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都是可以被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流行音乐是浩瀚音乐海洋里一种旋律通俗易懂,歌词生活化的音乐。对于在流行音乐中长大的一代,流行音乐进去课堂或许会更让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包括诸多美育因素。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学生美的感受,充分发挥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丰富体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体育真正目的。文章介绍了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功能与运用,提出有关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做法,强调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日益增长,流行音乐的出现使人们的艺术生活更加的丰富。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当前音乐教学依然是以学习经典乐曲为主,流行音乐鲜少涉及,教学与社会潮流脱节不利于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本文试对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进行探究,为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之中,流行音乐由于其广泛性和吸引力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可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感受到流行音乐的存在,例如电台、电视台、单位、家庭、饭店、公园等等。在这其中,广泛的学生群体是流行音乐的受众集体,好的流行音乐会迅速在学生中流传开来,由于流行音乐的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会广泛引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流行音乐更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符号,能够充分反映听众的精神世界,所以流行音乐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流行音乐的特点,并就其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做出具体分析,希望能切实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是培养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和音乐师资人才的摇篮,针对新时期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思想、性格、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新的特点,文中从加强引导,因材施教;加强沟通,以情感人;开展朋辈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员育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五个方面探究如何加强新时期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音乐课堂提出了新的教改思路和具体目标。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流行音乐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情。良好的音乐氛围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同时解决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引入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雷涛  来志玉 《现代交际》2013,(11):147-147
音乐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能起到教育、审美、愉悦的功能。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小学音乐律动活动是非常受低年级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音乐活动,学生跟着音乐或节奏做有规律的简单模仿动作是律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因此,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社会多元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其对于整个社会大众的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其独特的娱乐功能,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地、最大化的运用流行音乐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尤其是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合理地、正确的引入现代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且要正确对待的时代研究课题,在这里对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亚文化与流行音乐有深远的渊源。后亚文化理论观照下的流行音乐生产机制,在音乐文本生产方式、音乐视觉生产方式、音乐明星生产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革。古典、民族与流行音乐元素的混搭,是新的音乐文本生产方式的特点;与当代视觉艺术相融合,是新的音乐视觉生产方式的特点;在互联网上发现未来的明星,并在网上推广,已经成为明星生产中重要的传播策略;后亚文化语境下的流行音乐出现了回归纯粹的人声、干净的配乐和质朴的形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事业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素质能力培育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结合时代的新发展环境,考虑初中学生的成长发育经历,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本文提出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引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高职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看得的很重,因为音乐熏陶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审美能力,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音乐因此而被高职院校所注重。可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其传播的音乐给以往传统音乐传承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积极改变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找到能够充分发挥音乐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中学的音乐教学中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根据初中音乐课程标准,通读和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新版教材,结合自己的认识,我认为我们在实践中,不论声乐教学、欣赏教学还是器乐教学,都应改变过去旧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教研员就更要懂得要想抓好,就要抓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名师真正地起到骨干带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对小学生施予美育的载体,音乐教师是驾驭这个载体对小学生施予美育的使者。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歌唱模块占有很大比重,对于学生的美育功能十分明显。小学音乐教学要重视歌唱教学,音乐教师要在开展好歌唱教学方面积极提高认识和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教育在中职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教育又是德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其教学模式很多都是从大学中照搬出来。必然,这类音乐教学模式并不是都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的德育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改革中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将音乐的德育共用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下,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美育评价作为当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也需要受到高度重视。美育评价是对高校美育工作进行考核、反馈及检验,客观合理的美育评价,有助于强化美育功能,更好地保障高校美育质量。但从如今高校美育评价现状来看,还存在对美育评价缺乏认知、评价方式过于落后等问题,导致美育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时代下高校美育评价现状进行探究,指出美育评价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提出美育评价体系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美育这种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当代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中主要就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现高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此篇论文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沈勤华 《职业》2013,(26):91-92
在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下,部分中职生在审美观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而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美育教学提供了条件。借助音乐、利用插图、品味文意、诱发想象、揣摩范文等方法可使学生的情感从感知阶段飞跃到感受感动阶段,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流行音乐不是单一元素的音乐,而是多种不同元素的构成体,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封闭到半封闭,从开放到融合,逐渐在与国外流行音乐的冲击碰撞和对国内音乐传统的内向回归审视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文化系统。在这个流行音乐文化系统中,流行音乐与中国风的融合体现的尤为明显。研究中国风的概念特点以及流行音乐与中国风的融合形式,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独立、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语文诗词教学方法上与普通中学同中有异。一方面继承传统的诵读方法,另一方面,淡化对字词句的分析,注重美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既增强了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并通过诗歌朗诵小组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诵读能力内化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