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传统人物画虽然都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但由于两者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在构图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本文从人物布置与画幅形式和人物与背景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论述中西传统人物画构图形式的差异,揭示中国传统人物画具有随"意"组合的特点;西方传统人物画以科学为基础,追求视觉上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张心怡 《职业时空》2012,(9):142-144
中西方审美意识的差异造成了艺术表现的对象及表现方式的差异,东方绘画重意境,轻技巧;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美学思想溯源于各自文化最初的产生及发展。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美学价值观的思想源头,而西方审美心理则是以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为主的美学观念为奠基。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也造成了其在艺术欣赏方面的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水墨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独特的意义,将其应用到绘画领域相对于西方绘画手法更具有灵魂性及精湛性.而现在它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很多广告设计师开始注意到水墨元素的独特性,在进行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开始引入水墨元素,这就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将以一种新的形式闯入人们的生活,而在广告界也将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体积空间感是西方绘画体系的核心追求之一,体积空间的研究是学习西画的门径,素描训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理解体积空间表达体积感和空间感。石膏像素描训练是理解体积空间最有效的方式。体积空间要素的认识始于固定视角的整体的观察方法,体积空间的表达是以明暗为手段的一系列的画面处理,西方绘画对体积空间的表现有多种学派,但根本的原则规律是统一的。通过石膏像素描建立起的体积空间意识可以有效的转变绘画的思维模式进而理解掌握西画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因为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制约,加上东西方物质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意境异同特点,对于画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中西方绘画角度,来谈一谈二者之间意境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6.
意象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体系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油画技法来表达中国精神内涵的一种绘画形式。"意"即"写意"、"意韵"、"意境","象"即"物象","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气所到"的写意性追求使意象油画取得了与中国写意造型语言相近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桥是跨越水域(江、河、湖、海),水谷或地面空间,供人、畜和陆地交通工具通行的一种跨空建(构)筑物.中国古代桥梁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力图在中国传统诗歌和绘画作品中,寻找桥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西方美学法则为依据,并在中国传统诗词与绘画的视野下论述中国桥梁的自然之美、造物之美.  相似文献   

8.
侯莉 《现代交际》2012,(7):97-98
中国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创造和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绘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使初学中国绘画的学生在“中西绘画结合”“西画中国画方法宣染”“中国画西方绘画方式描绘”的多种形式之中迷失方向.所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国绘画的认识是搞好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中国绘画中“线”的发展、特征与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绘画教学的内容和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油画艺术起源于西方,是西方绘画史中主体的绘画方式,其在创作技术和材料工艺等诸方面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本土风格。我国乡土油画集西方艺术与东方思想于大成,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油画艺术精髓的同时,注入了我国传统绘画的思维理念和写意精髓,进而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油画作品,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以中国乡土油画为根本出发点,对乡土油画的写意性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对影响其写意性的因素和意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近代西方赌技的东传及中西赌博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近代西方赌技东传中国的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之后,认为中西赌博在赌博观念、赌具形制和赌博形式诸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而这种种差异是东西方社会状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一种折射。而近代中国人跨越社会、文化、心理障碍,接受且嗜好西方赌博,则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缓慢转变。  相似文献   

11.
欣赏艺术作品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又是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活动,体现在中西绘画上,中国绘画常常采用卷轴方式,用移动的视点表现移动持续的时空观念;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代表固定画框比例,选用焦点透视表达瞬时的立体空间。本文从时空观的角度对比中西绘画观看方式的不同,而后,讨论在影像复制技术泛滥的今天,观看方式权威感的消失,"看"逐渐兴起,而"观"的逐渐衰落的现象及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胡建国的这件工笔重彩作品《七彩云南》,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传承着中国传统的色彩绘画文脉,体现着古典文化的精神气质;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更超越了古典山水的技巧和程式,用新的绘画语言传递当代人的山水情怀;用东方智慧演绎出与西方绘画不同的色彩世界;用新的人文精神解释着"以色貌色"这一深邃的绘学精义。胡建国的新青绿山水在塑造了中国山水画当代表现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山水的本色回归。回到本真的多彩自然,回到本真的中国画传统。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主义画派是20世纪初前卫艺术画派的一支,是在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等后印象派画家影响下诞生的现代绘画艺术主流趋势之一.与之同时出现还有以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为代表的法国野兽派,表现派在初期同野兽派持有相似的绘画理想,即最大程度的发挥色彩的表现性.许多表现派画家早先就是野兽派的成员,随着野兽派对色彩的理性把握逐渐局限在绘画性的形式研究上,其作品开始变得倾向于没有内容的纯粹的色彩审美形式.而表现派们则更重视内在心灵情感色彩的运用,主张自觉运用野性的色彩情感力量结合内在知觉直接转移到绘画中去,摆脱传统绘画理性观念的束缚,用个性鲜明的色彩绘画语言展现自我,追求一种更加直率真切的情感色彩表现形式.表现主义画家赋予了色彩表现以独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叙述了中国画的特点,然后通过与西方焦点透视的对比,说明运用散点透视绘画的美感。散点透视可以使绘画空间变大,更好的表现绘画主体气势,发挥画家主观能动性和强调形体。本文着重说明散点透视的特点(面面观)和重叠法,重叠法讲求重叠的度,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拉大画面空间,内容更加充实。所以运用散点透视的画面可以呈现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构图,比运用焦点透视的绘画更有优势。传统的透视方法在古代广泛使用,创作了不少精美作品。在当代的绘画中运用这样透视方法使画面更加锦上添花。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散点透视,以它独有的魅力引起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好雪片片     
好雪片片绘画空间空间,不是空虚;物理学视空间为充实体。绘画,是平面艺术,而绘画的历史大部分是在表现空间。东方绘画传统的空间观念:仅将物形画出界线,便表示了空间与物体彼此的存在;画面的空白蕴藏着许多说不清的奥秘,引人无限遐思。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自然科...  相似文献   

16.
张骞 《现代交际》2014,(10):126-126
儿童线描画是儿童以点、线、面结合绘画的一种表现方式。孩子们用单一的线条或者图形来描绘事物,画面虽然色彩单一,但是却变化万千,能给予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实践活动中小班线描画的启蒙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西方注重理性,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客体意识;而中国在传统思想影响下,注重主体意识,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观念,倡导集体主义。因此,西方注重客体意识,使得英语语言多用物称表达法进行造句,而中国注重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使得汉语常常倾向于使用人称主语(有灵主语)遣词造句。本文语料选自沈从文的《边城》与金介甫的英译本Boarder Town,首先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原因;其次,对文本中物称、人称的使用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在今后英汉互译中,译者要注重在不同语言情况下物称与人称使用的转化,以使得译文更加流利通顺。  相似文献   

18.
空白艺术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空白"在中国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人绘画尤其注重追求"无为,虚境",对画面上的虚景与实景的处理非常用心,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留白之处。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到了元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上留有的空白部分被赋予了很深的意义。空白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画面意境空间表达的关键所在,没有空白,山水画将失去整个画面的灵气。在中国的花鸟画艺术中,空白艺术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空白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古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无论当代中国绘画如何创新改变,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都不会发生改变,它是中国画独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风俗、传统文化以及地域差异等因素,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取材方式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绘画作品不同画种、不同内容、不同画面、不同色彩、不同表现手法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油画风景,不仅在世界观与艺术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在传统的审美与美学观念上也有所不同。当然,随着中西方在艺术文化领域的不断交流,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