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城市公园是他们重要的游憩地。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城市居民游憩地的开发和改造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马聪玲 《城市》2015,(3):53-56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的休息、娱乐、游憩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是政府提供给居民享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城市休闲空间可以分为私人休闲空间、半公共休闲空间、公共休闲空间。从旅游利用的角度对城市休闲空间进行分类,城市公园、沿街绿地、步行街区、滨水区等均属于公共休闲空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政府或其他团体建设经营,融休闲游憩、环境生态、园林艺术、科教健身、文化艺术和防灾避难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  相似文献   

3.
城市游憩空间是衡量城市社会文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表征,本文基于美国城市游憩空间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从游憩空间的规模、类型、空间组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空间正义"的核心价值及内涵。进而从"空间正义"视角,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城市游憩空间发展理念及策略:建立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评价RQI体系,坚实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出发点;强调"公平共享"理念,实施城市游憩空间均衡网络体系建设,关注城市弱势群体游憩权益保障;创造多元化的城市游憩空间活动,进一步提高游憩空间利用率和居民体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发展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创造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憩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是对城市活动进行引导、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是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有序、合理发展轨道的重要环节。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大系统,城市规划管理是涉及面广、多变量、多层  相似文献   

5.
冯帆 《城市》2011,(3):36-39
一、引言 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大多是对环境客体的研究,如主要以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为参数指标来评价整个城市的绿地面积,较少关注使用者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绿地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要求。本文以市民对于绿地的游憩需求为依据,在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引入游憩型绿地子系统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低收入人群作为经济弱势群体,多数居住在城市中相对劣势的区位,公共配套相对匮乏。城市游憩绿地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设施,能显著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合理配置对城市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笔者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模型(2SFCA)建立低收入人群的绿地空间公正评价体系,并以昆明市主城四区为例,评价低收入人群与绿地项目的空间匹配程度。研究显示,低收入人群聚集区与绿地可达性高值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是城市绿地供给的薄弱区域。笔者据此提出相应的城市绿地空间优化布局策略,以期为城市绿地资源公平合理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滨河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锦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已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理念和模式.立足于迎合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实践的迫切需要,以成都锦江滨河游憩带旅游开发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并提出锦江作为成都都市文化型河流游憩带的旅游开发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户外游憩空间是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城市开放空间的范畴,目的是为公众提供开敞性的城市共享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户外游憩空间要考虑不同人群活动的特点,它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就是尺度是否适宜、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  相似文献   

9.
海洋保护区(MPAs)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若要实现,必须得到利益相关方的理解。本文以游憩机会序列(ROS)和游憩冲突模型为基础,考察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海洋保护区里面的游艇者。笔者在夏季对到访该地区的游艇者(n=543)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游艇者对环境的偏好各异,证明应该以游憩机会序列为基础进行海洋保护区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站在游艇者这一群体的角度,他们最看重的是自然环境,帆船驾驶者比汽艇驾驶者更倾向于自然和安静的环境,而汽艇驾驶者则比帆船驾驶者更倾向于以建成设施和采掘活动为特征的环境。有些海洋活动则成为游艇者冲突的根源,包括私人船只、商业赏鲸船只以及贝类水产养殖。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有些冲突可以通过海洋功能区划解决,而另外一些最好是通过教育和沟通的方式。文末还针对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闫玉祥  陶志梅 《城市》2022,(2):58-68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而且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审美观光、游憩娱乐、教育文化、体育运动和社会交往等多种生态文化服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评论数据易于获取、样本量大的特点为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质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数据来源.笔者通过采集主要旅游网站的公众网络评论数据,利...  相似文献   

11.
加强地下管网建设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捷 《城市》2007,(3):48-51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础的公共服务.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城市对城市地下管网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城市地下管网的公共服务基础之上的.一旦停水、停气,人们不仅不能工作和学习,就连吃饭、喝水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无法满足了,必然会产生社会恐慌、人群骚乱,引发社会危机.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网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产业改革的重点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嫣  赵洪才 《城市》2004,(3):32-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居住环境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中,污水处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远远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既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现状生活需求.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应是当前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游憩空间与休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起源于18世纪的杂志、咖啡馆和音乐室中,之后持续发展,至19世纪的城市街心公园、运动场和假日旅游之中,到20世纪初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与模式的多样性,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会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城市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救济金支出在九十年代的变动分析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实施进行一点探索。一、贫困人口、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人口是指无法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低于社会公认的一般生活水准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贫困总是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落后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的总水平低下是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15.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社会救济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任务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社会救济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民政部门加大了社会救济工作改革的力度,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1993年5月,上海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就此提出了“在城市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活保障线,逐步做到按生活保障线进行救济”的任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佟林杰  孟卫东 《城市》2013,(3):46-49
"邻避"一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用来描述那些能创造经济价值、但会对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产生负效应的设施和项目,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和地区冲突的研究和治理中。我国社会正处于由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社区运动以及社区民主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和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加,以邻避冲突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简单的物质追求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发展速度更快的城市,文化体验场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而音乐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熏陶方式,各种类型的音乐源源不断地涌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将从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的现状为线索,展开对城市音乐文化体验馆的实践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与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恒醇 《城市》2003,(3):53-56
近年来,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延伸以及建筑设计与城区规划的中间环节,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一工作无疑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主体的,从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出发,进行空间布局和形体塑造,以发挥城市功能和环境效益为目标。因此,生态美便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中,它会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境界的启迪。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界关系和谐的体现,城市的生态美首先存在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之中;蓝天、碧水、绿树成荫是城市生态美的第…  相似文献   

19.
叶军 《城市》2001,(3):57-58
城市居民生活在“五环”之中——居室环境、楼宇环境、居住小区环境、居住区环境、城市区域环境。哪一环有问题,都会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必须全民动员,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做到“三护”:  相似文献   

20.
任云兰  郭力君 《城市》2008,(7):39-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既包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又包括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建设。这是各城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科学描绘的新阶段发展蓝图.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