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日本电影黄金时代,木下惠介通过电影反映日本人民的悲欢喜乐,揭示了复杂人性和社会现实,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导演。本文将从木下导演各阶段代表作入手,重温其电影之路。  相似文献   

2.
黑泽明是日本20世纪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乱》是他根据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李尔王》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主要揭露了人类在贪婪和欲望驱逐下人性丑陋的一面,以及人们因傲慢而自取灭亡的愚昧无知,从而从另一角度暗示了导演黑泽明对理想而美好的人类关系充满憧憬。本文主要从人性和佛教思想角度对电影《乱》进行分析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泽明对人性、对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相似文献   

3.
电影《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导演、编剧、主演的喜剧电影。电影以傻子"勺子"为视角,讲述了西北农民拉条子捡到勺子、丢掉勺子、暂留勺子、帮助勺子、寻找勺子、自己变成勺子的故事。故事虽然荒诞、幽默,却在勺子的真善中挖掘出现时代人性的弱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在追逐自己的利益,缺少关爱、缺少道德、缺少人性的大善。因此电影以人性中真善的相互转化和人性中善、恶的二元对立来揭示人性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正>《面包店的女孩》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拍摄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电影开篇,作为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大师,《面包店的女孩》通过讲述青年在人性欲望与爱情道德之间的矛盾。本文根据热奈特、麦茨等叙事学家的相关理论,对电影的内容情节、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叙事时空、视听语言要素等进行叙事学分析。法国电影学者、导演、编剧埃里克·候麦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浪潮的导演们有其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常规电影工业的反抗,这些群体的某些成员,不仅使一种个人电影的新观念变得流行,而且在电影的形式与风格上也做出了许多创新。候麦导演的电影中较多地融入个人的美学风  相似文献   

5.
电影《罗生门》是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经典名作之一,影片的故事情节改编于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罗生门》与《竹林中》。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强盗多襄丸、武士的妻子、借女巫之口说话的武士以及樵夫四人为了降低或逃脱自己的罪责而编织谎言,充分地体现出了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导演通过电影叙事来诠释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态度,每一部电影从理论上应该具有导演自己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并体现到影片的叙事形式上。因此导演风格对影片情节叙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死是人性的试金石,在涉及生死问题时,大仁大义、苟且偷生等众生相便很快凸显出来,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可夫的《烈日灼人》与中国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便将人性的善或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两部影片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它们都表现了政治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选择、爱情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复杂。因此,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来研究政治环境中的爱情和人性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华语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女导演,张艾嘉经历了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第五代导演的转型以及第六代导演的成长等一次次的电影革命.独特的女性化视角及清新明快的电影风格让她的作品为人所熟知,而张艾嘉也在一次次的自我沉淀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将以其影片《少女小渔》、《心动》、《20 30 40》,以及2015年的新作《念念》等影片为依托,浅析张艾嘉电影的叙事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人性暗箱     
我们希望看到人性的一树繁花,实际上看到的只是卑微的小草。每个人都面容平静地走在路上,他们把猥琐和不安交给独自的暗夜。人性,像山冈上朝阳的岩石,有阳光下的熠熠反光,亦有缝隙里的幽暗。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给人感觉简直是个圣人。导演斯皮尔伯格深谙赢得票房之道,让辛德勃阴沉着脸,陷入救人的道德焦虑。辛德勒固然是好人,可是斯皮尔伯格为了票房,也为了让主题更集中,于是规划了辛德勒性格的单一走向。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电影导演今村昌平素在创作中以平民为创作对象,由此展开对日本战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精神的批判,其电影文本中流露出的平民意识有别于其他的导演,本文试图以《楢山节考》作为考察对象,从今村昌平生平以及创作意识等方面阐述今村昌平的电影文本中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11.
青麦 《伴侣(A版)》2011,(12):6-8
正人们都是为了拍电影而去西藏,而她则是因为西藏才拍电影。她曾是央视最美女导演,现在,依旧是导演,但已是独立电影导演了。她的藏地电影《冈拉梅朵》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现代音乐电影,亦被驴友们奉为西藏旅行宝典。笃定,不二,她在世界最高的高原和最稀薄的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艺术在传播与接受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小说被"第五代"导演们一一搬上荧幕,就像给作品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文学作品被大众广为熟知。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使文学与电影的联姻和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本文通过从第四代电影人的理论启蒙,第五代导演与新时期作家的共同表达,适于电影美学表达的叙事结构,小说中蕴含的影像造型潜力,电影商业化的崛起五个方面对文学作品的电影化道路的经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电影《上甘岭》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人们耳熟能详。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优美、开阔、充满着阳刚之气的曲子,在创作过程中渗透着中国音乐工作者怎样的艰辛。20世纪50年代,刘炽在电影音乐创作中耕耘出一片天地。1956年,著名电影导演沙蒙拍摄电影《上甘岭》,请刘炽作曲。沙蒙是个十分严肃、严谨的导演,他对刘炽的作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谢晋     
《老人天地》2008,(11):46-46
一代电影大师、著名导演谢晋于10月18日在他的家乡浙江上虞驾鹤西去,使许多热爱他和他的电影的人痛惜不已。斯人已逝,但谢晋和他的电影将深深地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的票房过亿,让明星和演员徐静蕾瞬间成为横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才女"导演.之后,《杜拉拉升职记2》、《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等中小成本电影不断刷新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如今,随着"亿元俱乐部"里的导演不断增多,票房过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已经不再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而更像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6.
喜剧因素是冯小刚电影和山田羊次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比较分析其构成有助于更好的研究二人的导演风格。  相似文献   

17.
王娟 《现代交际》2015,(1):79+78
电影《断背山》是深受中国文化熏陶而又具有长期国外生活经历的李安所导演的一部影片,结合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导演李安并没有通过追求时尚潮流而使电影呈现出一翻新气象,而是通过他当时的生活背景和文化气质使影片具有特殊的审美风格,创造出一定的美学效果,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如果大家相信不少导演是希望通过电影来跟我们分享对现实的体会的话.那借助电影来探求与社会工作相关的问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现在的青年学生普遍缺乏社会体验及承担的当下.电影已成为一个媒介缔造分享讨论的共同话题:而且不少电影蕴含着对社会及人生的关怀.这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心。毋庸置疑.社会工作培训的重点.不在于技能的传授及考核.而在于培育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的坚守与实践。基于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在于把握青年电影的价值取向,表明青年电影的立场和态度,以第六代导演的部分电影作品为例,突出新青年电影注重坚持以自由地表达个人和反应社会本身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0.
陶诗伟 《现代妇女》2014,(3):248-248
"诗意化"一词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前苏联电影中所创立的"诗电影"流派中。诗电影不同于先锋电影,它比较注重隐喻蒙太奇手法的使用,然而,诗电影并未形成真正的流派以及理论体系,并作为一种革新被运用到诸多电影之中。至今诗电影这个概念也只是存在于前苏联电影范之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电影理论体系。在我国,谢铁骊导演认为诗电影是一种风格。在拍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时,谢铁骊导演就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一部散文诗风格的电影。苏联电影理论家查希·里杨也对这种风格有这样的论述:"把情节发展、造型处理、演员表演、在有声电影中还有对话和音乐的语义学特点等方面的风格独特性,错综复杂地综合在一起,便产生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的影片的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就是电影摄影中的诗意化造型手段,是一种表意性的造型手段,可以运用到诗电影中,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任何何形式、题材的电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