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作为西方"他者文化"的想象体而存在,中国外交形象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威胁论""强势崛起论"成为目前中国外交形象的主要标签。如何塑造大国外交形象,让他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如何进行中国外交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影视作品在此方面担任着极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传输的职责。纪录片《大国外交》是一部典型的政教宣传片,详细介绍了中国外交政策战略部署,构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大国外交形象。本文以纪录片《大国外交》为文本,深入探析影视作品应该如何建构中国外交形象,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以后的政教宣传片的拍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亚 《公关世界》2016,(23):41-42
城市公关这个主题,非常贴近我们国家的政策,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 2011年,当中国的形象宣传片首次出现在美国是时代广场的时候,这次的宣传内容是有争议的,因为中美文化差异的存在,在美国很多人并没有读懂宣传片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公关世界》2010,(8):65-66
今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片长30秒,将由50多位中国各界名人来诠释中国形象。这是国家形象宣传片项目总策划人朱幼光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  相似文献   

4.
《公关世界》2010,(8):67-67
近几年,中国国家营销动作频繁,无论是各种文化年、中国制造广告宣传片,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都突出了国家对中国自己形象营销的重视。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又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这又是中国政府在对外公关国家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继2010年由我国商务部主导的《中国制造》宣传片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放后,我国国新办再次启动“国家形象”宣传片拍摄,于2010年10月1日国庆前后在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国外电视媒体中播出,该系列宣传片汇聚中国50位名人,以“中国人”的视角阐释中国形象。以“名人秀”的方式展示国家形象,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全新尝试。中外媒体认为中国由此开始步入了“国家公关”时代。  相似文献   

6.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期,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公关世界》2010,(8):69-69
8月4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他的博客中,写出了对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工程,在国外主流媒体播出中国宣传片的一些想法,颇有文物收藏家的风格韵味。他在博客中写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工程,并告之公众,将于国庆日在全世界媒体上播出,打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10,(8):1-1
本篇卷首语有两个话题要说。一个话题是由本刊牵头,于上个月在北京简洁高调推出的年度中国公关十大人物。再一个是将于今年国庆节前,由国新办推出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世界主流媒体播放。这一消息的公布,被媒体称为“国家公关时代来临”。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背景实施后,我国国际地位大幅上升,外宣翻译成为向世界宣传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青岛举行,山东最新形象宣传片得以发布,促进了文化的对外宣传及峰会的召开。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宣传片的跨文化翻译策略并提出建议,以期达到更有效的外宣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初的首次中东之行,开启了中国与中东关系的新篇章。本文基于对当前中东地区形势变化及其趋势的分析,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战略,提出构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其内涵、目标、重点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应是:传承友谊共识,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稳定和平;主要目标是:提升与中东国家的全面合作,拓展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增强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存在,使中国在中东"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更有感召力";基本思路是:顺势而为,谋事而动,积极进取,稳步推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塑造有利于各国发展的地区环境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新型关系,在建设性参与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累积政治共识,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推动地区和平的过程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从国内和谐到世界和谐的延伸 对中国人而言,"和谐"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200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大会的讲坛上,首次向世界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如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其实践也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同时服务于内政.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必须"把自身发展与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3.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4.
彭兰 《现代交际》2012,(11):47+46
本文从符号学及相关内容的视角对大学形象宣传片进行个案分析,探究图像或其他传播符号所隐喻的传播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宣传片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旨在为中国高校形象宣传片提供一种符号表征分析、建构的方法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能对以后的高校形象宣传片的符号表现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5.
前沿     
《公关世界》2010,(12):12-12
国新办合作探索频道以新视角展中国形象 继今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之后,在展示现代中国形象方面,中国又有了新动作。11月16日,国新办与Discovery探索频道正式签署《神奇的中国》合作计划备忘录。双方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将共同出资、联合制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题材纪实节目。  相似文献   

16.
除了以"民族复兴、文明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中国国家形象的祛魅主要体现为执政党的祛魅和领导人的祛魅。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首访俄罗斯、非洲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广泛讨论。随丈夫出访的彭丽媛倍受瞩目,她的发型、衣着、服饰和气质成为海内外媒体的关注焦点,她的明星经历、公益行动与公众形象也被视为展示了新的"第一夫人"形象,被视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新起点。事实  相似文献   

17.
据悉,今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在我的记忆中,大规模地在国际主流媒体投放广告,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去年也有过一次。那次带有为“中国制造”正名的形象广告在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时长30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以及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研究》一直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适应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阿拉伯世界研究》将调整期刊的栏目设置、开本、页码和定价。尽管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人文及安全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阿拉伯-伊斯兰问题、中东热点、外交、经济、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沙特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做了一次成功的国家公关,向中国表达了双方更深厚的友谊.本文以沙特的世博风采为切入点,根据国际公关的金字塔模型理论,对沙特在21世纪前十年的国家公关战略进行探析和解读,发现沙特在危机公关、援助外交、战略公关等层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在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前列,其国家形象也从单一的石油大国向"富裕、有责任感"的地区强国转型.  相似文献   

20.
朴钟锦 《公关世界》2016,(17):19-26
第一夫人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形象魅力是第一夫人外交的重要资源。根据心理学研究,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相似性效应以及时空接近效应等,决定了第一夫人的形象魅力在公共外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丈夫的政治形象,拉近国与国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许多国家的第一夫人们都深谙此道,极尽可能地开展“魅力外交”,人们在品评她们的着装搭配、行为举止之余,也窥见了其中的“魅力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