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立龙 《现代妇女》2014,(12):379-379
本文分析了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文化雕塑概念、理论的不同理解。通过分析文化雕塑的概念及其演义和对文化雕塑各项创作设计因素的解说,并通过对当前多元文化互动下的文化雕塑观念,及其环境艺术形态的关系互动等问题的理论理解和阐述。在收集和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并试图阐明在现代全球化趋势下,通过发掘社会民众对文化雕塑产生新的艺术观与诉求性方向,提出当前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路,即雕塑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董佳伟 《现代妇女》2014,(12):390-390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中国雕塑文化传承至今,经历了以观赏性、实用性、文化性、社会性等过程。在中国的现代雕塑中,雕塑的社会性题材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们重视。雕塑能够反应社会的生活、文化等,而社会也会对雕塑的题材产生深远的影响。雕塑题材的社会性不仅是雕塑的一种取材的性质,更是社会价值与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雕塑题材的社会性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建筑装饰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物质越精神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拥有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它也反应这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在功能上,既有实用性强的艺术类型,也有纯粹的欣赏性的、表现艺术精神理念和形式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装饰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是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孙江龙 《现代妇女》2014,(12):380-380
中国传统雕塑绘画性强,别有一番东方审美趣味,也符合中国古人审美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及审美观点出发去看待雕塑艺术的。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所以当我们今天去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也需运用中国绘画的审美眼光,去欣赏和把握这种美感的点。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发达文明的各个国度中,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色彩、语言和特征来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并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旅游和观赏.在这其中,城市中的景观雕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体现,同时也融入着艺术与视觉风格的魅力与展示.景观雕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小门类,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环境景观都是采用了景观雕塑的设计创作手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优秀的景观雕塑都已成为了某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以至于雕塑艺术的创作与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异常活跃的局面,可以说现代城市中的雕塑集合着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两种形态功能于一身,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冉 《现代妇女》2014,(12):386-386
当代中国雕塑发展迅速,雕塑的精神是雕塑的灵魂,目前我国雕塑精神正处于转折时期,雕塑文化、精神的发展处于转变时期,是由西方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是由浅层文化向深层文化的转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民文化精神意识的不断增强,雕塑中在政治、经济的精神文化影响了中国雕塑家对传统的认识,是其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从几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的雕塑一脉相承,通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雕塑文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用泥土说话的艺术,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沿袭了中国艺术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目前在景德镇市场上流通的陶瓷雕塑大多延袭传统的设计主体、题材与表现技法,创新的作品较少,导致模仿、抄袭、质量低劣、缺乏创意的"东西"大量涌入市场,对现代陶瓷雕塑的产业化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景德镇现代陶瓷雕塑的现状、发展要素以及发展模式三方面,分析景德镇现代陶瓷雕塑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于小康 《现代交际》2014,(3):97-97,96
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智慧不断增长,雕塑的各异材质层出不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色新型材料也开始走上雕塑舞台,如橡胶、纤维、塑料等。可以说,雕塑艺术的发展变革其实是材料科学推动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将从材质本身所表现的美感,结合雕塑发展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高,作为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雕塑文化也应运而生。而作为雕塑的一个种类,装饰性雕塑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舒适、典雅、生动,具有活力,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文中根据装饰性雕塑特点,讨论了雕塑的装饰美的审美特征,为读者如何对雕塑装饰美进行审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智慧的古希腊人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犹如一支神笔,在历史的篇章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本论文只对艺术部分中的裸体雕塑形象进行浅析。古希腊雕塑中的裸体艺术形象很多,我们先针对单纯的裸体雕塑追其溯源。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化差异由来已久,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古代雕塑赖于多种原因,呈现着不同的风格样式,在各自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理念,作品的技巧、形式,作品的背景、功用,作品的材质和雕塑家的社会角色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旨在从深层认识中国古代雕塑之个性与伟大精神,并使其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光和影在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在实际的创作中,关于雕塑主体外形中的"线"与"面"的打磨也非常重要。"线"与"面"不仅是主体外形结构的一种表征方式,更多的是会被雕塑艺术家们融入一些艺术情感的内涵。所以说,"线"与"面"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刺激,更多的是将公众欣赏着的情感思考反馈给艺术家们来刺激他们进一步完善创作。本文也会以评论的形式出现,以论述光影与雕塑的关系、光影对雕塑的影响和作用为主线。  相似文献   

14.
透过茂陵陈列着的雕塑,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似乎看到咸阳原的荣辱兴衰,听到古陵主人战马的嘶鸣声,读到古陵文化中雕塑的精彩篇章。茂陵雕塑虽为汉代雕塑的代表,但在现今城市中已经发展为城市旅游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雕塑艺术的发展与雕塑材料的发展,揭示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雕塑艺术形式的分类。随着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材料也在相应的进行变革。无论是国内雕塑家还是国外雕塑家都会根据雕塑材质进行雕塑创作,而在创作中,艺术家会把雕塑材料和自己的审美理念完美结合,通过雕塑材料的巧妙利用,最终形成完美的雕塑作品。雕塑材料体现了雕塑作品的灵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金属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各种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体现了雕塑艺术家的智慧结晶。而很多雕塑艺术家利用雕塑材料本身的美学特征,创作出另人赞叹的雕塑成就。因此本文便以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与独特艺术语言为题来探讨艺术领域中雕塑作品的发展以及雕塑材料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6.
王超 《现代交际》2013,(9):63-63,62
雕塑艺术是依附于特定环境之中,通过对形体的加减创造出一定的可视艺术空间,表达艺术家的审美观点,诠释社会生活。雕塑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没有建筑的存在,雕塑变得孤立空虚,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在根基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化挖掘,采取古法新意或者古意新法的实施原则,这样对整个建筑的审美、文化内涵、形式语言、整体风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雕塑创作中的体会,探询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奥秘,展现草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在对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艺术创作中解读我国草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留白最初作为中国绘画中的创作手法之一,定义为构图时预留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本色。晚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次提出了"白画"的概念,而后留白逐渐发展成为东方美学思想精髓。留白美学是东方美学与哲学的综合体现,被广泛应用于设计与艺术创作中,文章则是从公共雕塑的角度切入,概括并分析了留白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探讨留白美学可为设计所用,以期对雕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即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对当代传统写实雕塑的探索中,"意"有了一种新的诠释。本文首先从古代画论中关于人品、心境对绘画的影响,论述了在当代的艺术环境中心境与传达雕塑的"意"的密切关系和重要作用。并选取引用中国古代画论的重要思想和一些具有代表性雕塑家和他们的作品作为例证进行分析,说明心性在艺术家创作之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冰雪景观设计的理念、载体和当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的冰雪雕塑案例,提出冰雪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促进冰雪雕塑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