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往今来,中国读书人的最大愿望,就是都梦想通过科举独木桥挤进官府衙门,成为天子的得意门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国家。古代中国读书人一般都要“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的精英教育模式为寒门庶族的读书人带来了入仕机会,也为历代帝王选拔了众多优秀人才,唐太宗就曾经这样评说科举制:“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今天,在权力崇拜的制度传统下,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困境,我们的社会精英人群纷纷集中到一向在社会声望、福利保障有很好口碑的政府部门。这样一种一脉…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奠基学说之一,其哲学理念是我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我国璀璨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哲学特质,不仅影响了中华文化道德观念与社会行为准则的构建,也对现代企业管理形成了深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企业身上窥见一斑。但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仍然存在局限性,必得"去糟取精"、建立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方能找到其当代进路。  相似文献   

3.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之后,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历经唐、宋、元、明的不断发展,在清朝走向灭亡。科举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人才选拔考试本身,它对国家政治建构、学术思想、社会意识、人们的价值观念,无不发生影响。它是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结果,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必然轨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统与特点之一,就是把政治传统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而以"修、齐、治、平"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学说,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最为概括性的内容。其原因主要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文化特点决定的,对其作用进行反思与体悟对于现代社会政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的官员选任制度,它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一种制度,科举制所涵盖的制度功能和价值是其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科举制的利弊分析,我们可以去芜存菁,用于建设和完善当下的公务员录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唐诗的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艺术性,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音乐美、抒情性和语言凝练等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古代唐诗的艺术性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至为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谈到科举,便会与"八股""害人""毒害""愚民"相联系,并且在公众视野中那些誓死抵制科举的文人一定抵制的是科举制度,笔者对该说法提出了质疑,便提出该考究,意在通过研究抵制科举的明清文人代表来研究科举是否符合社会规律。  相似文献   

8.
公正作为人类不断追寻的价值准则,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根植于马、恩对社会公正的剖析基础上,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公正"思想的精华,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评价尺度和价值保障,也是两种社会制度最本质的区别。公正的实现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上,还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来为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埃及的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制度形成、过度扩张、路径锁定、路径突围四个历史时期.在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宏观制度背景塑造了救助制度的发展结构,关键节点创造了变迁机会结构,行动者的策略推动了埃及救助的制度变迁.此外,影响埃及社会救助制度变迁的特殊因素在于,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建立的"社会契约"始终是自纳赛尔至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历届政府遵循的执政原则,在"社会契约"的影响下,埃及救助制度的民粹主义特征不断自我强化,将其锁定在既定发展轨道.随着塞西政府推行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救助制度的消极路径循环演变为阻碍改革的逆向张力,伴随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都成为影响埃及未来政治社会改革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和古代学术史上,小说,都被认为是不入正统之流,不登大雅之堂的,甚至被视为"闲书"和"诲淫诲盗"之书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进程上,小说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并最终确立其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进程中一部开山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婚姻多为"一夫多妻制",对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其间不乏"女尊男卑"的现象,"泼妇""妒妇"这样的女性形象更是层出不穷,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都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制度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变化和改革,尤其是在新中国的变化和推行,都值得我们分析,并加以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时代需要,但是在现阶段来说,中国的农业国情又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中集体经营的利处与弊端,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来探索分析在中国实行规模化农业经营方式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讽刺文学的扛鼎之作。它采用"短篇连缀"的形式,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人物或情节。"匡超人"作为书中唯一花费近六回篇幅全程被描写的人物,也是书中前后变化最大的一个典型。而通过截取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即从"人间至孝"到"孝悌尚存"、从"附庸风雅"到"利欲熏心"、从"装腔作势"到"衣冠禽兽"这三个重大转变,我们不难发现本书隐含的"反对八股科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罗婧  王天夫 《社会学研究》2012,(5):94-118,243,244
本文针对中国志愿者中最为庞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使用了访谈资料与问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支教活动参与者志愿意愿的持续性以及支教项目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精英的、大众型活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志愿活动参与者有着"利他"与"利己"的动机,并且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另外,志愿者角色的自我认同与团体语境中的激励制度也可能促进其肩负使命,不断地提供志愿服务。而就志愿项目的持续性而言,资金支持、联络难易、投入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周铁莉 《现代交际》2010,(12):97-97
"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西周时期,以"亲亲"和"尊尊"为中心建立宗法制度,"孝"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忠"的思想也由此逐渐成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悌"观念被纳入国家制度的范畴。在以后几千年中影响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但规范着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等级,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治伦理制度,影响着国家秩序,出现"家国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伦理本位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古代中国社会"超稳定"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6.
亲子伦理、夫妻伦理、兄弟伦理、朋友伦理、君臣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父子关系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形式。男耕女织,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人伦关系中的亲子关系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思想中的核心。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本位"和"家族至上"为主,亲子伦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亲子伦理是"父慈"和"子孝",亲子伦理关系以"父慈子孝"来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万佳  杨小明 《现代交际》2022,(9):105-111+124
在中国古代,墨家与道家都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探究两家背后的智性思想,墨家的尚智思想与道家的反智思想在与各自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合渗透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文以STS为视角,剖析墨家尚智思想与道家反智思想影响下的科技体系和社会文化,并从反智与尚智这两条思想路径入手,探讨古代科技、思想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学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都有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但是受影响于中国古代抒情文学传统以儒家学派"物感说"的影响,意境说还是有所偏重的,偏重于主观、偏重于主观感情的抒发。本文浅析了曹顺庆教授《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意境说"。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作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之一,曾被作为一部“淫书”而深受人们诟病,而实际上它却是一部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为我们呈示了小说诞生的那个时代的广阔社会画面,对很多社会弊病都有深刻的反映。其中一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极易滋生腐败的政治文化。深入剖析这一政治文化及其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被认为是佛教艺术的宝库,在这里有许多宣传佛教思想的壁画和雕塑,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民俗习惯、各种制度等,而且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乐舞风貌,为后人了解古代佛教舞蹈提供了形象资料。敦煌壁画是讲述佛教舞蹈故事的图画,舞蹈通过佛教故事来展现。敦煌舞的形成与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国的古代舞蹈以及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等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从敦煌壁画讲述佛教舞蹈故事的图画中,可以探析到中国敦煌舞蹈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