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方发展援助①作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的类型之一,近些年以一种新型的政治经济现象在国际社会中出现,通过官方的渠道以资源的优惠和无偿援助的形式进行的援助项目,逐渐在国际社会中步入正轨,ODA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官方发展援助产生的援助效果,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官方发展援助在国际社会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2.
ODA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的英文简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华ODA,不仅加强了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更起到了强化中曰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成为中曰友好的重要象征。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经济发展趋势发生变化,中日政治摩擦不断,日本对华ODA的泛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政府开发援助是日本维持经济与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边缘准备期(1954~1973年)"、"政策充实期(1973~1991年)"、"理念转型期(1991~2001年)"、"战略转型期(2001~2011年)"与"战略转型深化期(2011年至今)"。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入,日本在中东地区实践政府开发援助的战略目标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向追求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的平衡转型;战略模式从单一的"能源安全战略"向"能源—军事双重安全战略"转型;援助手段从"只出钱、不出力"向"既出钱、又出力"转型。日本对中东的政府开发援助战略转型主要源于日美同盟关系与日本国内政治及利益诉求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中东的政府开发援助战略转型,有利于日美同盟的发展与巩固,但对日本进一步参与中东事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一些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从1950年到2009年,我国对外援助总金额多达2562亿元人民币。由于我国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受援国的主权,援助活动得  相似文献   

5.
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价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收入激增,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金额开始成倍增长,成为国际发展援助资金的重要捐款者,对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世界经济和金融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发展合作新格局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由它们主导的南南合作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兴援助国群体中的海湾阿拉伯援助国作为国际援助体系的新生力量,其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为例,探讨该基金会对外援助的动因,分析基金会对非洲国家援助取得的成就和影响。科威特等阿拉伯援助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更强调援助主体与援助客体之间的平等与合作关系。这些国家因提供的援助额度大,占据国民总收入比例高,涉及国家和地区广,不但成为新兴援助体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事务上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发展合作新格局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由它们主导的南南合作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兴援助国群体中的海湾阿拉伯援助国作为国际援助体系的新生力量,其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为例,探讨该基金会对外援助的动因,分析基金会对非洲国家援助取得的成就和影响。科威特等阿拉伯援助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更强调援助主体与援助客体之间的平等与合作关系。这些国家因提供的援助额度大,占据国民总收入比例高,涉及国家和地区广,不但成为新兴援助体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事务上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期,一些积极分子和机构在为发展中国家呼求更多的国外援助。其中,由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非洲委员会”建议,到2010年,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再增加250亿美元。“联合国千禧年项目”近期发表的报告《开发投资》(InvestinginDevelopment)则呼吁,在接下来的10年里,富国给穷国的援助再增加一倍以上。这些目标当然值得去争取,但是,对那些从穷国非法流失的数亿美元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可谓中国与非洲合作关系的成功典范。中毛经济关系是两国合作的基石,主要包括援助、互利合作与贸易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密切相连,互相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可谓中国与非洲合作关系的成功典范.中毛经济关系是两国合作的基石,主要包括援助、互利合作与贸易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密切相连,互相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洲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道德挑战之一。美国的现实主义、欧洲国家的慷慨大方和非洲国家政府的责任感这三股力量汇集在一起,将给非洲历史带来最光明的时刻。尽管美国把现实主义叫得最响,但现实主义不仅仅是美国的态度。德国和日本也同样慎重地计划如何给予非洲新一轮大规模的强有力的物质援助。他们认为除非接受援助的非洲国家的政府胜任职责、理性诚实,否则这样的大笔援助可能会被浪费掉,而西方公众认为该问题难以解决。布什政府的“千年援助计划”考虑实施财政支持,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可以给已证明有能力用好援助资金的非洲国家提供帮助。然而,问题是布什政府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好的想法,他们并没有紧接着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个“千年援助计划”每年的预算为5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布什政府只兑现了区区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4.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5.
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对华官方援助,不仅加强了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更起到了强化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最近10年,随着中日经济发展趋势发生变化、中日政治摩擦不断升级,日本对华官方援助的泛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最近日本有关方面更提出"减少甚至考虑停止"对华援助,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内容包括军事、经济等方面。伴随着这些援助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派遣大量的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及活动。这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外派的志愿活动。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8日,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办的“促进农业发展的国际发展合作”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近百位国内外政府高级官员、发展实践者、学者和研究人员参与会议。
  此次圆桌会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享中国-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在坦桑农业和津巴布韦两国开展的农业国际发展项目实地研究的主要发现及主要特点,增进对各方开展农业发展国际援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发展事业造成严重冲击,国际发展援助议题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与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在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考察发展援助议题,以全球发展援助机制为中心,分析了发达国家为维护现有发展援助机制所做出的承诺和行动,以及新兴国家对外援助发展的新模式及其对全球发展援助机制可能产生的挑战与影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目前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发展援助议题上弥合分歧的主要渠道,制定"后千年发展目标"则是双方进一步争夺国际发展话语权和议程设定的主要内容,新兴国家只有通过金砖峰会等形式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50年,中国第一次以国家为单位对外提供援助.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与建设.据商务部统计,迄今,中国援建了,220多个农业领域项目、近700个工业领域生产型项目、1000多个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项目,帮助受援国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繁荣了城乡经济,为受援国自主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打开国门给涉外社团国民待遇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谈到开门的利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是坚决的“免费午餐可吃论”者。 5年前,联合国开发计划暑驻北京使团曾做了一项统计:1995年,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对中国的资助总计29.41亿美元。其中,来自外国政府双边援助机构的资助占了不到51%;来自多边政府间国际机构的不到49%;来自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只占了不到1%。王名教授总结说,国际社会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