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自古以来与日本就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的历史,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陕西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及感召力已与隋唐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响应"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对外宣传,提高陕西省的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翻译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只是相互间语言的转换,同时促进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精神交往,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应认真选取翻译文本,贴近日本受众群体的思维习惯,细分翻译内容,全方位加强陕西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期提高陕西文化在日本乃至亚洲、全世界的影响力,推动陕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汉语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辐射到中国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关系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实施。提出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机制研究的步骤:影响词语翻译的四大跨文化因素的研究,探讨以文化为核心词语翻译的努力方向、研究如何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有机结合,以及基于文化差异如何保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普遍性等,从而为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机制的研究找到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诗词,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精华,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化遗产。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其中带有"泉"文化色彩的诗词成为一大特色。本文立足于济南当地著名的泉水文化,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泉"文化诗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同时将济南"泉"文化诗词翻译与新媒体相结合,探寻中国诗词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华  王志永 《现代交际》2014,(2):20-20,19
某种意义上讲,国内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就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我们在翻译国内旅游景点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素。基于"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读者接受能力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在辽宁旅游景点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综合运用翻译策略,不但可以让旅游景点翻译充分发挥其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对于外国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却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从文化角度探析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可接受度,还可以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辽宁翻译史是中国翻译史的组成部分,对其翻译文学史的研究,是让世界人民了解辽宁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更好地弘扬和宣传辽宁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辽宁地区的翻译史研究,探讨其文化价值、实践价值及启迪意义。提出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建立相应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文化"创新环境"的必要性,以期促进树立区域文化自信,实现辽宁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文本前要对所译作品的背景充分了解。本文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简要介绍了翻译与文化的含义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巧妙运用了交际与语义翻译来解决此类问题。以此引起译者间的共鸣,使译者对文化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日本对中国汉字文化书籍的翻译数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总体上看,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深受日本读者喜爱。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丰富了日本文学的样式和风格。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翻译界大量翻译西方的政治学著作,这在明治维新中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也为中国翻译家提供了许多可用日文转译的西方重要学术著作的日文译本。这在中日翻译文化交流史上可称为美谈。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青花瓷》在传播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古朴典雅的歌词值得向外国民众推介。本文从文化因子的再现、意象意境的传达、修辞手法的处理和信息瑕疵的弱化四个方面,探讨了《青花瓷》歌词的翻译,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传播中华陶瓷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国际推介与传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在彝族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外宣传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然而,由于彝族文化具有非凡的独特性和地域性,与西方语言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彝族文化翻译策略选择与质量保证的难度,因此,翻译策略选择与译文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彝族文化推介与传播的效果。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了针对彝族文化外宣翻译的具体翻译策略,以期为研究彝族文化外宣翻译的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这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好文化宣传的使者,以便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为例,针对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特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燕 《现代妇女》2014,(9):260-260
汉语与英语各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标准的土壤上,因此,文化语境对翻译起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在汉英翻译中,要根据汉语特点的文化语境来进行。重视抽象与具体的正确转换,表抽象概念意义的词或词组一旦被应用则要根据语境而具体化,这样才能使译文达意与得体。  相似文献   

14.
以本科非英语专业一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实践两个学期的"SPOC+面授课程+移动微学习"的中国文化翻译课程模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鉴赏水平,促进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后辈的研究有指导和启发的作用。然而,在翻译理论越发注重实践运用与理论相结合的新翻译时代,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的实践作用,越发显现出其劣势。本文通过对"化境说"的分析与评述,旨在讨论,在当代实践运用中,"化境说"存在的矛盾与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丁珊 《现代交际》2014,(10):32-32
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记录。自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更多地侧重文化因素。而文化又具有极强的主题性特征,各个民族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巨大。本文从文化本身的特征入手,简略地分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文化给翻译教学带来的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7.
将《大地》翻译成中文,让它回到中国的语境中,这是一个中国形象的重新自我建构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文化介入、翻译实践中对文化介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要把中美意识形态、政治及文化冲突考虑在其中,需要对《大地》的中文译本中的文化介入现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赛珍珠和《大地》及其翻译,然后对文化干预在《大地》翻译中的表现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强调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并解析了导致文化含义差异的缘由。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翻译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服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服饰文化的内容与选择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永攀 《现代妇女》2014,(3):127-127,120
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本文从翻译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文化与语言以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使读者明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准确性的影响,从而能对英汉互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交际     
文化犹如一只超级电脑,操纵着每个人的行为,情感和反应,紧紧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对欧洲朋友夫妇应邀前往中国访问。中国人热情好客,详细地安排了这对朋友在华的活动日程,并派翻译全程陪同。两周过去,访问似乎圆满。当笔者前往恭听这对朋友的访华感受时,他们曾这样地抱怨说,两周里他们失去了单独相处的自由时间与空间,由于翻译时时刻刻伴在左右,甚至晚上也出现在他们的房间里详尽安排翌日的活动,以致他们时常希望只属于两人的世界时却感到有“第三者”的插足。人以文化来交流。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习俗的差别,往往造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