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输出,但这种输出活动面临着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现象。以及个体经验世界两极化的困难,问题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疏离了社会生活世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在于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化。本文从历史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活化演进趋势,并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分析了当前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这一特定社会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其中的影响要素,并提出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化的“五进”路径。  相似文献   

2.
绵竹年画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以绘画、雕刻、印制的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从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解读绵竹年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郭亚伟 《现代交际》2014,(1):74-74,73
在中外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始终是一朵绚丽的浪花,经久不息。酒本不是文化,但当其融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转化成一种意识形态时便成了文化。自酒诞生后,便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渐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和角落。酒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对酒文化影响和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法国,本文选取这两个国家的酒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透视出两国文化的异同,并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4.
钱立洁 《职业时空》2009,5(8):163-164
公共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升华,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基础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积极创建公共文化和谐.必须探讨公共文化和谐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策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公共文化和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冯文全  李欣宇 《现代妇女》2014,(3):218-218,207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他们本该以深厚的学养和勇敢的担当积极关注社会公共生活。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了犬儒化。时代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现代的知识分子,在多元文化时代要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同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积极介入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现实保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各领域的21世纪,种种迹象表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磨擦乃至对立、冲突,将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同,文化冲突体现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差异比意识形态对立有着更深刻、更重要的内涵,它直接根植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故能更直接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性和民族性能否共存,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外宣翻译作为正式的语篇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译介输出。它承载源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与受众文化里的各种意识形态相抗衡。本文从政治、经济、审美、文化等意识形态分析了我国外宣翻译中的一些误译现象,从而对外宣翻译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中图书馆的地位以及作用。这不仅是一个机构的作用和地位,同时还是一种大众生活的理念,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有可能会进入到图书馆内进行阅读,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是每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象征。分析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工作,提高图书馆为人们服务的效果。然后,由于现在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并没有发挥这种特征,至少是没有充分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针对这种现象来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中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受到西方世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颠覆和渗透,遭受着大众文化"三俗化"倾向的冲击、大众对主流文化的抵制、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主流文化面临着濒临"非主流"的境地。主流文化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众文化、抓牢主流文化主体、传播方式贴近群众、拓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传播中国主流文化"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等途径进行重塑,巩固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偏离”与“整合”──论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它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副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基于它的文化超前性、“边缘性”等特点,因而它总是着眼于创新、反叛。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在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即既存在着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导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一、社会“整合”与青年“偏离”历史创…  相似文献   

11.
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显著的不同,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生成的技术性、文化渗透性等特征。当今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着网络社会的矛盾对现实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网络空间文化霸权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等问题。为了减少互联网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必须重视网络民意,走群众路线,树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玉霞 《现代妇女》2014,(10):250-25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渑池县近年来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做法,提出了关于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空间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一场域中,出现了"媒体中心"与"去媒体中心"两种现代话语权表征。近几年,公共文化空间开始由"媒体中心"向"去媒体中心"演变。春晚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不例外。本文拟从纵向角度梳理央视春晚35年的嬗变历史,分析其创作理念、节目选拔等演变的过程,并从横向角度研究春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根据现存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规训"式网络文化教育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统治功能,导致青年网络主体生活教化理想被放弃,规范消解教化,经验消解理性,重复消解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网络社会公民,促进其内化和谐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和行动自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协同教化育人的本真意蕴和价值指向。建构协同教化育人机制,需加强党委、政府、社会、网络社会组织、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创设协同教化育人的网络文明礼仪,优化网络传媒的宣传教化机制,建构"社会知识分子"的示范引领机制,培育、强化网络社会组织的育人功能,健全优化高校协同教化育人机制,共同助推新时代网络文化在网络社会中规范化、价值化、主流化,发挥其熏染、陶冶和教化育人功能,使其内化为青年网络主体的文化生活意识、精神存在和行为意志。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的理论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特性,就要深入探讨在价值层面具有认同性,在文化生态方面具有多样性,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引领性,在理论生成方面具有前瞻性,在实践要求方面具有落实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手段之一,是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管理的特殊公共管理活动。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除了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以外,也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周社会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文中从尊崇生命本体的人文主义精神,植根于农业的安土重迁文化韵味,宗法制伦理情味凝聚出的总体性意识形态.人定胜天的民族文化精神,礼乐文化向大众的泛化催生出大众文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以现代社会的审美视角具体细致地阐释了《诗经》所包蕴的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在网络社会崛起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烙印着网络亚文化的消遣性、叛逆性、非主流性和不确定性等文化特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精神彼岸与肉体此岸等方面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进入教材,成为经典的过程,是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的过程。文学经典所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逐渐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作为一种反抗,青少年流行文化解构与颠覆经典,去经典化导致的虚无,逐渐成为社会所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之间,需要的是走入常人生活世界的文学经典,需要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0.
《公关世界》2009,(8):8-11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尔正式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政治、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加之各处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危机事件正在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常态事件。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特点,不容易预测。而与危机相伴而来的是,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公共危机正进入全民关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