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学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造就和培养一代身体强壮、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体育工作者来说,关注该课程标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影响,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分析,笔者就<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在阐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应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红 《职业》2007,(29)
学校体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而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主要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身体为基本出发点,以健康的心理和品德教育为重要内容,以教师的审美情趣为主导教育学生的。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审美首先要以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为目的,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聂中宝 《现代交际》2014,(3):189-189,188
中职体育是有别于一般体育和高等体育教育模式的教育,它是针对特定年龄结构、特殊心理层次的特定的体育教育。随着中职学生心理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日趋严重,心理健康已成为青少年被关注的重点。笔者拟通过中职体育教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阳光发展,为中职学生的成才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6.
栗莉 《职业》2009,(17)
技工学校的多数学生正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正是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在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会有许多困惑和烦恼,有一部分学生心理不健康甚至存在心理疾患.在这个阶段,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就成了学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服务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是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合理控制体育课堂,有效进行体育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出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情况,简要论述了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学生体育教育中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迅速发展,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有重大突破,提出体育教学从认知、技能、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合作和交往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多元教学目标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担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职能,如何发挥高校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教育方法,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但是,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指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面临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的挑战,许多高中生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心理闭锁等特点。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科学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一方面学校和家长有必要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不良心理的认知能力,以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状态是对一个人的整体健康水平进行衡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中,学校、班主任和家长都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学生及时引导和疏通,确保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以健康自信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将健商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提高体质健康教育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评应遵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组织形式,针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2015级学生进行健商、体质健康调研,了解影响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为新一轮体质健康教育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的各项改革策略将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不同成绩评价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数影响的比较研究,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杜霞 《职业》2007,(12)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去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习的目的不光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调节与促进作用。本文将从学校体育的三个环节(体育课、课外活动、课间操)的实验教学,体育教师角色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融入快乐教学、表象练习、目标设置、情绪感染、团队心理的体育教学时,对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影响来阐述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晁生荣 《现代妇女》2010,(7):107-109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然而,当前农村教师中却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