成为了"非人"。而无产阶级革命,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努力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无产阶级解放同全人类解放的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不解放全人类,也就谈不上自己的彻底解放。而且,无产阶级在一国的胜利也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正是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政治沟通体制与多元利益群体利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利益群体并存的格局。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在制度上规范这些诉求以保证诉求的合理性、诉求实现的可能性,是摆在政治学者、社会学者和经济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系统角度来论述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爽 《现代交际》2011,(5):19-21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是一对冤家。在利益平衡论视野下,知识产权法上的公权与私权协调问题始终是一个两难选择。从目的论角度来看,应当通过修正利益平衡论以追求宏观上的利益均衡为导向,在知识产权法上应当以实现公权与私权的相对均衡为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国家利益观,本文尝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待新时期的中国国家利益观。首先从国家利益的概念以及中西方发展入手,论述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利益的时代要求、目标、客体以及手段的影响,最后阐述如何去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美国将中东石油视为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一。经济战略利益则是这种国家利益的基础和体现。为了更有效获取和控制中东石油,美国往往通过战争来推进其石油霸权战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以军事手段推进的中东石油霸权战略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将中东石油视为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一.经济战略利益则是这种国家利益的基础和体现.为了更有效获取和控制中东石油,美国往往通过战争来推进其石油霸权战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以军事手段推进的中东石油霸权战略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我国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所引发的社会转型,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过程。面对渐变的社会、激荡的时代和严峻的考验,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和利益调整机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非常重要的。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的本质在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利益平衡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完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审判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强的社会功能。一方面,法官需要通过审判活动对发生冲突的利益进行一定的权衡与取舍;另一方面,审判活动蕴含一定的价值目标,人们希望通过司法活动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法律价值。在对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过程中,会出现维护个案当事人利益和实现社会秩序、效率等司法价值目标相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于颖 《现代妇女》2014,(7):114-114
缔约过失责任系违反先合同义务而产生的责任,其与违约责任不同,主要针对信赖利益而产生的损失。在缔约过失责任中,机会利益的丧失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本文从机会利益在信赖利益中的地位以及机会利益丧失的性质出来,进而探讨机会利益丧失的赔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制定法只有在解释之后才能适用于具体案件,概念法学作为一种法学解释方法,在法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法规范之间常发生冲突,为了更好的适用法律,在概念法学基础上产生了利益衡量。利益衡量作为重要的法学解释方法,成为考量各种法规范复数结论之间冲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走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在校企合作中涉及到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它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在明确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应得利益、应尽义务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实现多方利益共赢,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蔡禾 《社会学研究》2012,(4):10-16,241,242
社会管理不是要追求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建立一个有序的关系。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的凸显和日显激烈的趋势与普遍存在的"个体化诉求"和利益博弈力量不对称相关,与利益诉求的转型和群体博弈制度的缺失相关。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搭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利益博弈平台,探索利益诉求的群体表达机制;需要搭建能累积以网络、信任和规则为要素的社会资本的平台。由此,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地带"才能重新形成,政府才能真正回归到法律的执行者、秩序的维护者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但对于如何界定“不正当利益”,长期以来理论界争论不定,实践中也标准不一。司法实践在办理行贿案件中趋向于保守,往往只对为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才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行贿罪的打击,从整体上也对受贿罪的遏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琰 《现代妇女》2014,(11):174-174
国家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点的共同利益的代表者;以统治阶级利益为核心的全民利益的表现形式;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多种利益的聚合体,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本文将从宪法角度,以国家利益为视角,简要剖析国家利益在宪法理论体系构建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历史观的理路上,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如果回到马克思主义文本,就不难发现,利益是马克思最早发现的走出唯心史观的魔谷,从而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阿莉阿德尼线。本论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当前我国人民利益的实际,提出人民利益是贯穿于和引导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阿莉阿德尼线,认为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就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特质,促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春 《现代交际》2012,(2):220-221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利益主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利益主体的变革分析,研究高校内部和外部的利益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中在中国中小企业的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切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目前对于“中小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都比较模糊,本文梳理了它们的定义和界定标准、为文章扫除了基本的障碍。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切入,界定核心利益相关者,阐释了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问题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中小企业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上的改善建议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