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经济、政治、地域、天气、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与习惯,从而造就了今天的饮食文化差异。本文通过中国与英美国家历史背景差异和饮食差异的对比来论述和分析中国和英美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农村代际饮食文化的差异逐渐增大,其背后也反映出两代人之间关于生存价值理念的差异。本文以陕西J村为例通过描述两代人在饮食内容和饮食观念两方面的差异,说明父辈一代饮食行为主要遵从传统价值观念,而出生于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子辈一代其饮食行为更偏向于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消费主义观念,并解释了J村代际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和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导向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而西方国家多处于临海地区,具有传统的畜牧文化特征,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在这其中饮食文化更是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饮食方式、餐具、餐桌礼仪以及本质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是显而易见的。正是这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廊坊市五所高校学生的日常饮食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常不吃早餐、不按时就餐、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成因有:对健康饮食作用缺乏正确认识,生活作息时间缺乏规律,对食物营养知识了解少,错误的减肥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的饮食观是先秦诸事哲学思想的折射,并在相关著作文献中都有反映。在东周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人在饮食生活中的文化意识,成了诸子普遍关注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第一次高峰,逐步实现了由食物到食味,是对饮食作为生理需求的一种超越。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比较先秦诸子饮食观的异同,浅析其思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更加注重营养和保健,并且逐步成为一种休闲、交流、养生的方式;吃绿、吃鲜、吃野、吃茶等已经成为时尚。当代各种饮食时尚以一种全方位的态势对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着“双重”影响,我们应当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饮食时尚观念,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保证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烹饪作为我国传统的四大文化之一,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无不包含着人类对美的追求.现代饮食观念已不仅仅是裹腹饱食的满足,而是更重视对饮食美的追求,从中得到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8.
中职烹饪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烹饪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中等学历的烹饪技术人才,促进了我国烹饪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增多、旅游事业的发展、饮食观念的更新,不但有利地促进了餐饮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向烹饪教学提出了更  相似文献   

9.
李渔在中国饮食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一书,在其中展现了李渔重蔬菜、崇节约、慎杀生、尚本味、巧调配、求食益、取日常七个方面的饮食风格,在其饮食风格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即表现为:清、德、善、真、和、实和俗。文章即从这两方面内容联系李渔饮食美学思想的成因,立足于《闲情偶寄》,小谈李渔其独特的饮食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反应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应,生活的记录,历史的沉淀。火锅作为一种传统饮食方式极具代表着中国的饮食文化。火锅是重庆的名片,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日常饮食,并且火锅历史悠久,经久不衰,这就孕育了其深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饮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在某一地域或人群中可衍生出与之相应的行为实践和文化意义。关中地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种类多样的饮食传统,并衍生出与面食相关的文化现象。面食是关中地区人们的传统饮食,在关中乡土社会中扮演着礼俗性的角色,衍生出关中乡土村落中的礼物交换、亲疏分类、性别象征和文化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传统性别观念的转变,导致关中面食传统在制作方式和文化意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礼俗性功能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2.
首先,中国社会对家有特殊的理解,这与西方的罗马家产制的观念不同。婚姻由夫妻组成,但是家并不只是夫妻。家在中国的核心范围是祖孙三代,即使经过了五四新观念的冲击,这个祖孙三代的家庭观念仍牢牢地生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倡科学饮食,需要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有些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由于在饮食(烹调)中食物搭配不当,易导致副作用或中毒反应(慢性过程),影响人体消化吸收食物营养,甚至产生疾病,危害健康。因此,在后面几期的养生栏目中,我们将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类、果品类、肉蛋禽类,水产品类、调料饮料类的搭配禁忌和人们习以为常的某些错误饮食观念,旨在引导广大读者走出饮食误区,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周宇 《老年世界》2007,(4):41-42
中医应用饮食疗法已有数千年历史,相关的著作中指出,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通过饮食进行的。所以人体的健康与所处的环境、气候、季节、地域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即把人的生存与健康放在生态环境中去认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因此,了解、掌握、顺应四季的变化,“因时养生”,是保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饮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级形态便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的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除了桌子,4条腿儿的东西我们都吃。"这句中国人中间十分流行的笑谈,差不多就是这个国家饮食风格的象征了。地处华南的广东省,更是以肉类佳肴范围之广、品种之多而世界闻名。不过,一种新的饮食现象,如今正在慢慢地出现在中国的厨房、餐馆、还有超市……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由撰稿人马丽丽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光顾一家洗浴中心的有趣经历。她感叹道:"在中国,洗澡,像饮食一样,也是一门艺术啊!"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在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收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影响下,声乐教育差异很大。中国的声乐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声乐教育应该结合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将历史、文化等融入技法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岳梅产后健身新观念岳梅的"秘方"是多运动,控制饮食。听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从小打篮球的经历使岳梅养成好动的性格,怀孕时她始终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以保持身体充满活力不懈怠。加上她是在国外生产,没按中国传统做月子,而是吸收国外健康运动的观念,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有规律地去健身房练跑步机,到户外骑自行车,还有意做一些伸展运动拉长肌肉和韧带。最与众不同的是,她还每星期  相似文献   

20.
作为儒家重要思想之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形成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重要支柱,它促成了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形成,而且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理解,并分析了在中国传统设计中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