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名学是研究人的姓名及各种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世界人名的结构有三种形式:姓与名、名与姓、名姓缺一。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不相同,人名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别。阿拉伯人的名字由本名、父名、祖父名、称号组成,属“联合制结构”。即本人的名字后缀父名,以后是祖父名、曾祖父名……。阿拉伯人也有号别,孩童时有昵称。他们的名字多取词意,也有取其音或字形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与宗教有关的人名 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许多人名与宗教有关。 1、安拉本身有99个美名,穆斯林常在99个名字前而冠以“奴仆”与“恩惠”等词作为自己的名字。如:阿卜杜拉()、和阿卜杜·拉赫曼(),以示对真主的虔诚和爱戴。 2、穆圣也有许多美名,为了表示对穆圣的尊敬和爱戴,伊斯兰教诞生后许多人都叫穆罕默德,或艾哈迈德等。如:穆罕默德·塔哈()、阿卜杜·阿齐兹()和阿卜杜·拉希米()等。 3、沿用《古兰经》里提到的许多使者名字,如:阿丹()、易卜拉欣()、伊斯哈格()和阿尤布()等。 4、用先知家族中显赫人物的名字给子女取名,如:哈桑()、阿里()、法蒂玛()和乌姆·库勒苏姆()等。 5、用教长、辅士和迁士的名字为孩子取名,如:艾布·伯克尔()、艾布·塔利布()和奥斯曼()等。 6、用早期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典中,古人"屋"是会意之字,从尸,从至."尸"象形与房屋有关,"至"表示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  相似文献   

3.
先提出一个目标,叫做"字古式新".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即修炼"文心艺质". 为什么要"字古"?因为古人比我们写得好.这是个客观事实.不能说"今不如昔",但在书法这一点上也确实"今不如昔".书法不同于科学技术,不是用机器,而是肉身所为,用毛笔去写字. 那么,为什么今人写不过古人呢?因为古人从三岁、五岁发蒙就用毛笔,这叫童子功.而且只要一拿起毛笔,就一直用到死,天天用,这个叫作"毕生穷修之功"."童子功"加"毕生穷修之功",今人哪个能做到?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无论你是多大的官员,还是多大的学者,都做不到.还不仅仅是拿毛笔的时间长短,更关键是当代人和古代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生活的状态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李惠聪  喻鹏 《安家》2009,(8X):28-31
<正>汉语词典中,古人"屋"是会意之字,从尸,从至。"尸"象形与房屋有关,"至"表示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而很难想象,在当代,当"尸"未造,人未"至","屋"却已坍倒,那是怎一声"你是我心中的一句惊叹"了得!所以终归得插来一句——  相似文献   

5.
山药原统称薯蓣,又名玉延等。《山海经》中即有薯蓣的记载,沿用至唐朝,唐代宗取名李豫,"蓣"字与"豫"同音,犯帝讳之嫌,便改名为薯药。谁知到了宋朝,又出了个皇帝赵曙,这样,"薯"与"曙"同音,又得改名,因该药又叫山药,所以就有了山药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心中,"党员"二字是什么?一个闪光的符号,一个沉甸甸的名字。而更多的时候,是一些熟悉的、亲切可爱的身影。本刊"身边可爱老党员"征文从去年第8期推出后,深受好评,让我们继续  相似文献   

7.
狗年趣话     
狗名:狗的名字古人多用犬字,今人多用狗字,狗犬自古通名。很早以前,狗东溜西走,到处偷吃,四邻都讨厌它,人们见狗就轰。后来养狗主人用铁链把狗拴在大门口,让它看门户,只给它吃些主人吃剩的残汤剩饭。后来,“犬”就成了“狗”。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狗在帮助人们捕猎野兽、放牧家畜、看村护寨等方面,确实表现出了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忠诚。  相似文献   

8.
名人之名     
毛泽东毛泽东是毛氏第二十代子孙,按照谱系应属“泽”字辈。他虽然排行第三,但在存活的兄弟中还是居长。按照族谱居长者应取“东”字,于是其父毛顺生就给儿子起名“泽东”。这个名字不仅响亮动听,而且含有“润泽东方”之意,寓意极为深远。后又给其取字“咏芝”。可是,毛泽东长大后并不喜欢这个带有女性色彩的名字。毛泽东从小就仰慕湘军中勇敢善战、治军有方的第二号首领胡林翼,而胡的字号为“润芝”,毛泽东便将自己的名字取其谐音改为“润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和字就是这样诞生的。  相似文献   

9.
邓建龙 《老年人》2006,(8):36-36
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许多人在参加革命后,由自己或由领导改换了名字,从而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毛泽东为许世友改名许世友上将,原名许仕友,河南新县人。“仕”是许姓家谱的辈分,取名仕友,有做官纳仕、多交官友之意。参加革命后,许仕友觉得自己的名字俗气,就改为“士友”,立志做战士们的朋友。1935年8月初,许士友作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参加党中央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会间休息时,毛泽东遇见许士友,笑着说:“我觉得你这个‘士’字显得标准低了点,咱们红军战士不光要解放全中国,还要为解放全世界做贡献。把‘士’字改为‘世’字,不就成了‘…  相似文献   

10.
彭秀良 《老人世界》2013,(12):36-36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村人,曾官至民国北京政府陆军总长兼署国务总理。在今人的眼里,王士珍的名头实在不够大,因为他的名字压根儿就没有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出现过。  相似文献   

11.
知行 《老年世界》2013,(4):34-35
阿依古丽、古丽仙、吾尔开西……在我们周围,总能听到这样一些赋予美丽、智慧之类美好象征的维吾尔族名字。在维吾尔族大家庭里,姓名是联系的纽带。在维吾尔文化氛围中,姓名更是认同的基因。维吾尔人名与维吾尔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曾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写下这样一句:"我们叫做玫瑰的这种花,要是换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对此,很多父母怕是不能认同.最近,一位陕西的父亲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一名重庆某高校的大学生在开学报到时被发现叫"黄蒲军校",前几年更有一位江苏考生因名叫"是朕",让其他考生大呼"给跪了".奇怪的名字,为何多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从建筑内外交织的各种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医院建筑。通过医学上介入治疗的概念隐喻,"介入"被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来审视医院改扩建中这些联系的变化:改扩建活动"介入"城市、空间、行为、功能及时间五个联系层面中,并以此构成医院建筑时空的连续整体性。而作为一种更新方法,"介入"根据特定医院对象的院区与城市、各功能之间的联系情况,通过城市协调、流线组织、功能整合、空间梳理及时序规划对这些联系重新定义,进而实现医院系统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相似文献   

15.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相似文献   

16.
近读一文,见文中"真知拙见"一词,我理解是"真知灼见"之误,哑然一笑.笑罢又想,这真知和拙见倒也能别解一番:如果没有真正的知识,难免会出拙劣的见解.当然,中华传统习俗谦称己见为"拙见"不在此列. 古人说过,"无真知不得轻置议,以防识者捧腹耳".可惜今人不明此理者不少,捧腹之事比比.  相似文献   

17.
文獻用例表明,"擲"字有"跳躍"用法。但從語言的角度講,"擲"這個詞没有"跳躍"義項。文獻用例中作"跳躍"講的"擲"字,都是"躑"字的混用或者誤用。  相似文献   

18.
一位纯情女孩,为了救治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跌成重伤的"男友",向父亲求援。当女孩家人花掉大量人力财力将"男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后,"男友"口里却喊着另一名女孩的名字。到底是"男友"薄情,还是女孩"太傻"?他们之间底有着怎样令人感动的深情?  相似文献   

19.
谢娜  杨生文 《职业》2005,(6):4-7
留德医学博士、健康专家、现代企业的掌门人……记者很难将这些严肃的头衔与眼前这位气质高雅、妩媚鲜亮、神情轻松、讲起话来娓娓动听的女性联系起来.仅仅三年时间,"韩小红"这个名字,"慈济"体检连锁机构以及她的健康管理理念就被北京市民接受和传播.从2002年3月28号第一家慈济健康体检中心在北京潘家园开业,到现在已经有五家体检中心正式营业,服务的客户已近20万人.  相似文献   

20.
丁世卓 《现代交际》2013,(10):30-30
“射”字和“矮”字的意思是不是颠倒的,是古人弄错了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从矮字的创造规律和射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型的讹变,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