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泥塑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于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起着特殊的作用,是培养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良好途径。本文从大班幼儿的泥塑活动的四个方面,分析了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丹 《职业》2010,(35)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特别是有助于启迪幼儿的心智,是训练右脑功能和创造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对幼儿自身而言,他们更擅长于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因此,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大意义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与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
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与传统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活动,它的目标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新颖的思想和方法,进而提升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美术区域活动在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幼儿可以通过美术活动中不同的材料来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可比作一栋高楼的地基部分,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学习的早期阶段,因此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甚为重要。在幼儿的自我教育中,应更加重视幼儿潜力和人格差异的发展,对幼儿给予正确的指导,优化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质量和习惯养成,使他们独立参与,并培养创造力,这已成为重要的途径和基本保证。为此,教师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激发创造,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游戏活动,并适当地延伸、拓展,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 尤其重要,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有更多独特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创作中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新的美术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性质与价值之一。"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是探究问题和从事创作活动的根本动力,创造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相似文献   

6.
高双妮 《现代交际》2011,(8):152-152
幼儿时期是创造的启蒙时期,周围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影响巨大。好的环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促使其创造的欲望成为现实。如果让幼儿创造的火花得到不断的进发,那么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毕加索感叹:孩子们都是艺术家!孩子的绘画作品线条稚拙,内容天马行空。但我们教师在从事一线工作时,常常陷入"双刃剑"的困境中:害怕传授美术技能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怕一群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和自己如出一辙;又怕孩子因为没有必要的技巧无法表达自己。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握好美术教育这把"双刃剑"呢?如何来保证孩子既掌握必要的表现技能又能无拘无束遨游在想象的殿堂呢——让美术技能与幼儿自由畅想之间进行对话,促使其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要把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这两者有效地融合,达到共同促进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发展的目的。通过七种方法的概述,让我们对美术教育有了一定的认知,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手工制作活动与儿童的绘画活动,同属于艺术创作范畴,是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手工制作活动对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塑造幼儿耐心细致、勇于实践等良好个性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手工制作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但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给打击乐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就如何让小班幼儿有序的进行打击乐活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教师要关注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幼儿教师要通过艺术教育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激励,幼儿教师要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让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思维和创造的基本行动力得到培养。多年以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方向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杨军 《现代交际》2011,(8):163-16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分别进行了剖析和探讨。长期以来,大家以为实践是最好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在于实践,而学生最主要的活动阵地是课堂。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和媒介,把自己的想象和外部世界建立联接的、操作性的、游戏性的活动。通过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构建支持性的人际情境、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教育者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性,还能在满足幼儿生理、安全、表达等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激活思维,唤起情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对于开启幼儿的心智、创造力、审美力和个性价值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推动意义。在实际操作方面,可以在更加注重多元化、搭建合作互动竞争有序的体育游戏环境、注重生活元素在幼儿体育游戏中的有机融入等,从而来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与人合作共享的喜悦感、激烈竞争的成功感、参与游戏的价值感等,实现心灵成长、精神富足和人格提升,这都是为幼儿良好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美术活动在幼儿成长进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受到政府社会的密切关注和重视。在现今的幼儿教学课程中,创意美术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必要的教学方式,对发掘幼儿美术潜能、养成幼儿的美术绘画思维方式及提升幼儿的对美术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主题教学中,幼儿的美术教学方式逐渐脱离传统美术教学的限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地分析并弥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大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活动,学生的想象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基于初中学生的主要思维风格和想象的特点,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增强其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从幼儿认知规律出发,在绘画活动中正确介入,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最佳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同伴关系是初入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社会关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多种分享活动,如图书分享、玩具分享、食物分享、生日分享会等,帮助小班幼儿在分阶段、递进式的分享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间游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健康成长。"而传统民间游戏则是幼儿游戏良好的选择,将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活动巧妙地整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造活动离不开价值取向。人是创造活动的主体,在创造活动中会自觉地将其自身的知识、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投入其中。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对创造力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创造力作用的发挥,还影响了“创造力为什么会起这样的作用”、“创造力怎样才能起这些作用”等本质性问题的理解。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应当重在引导、不压制,充分尊重儿童的自发创造,重视培养个性和人格,引导儿童形成面向未来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