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关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广泛应用在许多文学作品、广告及日常会话中。目前对双关语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语义层面上。文章借助于Sperber和Wilson(1986/1995)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双关语的生成及其理解所需语境的构建,并根据关联原则,从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付出努力的角度阐释了双关语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语言社会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不断扩大。文化语境从词汇选择、句型选择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对语言翻译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根据文化语境找到最良好的翻译方式,从而准确体现源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静 《职业》2008,(18)
语料库是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大量语言材料和定位检索管理软件的结合,语料库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快速而准确地提供与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有关的大量真实语料,并以KWIC(Key Words in Context)或其他形式灵活地展现出来,从而生动地揭示其丰富的"语言生态"(linguistic ecology),包括构词、表达结构、搭配、语境乃至话题、修辞等多方面的信息,对日常外语教学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4.
李燕 《现代妇女》2014,(9):260-260
汉语与英语各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标准的土壤上,因此,文化语境对翻译起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在汉英翻译中,要根据汉语特点的文化语境来进行。重视抽象与具体的正确转换,表抽象概念意义的词或词组一旦被应用则要根据语境而具体化,这样才能使译文达意与得体。  相似文献   

5.
讲到修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这诚然是对的,但却已经对修辞狭义化理解了.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这同我们所受的语文教育有关,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对修辞的理解和讲析也仅此而已.这样必然导致我们的语言锤炼空间被小化,表达难以真正取得好效果.对修辞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一切有助于提高或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方法、技巧、手段、色彩;修辞的目的在于提高或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小到音节词句,大到段落篇章,都存在修辞成分.修辞分格式化修辞与无格式修辞两大类,通常所说的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属于格式化修辞,又称为"辞格",而日常语言运用中使用的大多是无格式修辞.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对语言的创新使用,可以说,生活无处不修辞。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交际中,通过修辞的突破常规,可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修辞的创新使用是对语言常规结构的突破,也就是修辞的解构性。本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的语言为例,分析其中体现的修辞的解构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文 《现代妇女》2014,(11):310-310
超常搭配即符合语法规则,却又超出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围的常规。本文以马丁.路德.金牧师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为例,见证了超常搭配作为艺术语体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为了语言所要表达的修辞效果而刻意创造的,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它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修辞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现出很多修辞知识和修辞方面的内容,加强修辞知识的学习,重视修辞知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而,修辞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巩固,我国更应注重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们得体地使用汉语,进一步思考汉语国际教育中语用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尽管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体系中仍存在困扰汉语修辞教学进步的因素,语用修辞教学地位失去了突出位置,教材中语用修辞知识内容稍显匮乏,个别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语用修辞教学的应用等。但是加强汉语语用修辞教学的学习,也会扭转汉语国际教育中修辞教学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一带一路"思想提出后,中外交往更频繁了,我们更得坚持发展自己的汉语言。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对语言的再次加工,是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手法和技巧。作为修辞的一种,双关也不例外。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双关语作为修辞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最为生动地体现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含蓄、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也是最符合中国人心理特征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董沼 《现代妇女》2010,(9):77-82
幼儿对艺术语言有着很强的感知力,所以在“听赏”文学作品时会获得丰富的修辞体验;幼儿的修辞体验具有直觉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等心理特征。通过语感训练来增强幼儿的修辞体验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探究大学生汉语及英文论说文各自的修辞特征,并试图分析汉语及英文论说文段落是否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收集3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中英文论说文,比较修辞特征,包括演绎、归纳、混合修辞、修辞段落。研究结果显示:中英文论说文语篇都使用了演绎的修辞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中文论说文修辞段和并列段较多,而英文论说文则多用混合修辞方法。英语专业学生的中英文论说文与英文行文规范均有距离,教师应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加强英语修辞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行文规范。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有效的大众传播手段,其目的和风格都决定了广告语体的特殊共性风格,也就是词汇新颖,别具一格;句式简短,朗朗上口。广告广泛采用修辞手段,以达成其语言的独创性和丰富性。在翻译中可否传递广告的修辞效果,保留其文学底蕴,是广告语翻译的关键,也是难题所在。通过对含有比喻、仿拟、双关、重复这四种修辞的广告语进行分析,来探求广告的修辞翻译中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对比中英文广告语体中修辞手段使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矛盾修辞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在各种修辞格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本文就以矛盾修辞法入手,首先探讨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运用,随后研究矛盾修辞法所具有的语用功能,最后给出它所适用的翻译方法,努力使人们对它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与使用矛盾修辞法。  相似文献   

15.
鲍源泉 《职业》2013,(12):123-124
在语文教学中,有关修辞方面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修辞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被淡化,二是人们在修辞观念上的狭隘的理解,三是死记硬背教条的教法和学法,使修辞失去生气,因此,我们对修辞教学应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言交际中,语境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是以交际者为中心的、动态的概念,受到语境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本文对语境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语境理论视阈对翻译中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委婉修辞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在英语中,委婉修辞是一种语言的应用方式和一种语言现象,在英语中被广泛地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委婉修辞的使用和教学已经成为了颇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委婉修辞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阐述了其应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公文语言中的口语词汇常借用修辞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增添公文语言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本文将对公文中口语词汇使用的比喻、借代、比拟三种修辞手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进一步阐述公文中口语词汇使用修辞手段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会破坏公文语言庄重严肃的文风。  相似文献   

19.
语体与修辞之间联系紧密,张弓先生认为语体“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是最新的、最有意义的课题”。本文试从对语体的分类、修辞的特点及其特点与语体之间的关系这几个角度讨论修辞活动与语体选择之间的一些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新刚 《现代交际》2010,(12):92-93
有些处于静止平面的句子包含多个意思,但一旦进入一定的语境,人们便能准确无误地解读它,这实在是一种有趣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即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探讨语境对歧义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