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同云冈石窟,是一座典型的佛教艺术代表之作,其开凿直接比照于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东方首次营造出了气势磅礴的全石雕性质佛教石窟群,云冈石窟的伟大开凿是西来像法在中华大地绽放出的第一朵奇葩!本文拟从艺术美学的独特角度切入,着重对石窟中的舞姿造像——"飞天"进行审美大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石窟造像作为一种载体见证了佛教的灿烂文化.安岳石窟在石刻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笔者最为喜欢的是毗卢洞窟的"紫竹观音",该造像更有"东方维纳斯"之称.文章从"紫竹观音"的基本概况;"紫竹观音"的美学特征以及该造像的科学艺术价值三个方面来分别介绍"紫竹观音".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传自印度,就一般情形说,应该是属于印度形态的,但在实际上,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就最为直观的差异来说,佛教建筑和佛教造像方面最为显著。本文就以西安香积寺为例来做一个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德育的内在特质,古今中外文化中的人文理念为德育人文关怀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对人进行内在自觉的关照是德育的应然状态。现代德育人文关怀的失落,造成德育实然与应然状态的分离,引发一系列精神危机和社会矛盾。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文化因素、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德育功能和价值定位的偏颇等多重方面。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德育,应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抓住德育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特质,将情感、爱等人之内在本性所必须的元素更加深入地融合到德育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5.
凭空想象臆造古代造像臆造之物一般在文物鉴定过程中最易被鉴别,但在古代造像鉴定中往往不然,究其原因是因为鉴定者对佛教、道教史料或其他宗教知识不熟悉造成的。比较知名的一件臆造古代造像是近年来出现在某拍卖行的反弹琵琶舞女像。该像为铜鎏金质,像高20多厘米,表面红斑绿锈颇为迷惑,但佛像鉴定专家金申先生通过多年佛像考古经验,直断其伪处。  相似文献   

6.
齐皓  孙睿 《现代交际》2012,(9):90+89
唐代石窟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而敦煌石窟绘画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唐代敦煌石窟从唐代敦煌佛教石窟绘画发展脉络、主要题材、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角度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海燕 《现代妇女》2014,(5):242-242
学术界关于"人文关怀"的讨论很多,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许多意见和见解。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先进道德风尚的倡导者、进步舆论的引导者、先进价值观的传播者,应当而且要认真地承担起营造幼儿人文关怀环境的重要责任。在此,笔者将就现代幼儿出现的几个新问题谈一下人文关怀与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杨冠军 《安家》2006,(9):311-312
2006年8月26日,<龙湾现象>一书成功出版首发,这是关于建筑创新的全面探讨与深度剖析,同样是基于建筑文化的传承、中产阶层的人文关怀.所不同的是,已经不再局限于购房者、建筑商之间的双向选择,也不只是局限于文化界对于"龙湾现象"的主动阐释,而是掀起一轮由"龙湾别墅--现象"衍生出来的关于"时代原创建筑,盛世中国情结"的全民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中国的宗教发展迅速,许多民众选择信教,宗教的问题成为一个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信仰状况的描述和对佛教与基督教中国化过程的分析,认为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存在世俗化的特点.这一信仰世俗化的特点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一个原因,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邵统亮 《职业》2008,(15):86-87
多年来, "人文校园"、 "人文德育"、"人文课堂"、 "人文关怀"等等,成了教育界的热频词语.有的学校提出"实践人文教育",有的学校提出"人文见长,全面发展",有的学校则提出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生.但是在"人文"热的背后,我们却看到泥沙俱下,"人文"的观点多存有片面性,运用容易极端化.原因之一是教育的基础理论对"人文教育"的研究很零散、很肤浅.因此,很有必要厘清人文教育的有关概念,廓清对"人文教育"有关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内容涵盖了身关怀、心关怀、灵性关怀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灵性关怀的角度简介了佛教临终关怀理念与实践、意义、所面临的困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鑫 《现代交际》2015,(3):173-174
基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缺失的现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性研究课题。论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构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曾敏  甘艳莉 《职业时空》2008,4(10):187-187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理性,对揭示人类认识和人文关系、协调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着重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指导中国治国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管理过程缺乏人文关怀,重视使用价值,忽视教师的本体价值及精神需求,导致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为加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的管理要融入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将管理理念从"管理"转变为"服务",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不同的教职工,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关怀;满足教师需求,提高教师工作幸福指数,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文关怀的层面进行思政工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本文从人文关怀的内涵展开论述,详细探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以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教育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修养和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从关怀的视角突出其人文性。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显然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应从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关怀视角的教育实施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重群体共性,轻个体差异"、"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扶持"和"重制度规范,轻情感交流"等问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应加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构建,转变工作观念,关注个体差异;完善工作内容,重视精神关怀;改进工作方式,加大情感投入。  相似文献   

18.
黄英  李艳红 《国学学刊》2021,(1):111-120,F0003
唐代是宗教信仰开放的时代,诗人信奉佛教还是道教,抑或儒释道并信,都是自由的。白居易虽崇尚道教,但他更虔诚地信奉佛教,这体现在他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佛教词语。据统计,《白居易诗集》中出现了86个偏正式佛教词语,涉及佛教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佛教基本概念方面的词语;佛法、佛事、戒律方面的词语;以具体表佛教抽象含义的词语;佛教、道教通用的词语。这充分证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佛教关系甚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锐言录     
‘一个原因可能是民众觉得政府在对待生命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和珍视的,这一点政府应该带头来做,要有一种人文的关怀,而这人文的关怀,要让每一个民众都感觉到。这种具体的人文关怀也是对于灾难事故的处理的及时性,包括在平时各种制度的设计和执政的时候体现的人文性,这些都要一点一点全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李鑫 《现代交际》2014,(3):196-197
当前社会,由于高校思想教育人文关怀严重缺失,引发了许多校园恶性事件。重视并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推动高校素质改革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因此,针对高校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严重缺失的问题,深入探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性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