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很多学科、很多专业都在用中层理论或中观理论来概括本学科的发展趋势,而我为什么要把中层埋论引入历史学研究,并把它作为我近著的题目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避免两个极端最早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美国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他在提出中层理论时有个初衷,即为了避免帕森斯早期社会学理论的宏人叙事所造成的过于空疏的毛病,同时也为避免琐碎的科学实证主义对社会学解释的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中层理论提出后在西方影响很  相似文献   

2.
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把已有的知识社会学划分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三种范式或三个阶段 (郭强 ,1 999a)。每一个阶段或者每一种范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演进过程。本文重点讨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形成的几个问题。一、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形成的思想依赖我把从知识社会学的创立到默顿知识社会学转向这一个时期称之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确立时期。(一 )古典知识社会学思想的哲学影响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思想来源主要是哲学认识论或者是哲学中的知识学 (知识论 ) ,“在西方古典哲学里 ,知识论的发展不但历史悠久 ,而且…  相似文献   

3.
杨念群 《社会学研究》2012,(6):1-18,242
自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中层理论"以来,"中层理论"不仅在社会学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在跨学科的意义上也受到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学者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层理论"在跨学科方面的应用前景发表了看法。首先,本文讨论了"中层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史学研究的启示及其运用限度;其次重点考察了西方中国学研究中应用"中层理论"的成败得失;再次则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如何从中国自身传统资源中发掘"中层理论"的若干要素以避免盲目移植西方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R·K·默顿这位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卓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似乎不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人们一致将他视为现代功能论的主要代表或创始人之一。默顿是功能论者这一点在整个社会学界似乎已成定论。连现代功能论的创始人帕森斯都曾不无得意地说:“默顿和我通常被称为当代社会学‘功能论巨匠’”,并称他在功能论基础的奠定方面作了高度创造性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得出与学术界中现存的普遍性观点相悖的结论,即默顿基本上已超越了结构功能论,而成为一名主要地是采用因果结构分析建构具有经验性的中程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得出此结论的主要根据是:默顿强调以经验性为特征的中程理论建设,重视理论与经验研究两方面的结合,从而他的理论已与主要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悬在空中的功能论有了  相似文献   

5.
缘J.C.亚历山大关于强弱文化范式的理路,本文在陈述概念、回溯文化思潮的基础上,综述了文化社会学理论的一段历程:文化在社会学领域从非主流趋向主流的努力,伴随"文化的社会学"向"文化社会学"视角的转向而发生;亦伴随"弱文化范式"向"文化范式"思潮的变动而发展。文化解释力因此在亚历山大的理想型下由"边缘"到"相对自主"再走向了"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6.
悼罗伯特·K.默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得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 (RobertKingMerton) 2 0 0 3年 2月 2 3日在纽约不幸去世的消息后 ,心情十分悲痛。回想几个月前他还在耐心地解答我通过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 ,现在却离我们而去了。他的谢世 ,用其学生、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乔纳森·科尔 (JonathanR .Cole)的话说就是“标志着 2 0世纪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终结”。默顿被公认为是 2 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这位一生学术成就斐然的世纪老人 ,被尊为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他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 ,且与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Par …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默顿中层理论的分析,文章首先在提出中层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和过渡性两大特征及其具备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建构中层理论这一理论类型的核心路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再次,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具体地分析了建构中层理论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文章最后指出,社会研究过程中方法论与实践操作之间总存在隔阂,达至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并未易事,仍需学界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8.
潘光旦是中国社会学史上一位较难书写的学者。结合中西方的优生学史和社会学史文献,本文指出“生物学派”曾一度流行于西方社会学界,潘光旦的学术思想与此派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从孔德提出的科学层级来看,生物学是位于社会学下位的科学,社会学因而受制于生物学的规律。潘光旦在此意义上丰富了人类行为的解释层次,开创了从生物学视角分析文化现象的研究范式。但主流社会学在20世纪曾长期疏远生物学,当代一些社会学者致力于融合生物学建立综合性的理论范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鉴于与研究人类有关的当代生物学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各类社会理论,本文主张中国社会学应沿着潘光旦开辟的学术道路,建立和发展“生物社会学”。  相似文献   

9.
谢文著 《中外书摘》2011,(10):27-28
大概是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混迹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当研究生,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些教授们的社交活动。一天,在现代社会学鼻祖默顿(Robert Merton)家的一个酒会上,碰巧听到了我的指导教授布劳(Peter Blau)和比较文学教授萨义德(Edward Said)的一段闲谈。布劳是社会学界为数不多的理论家之一,在组织理论、交换理论和结构理论上算是一位大家。  相似文献   

10.
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政治社会学"与"新政治社会学"在关注权力存在的形式和权力运作的方式时,理论视野存在着差异。前者的权力概念集中在民族—国家层次上,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后者则更注重充斥于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权力现象,在高于民族—国家的宏观领域里或者在低于民族—国家的微观层次上来考虑权力问题;然而,"新政治社会学"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范式来替代经典政治社会学,相反,其理论观点不过是对"经典政治社会学"的补充。经典政治社会学和新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权力现象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包蕾萍 《社会学》2005,(2):17-24
美国社会学家ELDER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重要著作《生命历程动力学》,开创了把大规模社会变迁与个体生命周期联系起来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路径。1999年,李强等人第一次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以后,国内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领域都相继涌现出了不少关于生命历程的研究和著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但我们也注意到,其中部分研究存在对生命历程理论的误读,将生命历程与生活史以及生命周期研究混为一谈。本文将着重从时问维度的角度对生命历程理论的实质与内容进行澄清,并进一步讨论可能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学是否存在“理论危机”? 社会学在其短短不足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至少已经过了三次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十九世纪,即社会学的草创时期,掀起这个高峰的一方是圣西门、孔德、穆勒、斯宾塞等英国和法国社会学的创始者,另一方是斯坦因、马克思等德国社会学的创始者。第二个高峰为1890年代至1920年代,即由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开创了社会学的繁荣时期的人们所兴起的,他  相似文献   

13.
访问者:默顿博士,今天能够见到您,并向您请教社会学上的一些问题,我感到非常荣 幸。前些天我在写给您的信中提到,希望从社会学的社会学角度进行这次访谈。 所以首先想请您谈一下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学发展的看法。当然,这 个题目很大。默 顿:是啊。我想,可以公正地说,许多社会思想、社会学理论的基础早在我们生活 的时代之前即已经奠定,这是社会学界有目共睹的。这的确很令人吃惊,想想  相似文献   

14.
由西安地区高校社会学教师集体撰写的《社会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问世了。综观全书,感到它有三个突出特点。 其一,鲜明而科学地坚持了唯物史观。社会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科学,马克思是国际公认的社会学理论创始人之一,他的唯物史观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学众多理论流派的发展。该书在全面介绍西方社会学中不同理论、流派、观点的同时,坚持以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学是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和社会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萌芽产生的。目前西方社会学已进入到一个高度繁荣的发展阶段,各种学术流派争奇斗艳,社会学研究范式不断推陈出新,其他学科与社会学交叉渗透也日益明显。作为一门理论与经验并重的学科,社会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发展多年,体育社会学研究也是异彩纷呈、硕果累累。但是在讲求回归"母学科"的今天,体育社会学和社会学一起醉心于"功能主义",对于其他研究视角和范式的忽视却成为一个不显而彰的问题。本文将主要讨论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功能主义倾向的表现,并提出应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是德国社会学的泰斗,也是最早对法律作广泛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韦伯无意发展一套系统的法律社会学理论,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法律学在他恢弘的社会学架构中无足轻重。事实上,韦伯的社会学著作几乎都涉及到法律问题,在《经济与社会》中,则设专章论述法律社会学。帕森斯曾说,“韦伯的实体社会学的核心既不在于他对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研究,也不在于他的宗教社会学,而在于他的法律社会学”。本文即试图对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作简单的评介。  相似文献   

18.
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以下简称滕尼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社区与社会》。该书不仅奠定了他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也开创了社会学社区研究的先河,对后世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1912年该书再版后,在社会学界形成了广泛的社区研究热潮,芝加哥学派等一大批卓有影响的社会学派和社会学家由此起步,对社会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社会行动理论是社会学理论的预设前提和核心成分。在社会学史上,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他的理论是对在他之前的社会学理论进行综合的一种努力——第一个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行动的科学。尔后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他对古典社会学理论的重构和发挥使他垄断社会学界达数十年之久——也从社会行动出发建立其社会学体系。现在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中断”是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作者考察了两种观点,认为它们未能揭示中断过程的全貌。从微观与宏观结合上,作者运用系统分析展开了中断过程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与人的选择,勾挑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结构因素:社会学范式转换、外来模式的影响、展开理论的探索,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学理论转型的讨论。对中断的历史分析,揭示了学术争鸣、中外社会学理论选择、对重大发展问题的正视,是中国社会学理论成长和建树的基础。作者强调,重述历史是一种理论行为,是对中国社会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学再认识,这一反思使人看到了经验研究所看不到的历史,看到了经验分析的局限。反思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学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