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性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的,从两大方面总结了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迫切要求教师提高语文课堂的审美性。因此,对于高中语文阅读策略,可创设审美氛围、培养审美感知、蕴含审美想象、提高审美创造等方面弥补缺失审美性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经典作品《白鹿原》中,"白鹿"审美意象占据核心地位,其出现对全书的情节转折、发展起重大作用,其象征意义亦随情节发展体现多义、深化的特点。"白鹿"审美意象的选择又承载着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因而传达出深刻的文化信息,深化了《白鹿原》的文化主题。以条理性的方式剖析意象文本作用,深入论述白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新思考,如白鹿意象与佛、道、新时代精神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很多文人都喜欢用柳来寄托他们特定的情感。本文尝试对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做一番审美关照,希望从美学的新角度,对柳这一意象进行较为深层的探究。唐五代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意象的多种美感特质,展现出他们以柔为美、以俗艳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何伟 《职业》2009,(35)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中介,导引、规范着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同时,审美理想还是审美创造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诗经》用赋、比、兴手法创作了大量女子形象。其中以花、水、虫、月为原型的女子形象,已演变为华夏大地女性审美文化意象。庞德在《诗经》翻译中运用意象构筑的技巧,灵活处理原文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有独特的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价值。本文将集中探讨庞德《诗经》译本中的女子意象翻译。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一种形式性很强,讲究意境的艺术,通过直观可感的、极具审美价值的动态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舞蹈意境是由舞蹈编导和演员共同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由此引发的观众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美是舞蹈的灵魂,只有虚实相间、情景交融的舞蹈作品,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和体现思想情感的精神产品,而原始艺术以其纯真质朴的视觉形象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是人类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的起源.原始艺术呈现的题材则是与原始的生活状态决定的,或者说是紧密相连的.原始艺术呈现出的造型的高度概括性和线条的意象表现性,都为中国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前提的中国山水画,直接反映和凸显了"天人合一"的朴素感情,其中所蕴含的审美追求与原始艺术是一脉相承和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文学研究的术语,某种抽象的、难以把握的意念、情绪、思想等,借助于外在的物象表现出来,就形成了意象.意象是人的主观之意与外在的客观之像的有机结合,作家所创造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对张力、意象,以及意象张力等文学范畴的分析,以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为例,概述了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历程,从而总结了意象张力在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其视域与论点必将形成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审美、鉴赏、评论理论的一种构建意见,从而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多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抒写诗歌的情绪是从血液里流出来的,是在生命的震荡中用文字来疏泄情感,才能透出一种思想的纯粹。徐志摩善于在诗歌中表达爱情和理想。徐志摩无疑是善于创造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意象的创造和运用增添了徐志摩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崛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以其出人意料的意象运用让人耳目一新。面对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其意象的意义不仅在于表达诗人的感情,更在于反叛文革文学传统,建立意味深长的审美空间和连接感性与哲理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审美状态中的主体沉浸于一种心境中,这种审美心境是一种主体化入对象,对象也化入主体,二者相融相生,从而幻化出新的审美意象的运动变化过程。文章从中西方相关理论来论述这一"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审美中的心境遇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艺术家用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通过形式来表现,意象是主要的一点,这也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一个途径。舞蹈艺术依靠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舞者在运动中不断出现的动作和姿态造型,构成舞蹈构图和舞蹈形象,这样意象的创造与呈现现在更成为创新和立意的用力所在,因此意象的意义和创造让我们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施政明 《职业》2013,(14):58-59
书法意象有着丰富的“意”和“象”,能令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欣赏者审美情感共鸣.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物象化语言描述书法线条的审美感受,把书法意象融入书法教学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邱杉 《职业》2011,(30):91-91
最早的审美意象要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提到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在这里“意象”实为“心象”,是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心理现象。刘勰最早将“意”跟“象”这一对哲学意义统筹于文章之中。唐天宝年间蔡希综又首次将意象引入书论:“祢来率府长史张旭,卓然孤立,声被寰中,意象之奇,不有不全其古制,就王之内,弥更减省。或有百字、五十字,字所未形,雄意气象,是为天纵。”在此,意象是自然之象于书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王玉芳 《职业》2013,(11):92-92
基础学科教学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本文探讨巧用音乐,营造审美意境、激活审美情感、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敬 《职业》2016,(29)
诗歌教学是通过凝练的语言、精美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他们热爱生命.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审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其特点主要是为想象者创造出未直觉到的事物形象。在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是创造意向,构筑意境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能够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向和深邃的意境,下面本文就详细进行分析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格式塔意象有助于有效转换原文的语言与审美双重信息,其次也有助于实现译文语言文本层面的整体和谐统一.本文从语言框架和整体情景两个维度对柳永《雨霖铃》译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翻译工作者在词语选择、句法结构安排、使译文和谐统一方面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