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里竟有一种疼疼的味道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食堂内: "请给我打二两饭!" "嗯,要啥菜?" "不要菜."一个文静秀气的女大学生在窗口怯怯地、低低地应道.打饭的师傅已不止一次听她这样说了.说是师傅,其实是个刚满17岁的男孩,刚从建筑工地"转业"到食堂打零工.这个女学生总是等到窗口没人才冒出来,打完饭就走.而许多有钱的大学生经常高声叫道:"给我打一份红烧肉……"我要一份糖醋排骨……",两下对比,男孩忍不住为女孩而揪心,她到底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居然连一份素菜也舍不得买?难怪她是那么的忧郁!  相似文献   

2.
立言 《金色年华》2009,(5):35-36
去食堂打饭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往后面伸手:“秀秀,把饭盒拿来!”见没有回应,才猛然想起身后已没了秀秀。班里谁都知道,我与秀秀是最好的一对姐妹。我们一起吃食堂,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早晨还一起到操场上跑步,就连课间休息时上厕所,也是约好了同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视角,讨论了"吃食堂"格式中"食堂"的性质问题,认为"食堂"既不是处所宾语,也不是方式宾语,而是受事宾语的转喻形式。  相似文献   

4.
杨杨 《现代交际》2008,(6):60-60
鉴于食堂价格普遍上扬,加之遇到经济困难,我和同宿舍的同学开始想对策。我们决定要挑战极限!内容:节衣缩食,忍饥挨饿。目标:花最少的钱,吃更多的饭!  相似文献   

5.
青海最南端,玉树州东坝乡中心寄宿制小学.傍晚下课的哨音刚落,8岁的扎央(化名)便和一群同学冲出了教室,一转身他们又冲进了食堂.他们是要赶在第一拨去打饭,因为学校食堂太小,等到同学们都涌进来,站的地方也就没有了.  相似文献   

6.
"文革"岁月,荒唐事甚多,常令人啼笑皆非。今日忆来,仍使人拍案称奇。馒头风波汪六怎么也没想到,他在食堂干了十几年,竟然栽在馒头问题上。这是钢城机修厂后方的一个大食堂,汪六是食堂一名普通炊事员。在那年代,物质匮乏,许多东西凭票证供  相似文献   

7.
云心 《中外书摘》2011,(8):90-90
总体来说,我应该不算是一个喜欢“宅”的人,可以算得上“宅”的时间大概只有准备GRE考试的那几个月。那时候,研究生的课程差不多快上完,又还没有正式开始做实验,所以除了去食堂打饭和偶尔上上课,基本上可以“宅”在宿舍里背单词、做题。桌子前坐累了就躺在床上,床上躺累了就坐到桌子前。每天的人生乐趣只剩下吃饭——虽然大家都习惯于讽刺学校的食堂  相似文献   

8.
娱乐泛化,受众低龄化,"饭圈"(亦称"粉圈",是各明星的粉丝圈)成为热词。"饭圈文化"是健康生长还是野蛮生长,可通过"饭圈"词汇这个透视镜来窥探一二。探究饭圈词汇的演变方向,揣测群体词汇背后的使用动机,既可摸清大众词汇可能受到的影响,亦可把握饭圈发展的脉络。通过分析饭圈热词的组成规律,研究饭圈热词使用背后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出了个笑话:单位里的几个人一起到食堂吃午饭,刚吃了没几口,主任忽然说:“小颜,你会不会吃饭啊?哪有像你这样饭离得远,菜离得近的。” 听了主任的话,我们哈哈大笑,这世上哪有不会吃饭的,如果连饭都不会吃,还会做什么?可我们看了看小颜的托盘,果然是盛菜的那端靠着她自己。我们用的是快餐托盘,可以一边盛饭,一边盛菜。一般情况下都是盛饭的一端靠近自己,虽不是什么规矩,却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甜沫"是老济南人早餐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其实一点也不甜,而是以小米为主料,以蔬菜、花生、红豆、粉条和豆腐等为配料的一种咸粥。甜沫既能当饭又能当菜,营养均衡,制作也很简单,非常适合给宝宝吃。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一年一度的广州市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班举行。广州市政协一改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培训的惯例,把此次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班安排在市政协机关大楼,并特意安排这些平时"吃惯大餐"的委员们"屈就"食堂吃盒饭,饭后也只能在会议  相似文献   

12.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200(6):75-77
2007年老百姓的许多担心,其实用一个字来形容就足够概括、足够全面了--涨. 第一个"涨"是涨价.猪肉价涨,油价涨,房价涨……当然,涨归涨,政府也没让百姓自己承担这"涨"之苦,严控市场,禁止哄抬市价,保证猪肉供应;降低公交车价、发放补贴汽油等诸多措施,让百姓在这一片"涨"声之中也多少有些安心.  相似文献   

13.
正住过校的人想必都对食堂的饭菜印象深刻,缺油水、味道差仿佛成了"食堂菜"的代名词。可这个叫何晓的农家女却在异地他乡担起了五万孩子的餐饮重任,立志确保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并一手创办了一个集果蔬和花卉种植、规模养殖、冷链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世界》2008,(5):51-51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目前对记者表示,要控制物价上涨,应该说现在物价上涨已经不同于1993,1994年的物价上涨了。1993和1994年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信贷投放过多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王媛 《职业》2010,(26)
笔者担任班主任已经有几年的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学生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基本上过着"饭来张嘴、衣来伸手"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大高校的食堂开始涌进了这样一批人,他们年龄不同,身份各异,却在同一段时间相聚在高校食堂这个特殊的地点,演绎一场关于"蹭饭"的盛大戏剧……  相似文献   

17.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也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是社会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分析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从四个方面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其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其二是强化食堂人力资源管理;其三是建立食品检测平台;其四是规范日常管理,建立从采购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真相是什么     
正不吃早饭易得胆结石l真相:传言为真哦。l解释:因为即使不吃早饭,也一样会分泌胆汁,造成胆汁堆积容易形成胆结石。另外,不吃中饭和晚饭也会容易得结石。所以,哪怕您再忙,也要记得吃三餐哦,毕竟"人是铁,饭是钢"。  相似文献   

19.
正(一)3年过去了,林晓峰至今忘不了孟婉茹恬淡怡人的脸庞和嘴角微扬的迷人微笑。林晓峰觉得,人世姻缘皆由天定,比如说他和孟婉茹的初次相遇。大三那年的春天,晓峰在食堂打饭,尽管轻蹑蹑地端着一碗汤,还是不小心和匆匆而过的孟婉茹撞了个满怀。林晓峰歉意地抬头,心随之怦然一动,没错,正是自己心仪的女孩形象——清俊、大眼、长发、瘦削的身材,还有嘴角浮动的迷人微笑。  相似文献   

20.
在餐桌上,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这除了是对他人的热情和关心外,似乎是"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对"少吃饭多吃菜"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知道,人体日常所需的热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类.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按照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居民日常膳食中供热量比例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总供热量的60%~70%、20%~25%和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