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研究分析现代大众媒介的一个核心概念,近几年,我国对大众文化研究中所见颇多,并逐渐被一些传播学者所引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这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不少学者从唤醒传统文化及艺术精神、学术范式以及"人本"角度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做出积极评价;也有学者适用范围、学派立场以及理性实证角度对其极限性进行评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采取理性的中肯态度。  相似文献   

3.
文化工业趋势下青少年流行文化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的研究范式为我们观察当今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但是.我们必须超越它"意识形态"视角的单一性,精英主义的姿态和乌托邦式的文化理想.从"生存论"的视角揭示文化工业、流行文化的现代内涵.流行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主要形式,是"后喻文化"时代的文化表达方式.与社会转型一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以一种不同于成年人的态度,用"流行文化"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对待青少年流行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只用"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它.而是要理解它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论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启蒙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最经典的著作,也是霍克海默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的重要体现,率先开启了对西方文化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批判。霍克海默对启蒙变为神话,启蒙精神沦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统治至上,科技成为意识形态及西方工业社会人性的扭曲进行了犀利而独特的批判。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可能有些不足之处,但对法兰克福学派和世人研究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要数法兰克福学派.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学派始终不停地发展活动,扩散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派的影响已经扩展到许多西方国家乃至一些东方国家.本文阐述了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认识,特别是对大众文化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做出了一些分析比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特点以及对这个学派批判理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开创者,他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在整个法兰克福学派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进行工具理性批判的重要依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霍克海默批判了工具理性,在此基础上,他也对文化工业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并且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科学技术。他认为工具理性会使人思维程式化,人类想象力丧失,事物标准化,以至于导致极权主义的产生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7.
论语、四书五经;超女、快男,一个个鲜活的词代表着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在本文中,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浅层解读,重点在于阐释怎样用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来理解当前的大众文化,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文化的发展,应该用融合的视角来解读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十分强调实践之于理论的优先性 ,强调哲学应当从单纯的主体性批判当中走出来 ,承担起批判社会、批判历史 ,进而批判文化的艰巨使命。因此 ,如何明确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 ,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综观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历史 ,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其奠基者 (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 ) ,还是其后继者 (哈贝马斯 ) ,都把明确哲学的社会功能作为自己理论思考的一个基本点。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 ,选取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霍克海默和哈贝马斯 )…  相似文献   

9.
从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理性批判,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时至今日的霍乃特的"承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伦理学等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在世界性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些理论通过激烈的社会批判和超越性的思想批判来警示人们,以期推进社会和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蔡桂如 《现代妇女》2013,(12):I0052-I0053
泰州哲学思想中的“万物一体”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也是泰州区域优秀文化的突出体现。泰州区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派的生态思想,尤以儒派之一的泰州学派生态观最为鲜明。泰州学派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主张,升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也形成了鲜明的泰州地域生态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自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以来,各国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褒贬各半。本综述立足于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学者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生成语境以及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评判进行探析,以期通过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梳理,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受到西方世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颠覆和渗透,遭受着大众文化"三俗化"倾向的冲击、大众对主流文化的抵制、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主流文化面临着濒临"非主流"的境地。主流文化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众文化、抓牢主流文化主体、传播方式贴近群众、拓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传播中国主流文化"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等途径进行重塑,巩固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文化研究的伯明翰学派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青年亚文化,成为影响深远的理论流派。伴随着网络社会与消费社会在中国的崛起,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成为文化生产的主体。在当代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研究中主要有两种范式:"阶级形成"范式强调这一群体的苦难、集体抗争与阶级的形成,"市民化"范式强调在城乡二元文化对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城市文化的融入。这两种范式都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青年的文化生产。杀马特和庞麦郎这两个个案的出现彰显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突破既定范式的需要。借鉴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理论,以一种"亚文化范式"切入新生代农民工考察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埃里希·弗洛姆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他既是马克思的信徒,同时又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这样的双重身分使他的研究领域明显区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他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质上是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冲突论流派"认为,社会冲突主要源于社会中财富、权利、地位等不平等和社会异质性的增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非政府组织不发达;社会沟通、宣泄渠道不畅及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都可能导致社会问题激化,从而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将它自己的哲学——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理论”。这一名称是霍克海默(M.Horkheimer)在1937年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一文中确立的,它较好地概括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尤其是30年代《社会研究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特点。马尔库塞(H.Marcuse)曾对社会批判理论作出这样的说明:“批判理论是《社会研究杂志》的阐述性论文中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新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大主义出发,立足于原著的梳理和提炼,从大体上试图分析出家庭观路向上的三次转型。  相似文献   

18.
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其方法论中的民族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批判文献阅读和比较分析,从伯明翰学派青年文化研究的代表文本来看,其研究工作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而非严格的参与观察。这种"始终局外人"的民族志书写方式,就思想史而言,可以归因于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政治立场、新马克思主义对理论的辩证态度、英国本土文化主义与欧陆结构主义思潮的矛盾。然而,在批判性青年研究的框架下,如何结合经验性的描述和理论性的分析,仍是研究当代青年问题面对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伯明翰学派出身的民族志学者威利斯的文化分析方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威廉·莱斯(wlliian Leiss)作为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马尔库塞的弟子,承接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主题。他在《自然的控制》中认为,西方社会是基本于对自然的征服之上的,但这是表面的,更深层的是,征服自然是为了征服人,莱斯在全书就是围绕着阐明这一联系而展开的。生态危机是人类现实生活遭遇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危机,莱斯在最后也指出究竟有没有方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极大的生态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民众的信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以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在我国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文化版图上重要的一块。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使得大众文化在中国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并存的特点,同时由于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成熟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原因.又使得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对大众文化研究和引导的不断深入,我国未来的大众文化的将会呈现出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