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细致的分析了艺术与视知觉的密切关系,格式塔心理在艺术创作与接受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该文试图以格式塔心理学分析米芾代表作《蜀素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自律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自我中心,任性自私,对人敌对冷漠等。但因农村地区中小学在师资和教学硬件条件较有限,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地心理辅导,从而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悲剧。儿童绘画作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简单方式,易于实施和解读。绘画中对色彩、线条等的挥洒运用,能帮助留守儿童将口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通过绘画作品能呈现很多儿童潜在的心理问题。笔者在设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问卷,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儿童对自己绘画作品阐述为主旨,根据绘画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与留守儿童充分沟通,仔细倾听留守儿童绘画作品所蕴含的寓意,谨慎的进入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绘画概念。  相似文献   

3.
建构格式塔意象有助于有效转换原文的语言与审美双重信息,其次也有助于实现译文语言文本层面的整体和谐统一.本文从语言框架和整体情景两个维度对柳永《雨霖铃》译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翻译工作者在词语选择、句法结构安排、使译文和谐统一方面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4.
韩雪 《现代交际》2014,(1):61-61
绘画作品是蕴涵着谨慎意蕴的物质。它包含了三部分"现在"的无限集合,第一部分是画家本人所要表达的精神情感语言的"现在",第二部分是它物质属性的"现在",第三部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缓慢增加的精神内涵的"现在"。从而我们可以分析出精神、物质和时间在绘画作品这种独特的物质化的精神上所体现出来的关系。它们是限定和被限定,超越和被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沧粟 《现代妇女》2014,(12):374-374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线、点”等最基本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作为国民精神食粮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服饰逐渐来时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绘画绵延千年,长生不衰,是中国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门类。绘画不仅能装点人们的生活、纪录社会风貌,其中的教育作用也不可忽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利用绘画来实施统治、教育臣民;很多古代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成为人们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的途径。可以说,中国古代绘画对普通人的道德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申玲,中国女性画家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她擅长用纯粹的色彩淋漓地传达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她的绘画作品表达方式自由、大胆而自信。多角度分析她的绘画作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她的绘画作品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黄佩营 《现代交际》2014,(8):148-148
如何对儿童的绘画情感进行激发,这是学校与家长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幼儿的绘画经历,得出一些观点。在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要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去学习美术,美术教育的意义在哪里;2.老师以及父母一定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3.将孩子的作品都能够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
从李清照词译介述评出发,运用格式塔质对其文本英语译介的美学特质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翻译美学与格式塔意象"建构"方式,并从整体性与客观美、闭合性与简约美、简约性与形式美、连续性与意象美四个方面"再现"源本文美学特质,以期为外译选材和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文人画的真正特点,可谓众说纷纭.知名画家、书画理论家了庐先生对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一直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传统中国绘画将"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作为作品的第一审美要求,最有意味的是它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要求绘画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在绘画中,文人画其实是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的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即苏轼所说的"士人画",也是后人习惯称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别研究写生因素和创作因素,它们两者在绘画中的作用,探讨两者的交叉点和异同,使人们在绘画中得到极大的启发和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探索。再者研究两者的作用和意义,还有素材的选取和写生中的精神诉求等,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创作中跟好的把握作品与作品的欣赏,平衡两者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完成佳作。  相似文献   

12.
绘画情感较之日常情感有所不同,绘画情感是审美情感,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与提炼,绘画情感不仅是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还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是内容与形式、对象与自身、抽象与具体的完美结合。情感的灌注为艺术创作插上了翅膀,艺术家们品味生活,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感情的浓缩,它包含艺术家的思想和一个时代,艺术家们将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作品中,从而让欣赏者们通过作品感受事物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在大家殷切的盼望下正式开放了.该馆陈列着自隋展子虔以迄晚清吴昌硕的作品共五百余件.这些历代古典美术杰作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的风格.它将会大大地有助于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从而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博物馆26日举办"毕加索·阳光普照的日子"展览开幕式.来自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35件绘画、陶塑等作品,为过往旅客了解和欣赏这位国际绘画大师的独特艺术语言提供了机会. 展出的作品包括《斜靠的人像和弹吉他的男人》《草地上的午餐》《母山羊》等,大多为毕加索在旅居法国蔚蓝海岸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开辟了一条融汇东西艺术特色的道路。几十年来,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给当代艺术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绘画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吴冠中的代表性著作和绘画作品中总结其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毕加索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在毕加索人生历程中玫瑰时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艺术经历。文章围绕两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特点,一方面简略讲述了玫瑰时期的创作背景以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罗列了玫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去更好的分析其作品面貌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以玫瑰时期的作品为前提,进而探讨这些创作对毕加索后期艺术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文章着重分析毕加索在玫瑰时期的作品特征和创作主题性的倾向,以及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对于人生历程产生的思考对他后期创作的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写生具有习作与创作的双重意义,好的写生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在写生教学训练中加强作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深层次的探求绘画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投稿须知     
专业性文章希望观点鲜明、视角独特、具有可读性,一般作品要求文笔优美流畅。来稿请以Word或TXT文本格式保存,稿件字数尽量控制在2000-3000字左右;有自附图片者请将图片存为BMP/JPEG/TIF格式。  相似文献   

19.
电脑绘画(CG绘画)作为科技发展的新形式被融入到传统绘画领域,并对传统装饰画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传统装饰画与CG绘画的融合,在了解两种绘画艺术魅力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创造出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正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据说,他曾将自己的一幅绘画草稿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被佣人倒进了外面的垃圾桶里。最后,这张皱巴巴的绘画草稿被一个流浪汉捡到了。这个流浪汉将这张皱巴巴的草稿画卖了,从此,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晚年的毕加索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专心作画,很少外出参加活动,更是拒绝媒体的任何采访。在他居住的不远处,有一所小学。学校里,有一个绘画课外兴趣学习小组。许多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就会来到绿荫荫的草坪处学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