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对500名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尊水平在性别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孤独感在性别表现为显著性差异;自尊水平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性显著,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自尊水平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茂科 《职业时空》2010,6(6):174-175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199名侗族农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年级、学科和地域等多个纬度上不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表现为高自尊。  相似文献   

3.
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0名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受灾儿童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可行性的心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差异,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上平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存在显著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亲环境行为量表对贵州省12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对新生态接受程度较高,亲环境行为频率较高;大学生新生态范式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公领域在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私领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公领域、亲环境私领域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潘峰  丁梦夏 《现代交际》2014,(10):180-181
为了探讨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采用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江苏、广西来自三所大学的共32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更加乐观,大部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对于他们的身体意向更加满意;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大学生的自尊与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得分高于普通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校园BBS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编问卷,并辅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的测查,调查了三所高校的29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探讨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求知需要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上体验较好.而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对BBS使用的危害性体验高:校园BBS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感受到校园BBS对于成就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方面以及对于其危害的体验上,大学男生高于女生;研究生则在使用校园BBS促进成就和交往方面的感受上.显著高于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校园BBS的时间显著多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了自我建构的理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在台湾学者对台湾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假设:当代中国大陆大学生群体应当同时具有两种自我建构的特色;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建构量表》、《自尊量表》、《相融和谐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并存,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路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独立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则以与他人的相融和谐为其主观幸福感来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内蒙古两所大学35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男、女大学生在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高、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3.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4.学习策略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颖  刘幸娟  孙阳  沈毅 《现代交际》2014,(3):233-234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容纳他人程度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容纳他人量表》(Acceptance of Others)对17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与其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和容纳他人程度总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灵活性因子与容纳他人程度均不存在相关;2.大学生自我和谐、容纳他人程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情况和容纳他人程度相关显著,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容纳他人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陈晓科 《职业时空》2013,(10):117-120
运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6所高校4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级、性别和专业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校性质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差异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且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因子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教育不公平感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裕 《当代青年研究》2008,(3):35-39,17
为探讨大学生教育不公平感与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本文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程度偏高.而主观幸福感程度偏低;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与其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教育不公平感高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更低.体验到更少的积极情感和更多的消极情感;教育不公平感能够显著地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心理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工具: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生活事件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之间有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所得的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亲子依恋显著高于男生,且进一步分析得出女生在母子信任、母子沟通和父子信任方面显著多于男生,在母子疏离方面,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亲子依恋水平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NXZWGN)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吉林省某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关系;(2)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对166名民族地区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自尊和辍学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师生关系冲突性、自尊和辍学意愿上存在差异,高三学生在师生关系冲突性和辍学意愿上得分最低,自尊得分最高,高一学生辍学意愿最高;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辍学意愿与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生自尊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注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自尊感,可以降低学生的辍学意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同伴等级评定表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在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同伴接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感之间相关不显著;不同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得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了解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程度。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责任心认知结构自陈量表,对陕西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军队院校大学生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差异较为显著;且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十分显著,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并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2.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显著性差异;4.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改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自主性问卷、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2471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对学校适应有积极影响;父母依恋部分地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中介对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自尊的中介效应更大;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对学校适应的影响部分地以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为中介,自主性是父母依恋、自尊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中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就业前期,觉得就业前景不够乐观,对未来渺茫,产生自我否定和丧失信心、无价值感,对自己的评价变低,自尊感变弱。这些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宽恕行为,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的自尊与宽恕之间的关系,值得被关注和进一步研究。通过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在吉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330名,发放问卷,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宽恕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