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沂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在运河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共调查了125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其中留守儿童62人,对照组63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量表,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地好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教养方式不当、抚养人的文化素质低、社会缺乏监管机制等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颖妮 《现代交际》2012,(8):217+216
本文运用心理弹性理论,以更为积极的视角看待“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建议学校从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改变以问题导向的教育方式,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活动等方面入手,帮助“留守”经历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孩子们缺乏亲情呵护、家庭教育和监管,在心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难以疏解,现状令人担忧。本文首先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现状,然后剖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家庭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中。传统问题导向的研究者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问题儿童,片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忽视其积极发展的内涵与规律。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构建发展资源框架下的留守儿童积极发展促进机制研究,通过实现留守儿童外部资源创建与内部资源培育,努力促进其积极发展,可以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孩子与父母被迫分离,大量的留守儿童便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们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入手,对已有的一些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数据的讨论结果,结合《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等测试内容,在查阅大量有关文献基础上,编制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400名农村在校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47份,对数据结果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题项调整和修改后,最终确定民族地区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17道题,包含4个维度,即交往焦虑情况、生活焦虑情况、情绪敏感情况、身体敏感情况,再测信度系数为0.924,分半信度系数为0.866,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7,结构效度符合以往理论基础,可以作为一般测量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一个重要缩影便是快速城市化。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不仅是飞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和高度的资源聚集。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在2050年之前,中国城市化规模将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区间内,与之伴随的是农村劳动力的飞速流逝,同时由于资金、政策等种种原因,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时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造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社会学概念,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且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两千两百万。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主要是留守儿童在他们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无法受到家长的积极引导。童年时期中缺少父母心理上的呵护,这对留守儿童成长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因其特殊的家庭经历可能承受更大的生活学习压力,传统的研究只是强调不良环境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从人的潜能进行阐述和研究促使人们从多重角度审视逆境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在相同的外在条件下,改变传统的消极认同,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事件,增强心理弹性个体更能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应对事件并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广州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显示,广州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及其问题,但是,广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程度相对较轻。根本原因是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二元结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广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和学校关爱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自律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自我中心,任性自私,对人敌对冷漠等。但因农村地区中小学在师资和教学硬件条件较有限,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地心理辅导,从而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悲剧。儿童绘画作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简单方式,易于实施和解读。绘画中对色彩、线条等的挥洒运用,能帮助留守儿童将口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通过绘画作品能呈现很多儿童潜在的心理问题。笔者在设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问卷,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儿童对自己绘画作品阐述为主旨,根据绘画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与留守儿童充分沟通,仔细倾听留守儿童绘画作品所蕴含的寓意,谨慎的进入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绘画概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明显增多.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社会关爱,自卑心理严重;缺乏道德自律,价值观念扭曲;任性霸道固执,自控能力较差;性格孤僻内向,人际关系冷漠;学习成绩滑坡,动力信心不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问题之重,已经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的视角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都属于平衡型家庭.其次是中间型家庭.而极端型家庭只占较小的比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随着被留守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儿童被留守的时间越长,家庭功能得分趋于下降;6岁以前就被留守的农村儿童,其家庭亲密度较低;无论是家庭亲密度还是适应性,留守儿童都要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和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分离或共处时间和空间的减少.都会妨碍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关系和家庭系统的应对能力。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分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就应该彼此多联系.在情感上相互支持,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家庭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工群体大规模地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进城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仅就农民工进城所引发的农村留守弱势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细致的原因分析,结合我国现状,探求解决农村留守弱势群体保护的方案,以促进我国农村的整体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源于农村青壮年离开本土,外出务工,把年幼的子女留在家里,让父母或亲朋好友看管,这些无父母教育管理的儿童就被称为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了党和政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重点,稍有不慎就会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隐患。只有探索出一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新路,才能让农村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进程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关注并分析了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日常生活、道德品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留守儿童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使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心理弹性的存在,有些儿童虽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和逆境,却并未发展出心理疾病,反而变得更坚强.所谓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保护性因素分为内、外两种.基于这种理论,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有计划地对儿童实施弹性干预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未来研究必须加强弹性研究工作的科学严谨性,确定具有整合的主题.我国也应积极开展受虐儿童弹性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例如,思想道德教育不容乐观、文化教育情况欠佳、心理健康教育匮乏、安全教育严重缺乏等,然后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层面的原因。最后,从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类特殊群体,由于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留守儿童通常会存在心理问题,近些年,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这些可怜的孩子给予更多同情和怜悯,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这就需要从心理教育入手,本文将会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