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戏曲是舞台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作为中国戏曲舞台的布景,在设计中也承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写意性底蕴。戏曲舞台布景将众多戏曲表现形式聚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牵引力,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个性写意的中国文化特质。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而重在表现意蕴、体现意境,这是戏曲舞台布景的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2.
戏曲音乐是一种长期存在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形式。本文从戏曲音乐的文化积累,戏曲音乐文化的价值认知探讨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写意传神,虚拟夸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戏曲的人物造型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美学追求自然与戏曲的整体美学风格相一致,具有意象美、夸张美、形式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戏曲脸谱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外艺术的瑰宝。如今,在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想使人们时刻关注戏曲,使戏曲艺术永焕光彩,继承和发展刻不容缓,在传统的戏曲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深刻挖掘戏曲的艺术潜能,使戏曲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弘扬戏曲脸谱文化。  相似文献   

5.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浑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种形式,如壁画、石刻、戏曲、音乐等,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皮影戏是艺人们随着歌唱和音乐伴奏,用手杆操作影人通过灯光的透射,将其映现在屏幕上的一种戏曲表现形式。所以皮影戏又称为“影子戏”“灯影戏”。  相似文献   

6.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它胚胎于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有着自己的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湖南文化艺术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就湖南花鼓戏这一艺术形式来研究它的发展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将其源头是宋元早期南戏,历时 800 多余年,具有深厚历史积淀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到了明代才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经过年代的沉淀,昆曲在服装服饰必然也随着改变,但是戏曲服饰均匀是植根于古代服饰,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美化加工,使其变得艺术化。昆曲服饰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一基本规律,它是主要以明代服饰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代的服饰式样,并根据舞台和剧本的要求不断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它是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因此也称北曲或北杂剧。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经过长期孕育而成熟的结晶,它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及表演艺术等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堪称国粹。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舞台表演为特色。其中,水袖技法是传统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传统装饰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它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它首先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造物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哪个地方,人类发展中的每个时期,传统装饰艺术往往都能体现该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水墨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独特的意义,将其应用到绘画领域相对于西方绘画手法更具有灵魂性及精湛性.而现在它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很多广告设计师开始注意到水墨元素的独特性,在进行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开始引入水墨元素,这就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将以一种新的形式闯入人们的生活,而在广告界也将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话剧这朵来自异国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在中国的土地上傲然盛开。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完美地与中国的民族精髓、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走过风雨飘摇的动荡年月,成长为一种兼具时尚与传统魅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百态千姿的戏曲脸谱 ,是我国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脸谱孕育于上古图腾文化 ,发源于春秋时代的傩祭。傩祭是一种驱鬼的宗教乐舞 ,舞者戴的是“黄金四目”假面具 ,后来演变成脸谱。相传1400多年前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长恭勇武而美如少妇 ,自感不能使敌畏惧 ,于是刻木为假面具 ,色彩描绘极其可怕 ,果然威风凛凛 ,勇冠三军。之后 ,为颂扬兰陵王的机智勇敢 ,人们模拟他“衣紫、腰金、执鞭”,戴上假面具上阵打仗。这种形式 ,发展到了唐代 ,成为中国最早的歌舞戏剧———“代面” ,以后经艺人们不断创新而成了艺术化的戏曲脸谱。宋…  相似文献   

14.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存在着"韵味",其是戏曲所有的艺术形式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所呈现的独特的形式.戏曲表演艺术严格的以独具东方韵味的艺术体系和传统、民族的审美原则,这从其对唱、念、手势、脚位等方面的训练都可以看出.而表现戏曲艺术本身韵律独特流动的,则是由感觉运动自腰部中轴到神经末梢的总体控制构成的,这使中国戏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韵律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东阳木雕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东阳木雕又以戏曲木雕最具特色。东阳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有"婺剧之乡"的称誉。东阳木雕艺人将本土的木雕文化和戏曲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形形色色的戏曲人物雕刻在梁柱板面、牛腿等上,创造出许多精美戏曲木雕,凝聚着乡情民俗和艺术审美,成为中国木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剪纸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方式鲜明、独特,是传统实践中中国浓郁民族特色在艺术实践上的精髓,也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古韵创意甜点的形式与中国剪纸艺术形式对话,可以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之余,对中国剪纸元素的应用进行一次创新,以此传播传统文化,让当代人理解感受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戏曲打击乐的研究和讨论也上升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司鼓作为戏曲打击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深入探讨司鼓在戏曲舞台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积极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姜巍 《职业》2010,(14)
动漫专业的素描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动漫画创作能力服务的.素描在西方已经有几百年的辉煌历史,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发展到今天,自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而在中国,素描作为一种舶来文化,其发展还不到百年,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几十年时间几乎所有院校都是在前苏联素描体系下进行训练的,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即"世界艺术大同化".  相似文献   

19.
写字为什么不等于书法?当代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系? 对中国书法的理解 中国书法是文化的一个项目,她是一种艺术,但艺术不能涵盖她,因为现实中孤立的字太难见到,所以说她的形式是艺术,她的内容是文化.我们强调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川剧作为一种多模态化的艺术形式,源于乾隆时雅部戏变花部戏的转折时期,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川剧曲牌丰富、剧目繁多、表演真实细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川剧剧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四川走向世界的一张“制胜牌”。随着越来越多的川剧走出国门,走上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