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精神内涵和功能创新所决定的,而文化创意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文化创意人才。因此,创意教育是培育文化创意人才的重中之重。以当前文化创意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为切入点,结合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例子,分析培养创意人才的关键点,从而提出将象征文化作为有效途径,来强化文化创意的内涵教育,以此为社会培养高水准、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战略意义上看,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城市发展实际看,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3条可行性路径:一是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二是资源开发,文化演绎;三是建立旗舰项目,实现综合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创新: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可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创意可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文化创意可拓展产品的市场;传统产业可运用创意思维实现产业创新;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最新战略决策,艺术设计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艺术设计教育也同样要思考如何面对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提供符合信息时代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本文浅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选修课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灵芝  舒玲玲 《职业》2011,(34):56-57
“来过的人心向往之;来了的人流连忘返;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如果说这是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对于杭州的溢美之词,那么“杭州是一座非常适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就是他对于杭州文创所寄予的美好希冀。而这并非一家之词,在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凤凰创意国际中央展厅,一场聚集了海峡两岸文创界知名人士的高峰论坛上,几乎所有人都对杭州的文创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5.
当前形势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各种政策、概念及范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些产业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看法高度吻合,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二者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从而为促进这些产业发展各种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应重视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正确看待不同驱动因素产生的实际作用,确保这类产业发展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将对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赵讷  汪明峰 《城市观察》2016,(3):144-155
伦敦是世界上公认的"创意之都"。从1998年伦敦政府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至今,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并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上海首批创意园区挂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在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选取伦敦和上海这两个国际化大都市,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海及其他城市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创意产业,这已经引起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广泛的兴趣.中国也正在优先考虑如何发展创意产业.但是要想得出正确的答案,首先必须要准确鉴别什么是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但从我在中国参加的各种研讨会来看,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在这一类讨论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源自于对"创业"或"文化"产业这一表述的理解.现在中国许多此类讨论中,都习惯性地假设艺术和文化为主导的小企业是这个产业的核心部门,比如艺术家的工作室、工艺作坊和表演艺术等等,这是错误的.此外,与此相关另一种假设是,创意产业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设计教育与市场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阳 《职业时空》2010,6(7):91-92
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论述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丹 《科学发展》2013,(2):100-10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问题愈加突出。在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才发展问题主要受认定机制、培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生活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上海应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策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创意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发展为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为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是促进我国文化创意软件发展的关键途径,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连接了学校教育和文化创意软件这两项内容。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把教育创新放在最基本的位置。本文从两个方面,就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罗永泰 《城市》2009,(11):56-59
自1998年英国政府正式提出“创意经济”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被提到战略层面。对创意产业的界定.各国有着不同的定义,但都有三项共同的核心构成元素:以创意为产品内容,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知识产权受到保障。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而是指一群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贡献上特性相符、具有相同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受到政府格外重视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  相似文献   

12.
刘伟  王越  喻鹏 《安家》2009,(8X):88-101
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会变成一座无处不"创意"的文化之城,30余个创意地产项目会在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四处开花,并且成为撬动京城楼市的新鲜力量。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意与地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很多项目早已将"创意"植入了"地产",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是如何撬动北京楼市的?本刊将分别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渊源、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通过学者、开发商、代理行等业界精英的独特视角进行评析,以此勾勒出北京创意地产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视角,就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对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广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解放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造成了影响,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和谐互动,是学界当前重点关注的课题。立足于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影响,探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可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动画思维是运用动画的基础概念去进行动画设计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思维活动,动画思维的培养是在学习和应用动画技术的过程中培养的,是从不自觉到自觉地的过程中展开的。面对动画创意人才的欠缺、整个人才的培养出现既过剩又不足的这一事实,动画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改善国内动漫产业现状的有力措施。只有在作品教学中培养动画创意思维意识;在自我评价与自我塑造中提高创意思维技能;在交流、讨论、共享中认识动画创意思维;并重视本民族文化与动画创意的结合,使动画创意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加强,从而促使中国动画走向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形态和新的活力,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相应的扶持措施,以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准。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新产业相结合,可以充分挖掘、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一、隆回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分析1、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1)历史文化深厚隆回县旅游资源结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城市》2009,(3):75-78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背景下新萌发的产业形态概念,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中价值的增加.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集合.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巨大的经济市场前景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已严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和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要求。本文从产业需求入手分析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产业需求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视角,通过审视高校摄影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关系和契合程度,分析高校摄影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革策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开展个性化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意人才,从而提升高校摄影人才就业竞争力,推动摄影学科和摄影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义化的中心,北京市专门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36条扶持政策,启动10亿元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六大重点创意产业(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