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的退休适应性培训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红 《职业时空》2005,(4):36-37
培训在大多数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学习,提高本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培训主要是工作培训,是以工作为导向,一切是为工作做准备的。但是,随着企业员工的更新换代,大批退休员工要离开企业,他们将失去继续工作的机会,失去工作所能带来的快乐,失去工作带来的人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感觉。对人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日本在解决人员退休后能够较好地生活的问题上,创造了新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
培训在大多数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学习,提高本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培训主要是工作培训,是以工作为导向,一切是为工作做准备的。但是,随着企业员工的更新换代,大批退休员工要离开企业,他们将失去继续工作的机会,失去工作所能带来的快乐,失去工作带来的人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感觉。对人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日本在解决人员退休后能够较好地生活的问题上,创造了新的培训模式--退休适应性培训。这种培训是对退休后生活方式的一种指导与设计。其目的是使即将退休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员工学习和训练,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出发,详尽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对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高素质的各级员工队伍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本文将针对目前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与理性思考,从而促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成长,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新任职员工,企业都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适当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按一定的程序达成工作目标,一些大型企业甚至定期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但培训的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网的网络化员工培训系统做了探讨。以期协助企业高效地完成培训过程,协助培训人员找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科学高效地进行结业考核,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开支,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21世纪注定是"人才"的实际,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也面临着企业间竞争压力过大以及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有政策的扶持,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资本的竞争。民营企业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员工培训来跟上时代及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从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上来看,推行员工终身教育以及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研究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创新问题,结合员工培训理论,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对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了目前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21世纪注定是"人才"的世纪,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也面临着企业间竞争压力过大,以及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有政策的扶持,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资本的竞争。民营企业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员工培训来跟上时代及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从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上来看,推行员工终身教育以及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研究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创新问题,结合员工培训理论,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对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目前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强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引导是团青组织的重要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员工的诉求的多元化,进一步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青年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是团青组织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青年引领文化,文化成就青年,青年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供电企业政工管理中青年员工思想与心理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研究供电企业青年员工思想与心理工作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供电企业政工管理中加强青年员工思想与心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这对相关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应霞 《职业》2014,(6):112-113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在对杭州各行业50多家中小制造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实践了多种员工培训的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本文重点介绍该学校在企业员工培训中从培训组织方、培训实施方入手,明确双方在开展培训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构建出校企融合培训模式,确保企业员工培训质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也需要新的方法。企业青年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加强和改进企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是企业政工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陈武魁 《职业》2012,(19):144-146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胜任工作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培训管理思路,采取正确的培训方法,努力打造科学的培训方案,使企业员工的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除了企业需要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有抓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是企业发展之根本。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工作,提升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素养水平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许骏 《职业》2013,(22):94-94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与开发。这对于许多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来说,更具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江西新余新钢公司,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包袱”过重,导致员工的素质与同行业的龙头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新钢公司把新形势下的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加强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移动通讯设备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微商以其发展速度快、应变能力强的特点迅速发展壮大,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的高度灵活性,使得员工招聘与培训成为关系到微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微商企业的工作特点分析其员工招聘与培训的需求、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运用网络技术完善微商企业的员工招聘与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工作大发展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已健全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社会工作重点是EAP(员工援助计划),着重解决员工精神健康问题,如酗酒、吸毒、工作责任心不强等。而我国引进企业社会工作时,企业社会责任还不健全,社工入驻企业后,遇到的不仅仅是员工精神层面的问题,还会遇到许多有关员工工资、劳动时间与福利待遇等涉及劳资关系的问题,此时社工应当怎样对待?社工是否可以回避这些问题,转而解决诸如员工关系、恋爱与婚姻等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魏一 《职业时空》2005,(2):15-17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本。而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并开始逐步加大培训的投资力度,但在有些企业,培训是一种福利待遇,人人有份;有些只是为了提高素质,并不涉及录用、提拔或安排工作问题;有些企业培训缺乏考核,使得培训成了变相放假、休息放松甚至观光旅游;绝大部分培训缺乏激励机制,培训与晋升、使用、工资等基本无关。以上种种情况使得我国企业培训效果、效益较差,进而导致企业培训积极性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20.
刘昕 《职业》2003,(3):18-19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许多企业正在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说,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认识到,传统的薪酬体系不利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也不利于留住人才和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大家都在忙于进行企业内部薪酬体制的改革,但是很多企业发现,改来改去,总是找不到一种很好的办法解决原来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没能充分地解决旧的问题,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单纯改革工资体系很难达到提高员工满意度和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要想搞好薪酬体制的改革,企业必须在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绩效管理、晋升、培训以及招募、甄选等其他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