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危机作为一个不稳定的抽象概念,时刻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潜藏、萌生。尤其是当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和深度延伸,传统意义上的传者与受众的界限己日渐模糊,新兴媒体的信息网状互动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多信道新闻发布的隐匿性、迅捷性与话语纷乱性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共部门新闻发布、化解公共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谈论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共部门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1]。通过论述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谈新媒体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分析新媒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我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我国新闻传播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满足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就要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使新闻的传播效率及质量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在新媒体时代下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全新模式及方式,以此创新新闻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优势,对新闻传播模式作出有效的创新,才能适应大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现如今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推广应用,新媒体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其中学生和年轻工作人员对新媒体的依赖尤为突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海量信息传播、碎片化信息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等特征。这些新特征的出现对我们电视记者的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电视记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进行新闻采访工作。电视记者在面对新媒体时,需要自身努力适应新媒体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客观性的要求。新媒体对于电视传媒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新趋势,亟须电视记者去适应。作者作为电视记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在下文中对电视记者在新媒体下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更直接方便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影响下的优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之中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一大趋势。所以既然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将更具时效性,并且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将对新媒体进行简单介绍,简单阐述在融合媒体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趋势,并谈谈自己对新形势下,跨媒体新闻传播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上有所不同。新媒体以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特点深得大众的喜爱,同时也给传统的电视台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进行,除了新闻记者的采访、编辑能力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效果的影响之外,电视新闻的内容、制作等方面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阐述了媒介融合的重要性和新闻节目创新的作用,提出了扩宽新闻传播途径,改变了新闻播报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青年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多样思维,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着内化影响,但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虚拟性、工具性易使青年产生价值主体化思想。本文主要探究新媒体在青年群体中利弊之处,并探索通过新媒体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采取"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能增强教育实效性路径,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纸媒与新媒体间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支撑和推动了媒体的发展,使每个重要的技术革命时期都出现了相应的新传媒技术。数字化技术迎合时代发展需要,新兴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共同融合促进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开启了受众的"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其内在逻辑,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手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利用并发挥好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探索相关的路径,以便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面临诸多挑战。新闻是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传播的第一要务,传统的叙事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革新、数据膨胀、网络系统升级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到来,新闻消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去中心化、实时性的特点,这为新闻消息表现手法的转变奠定基础,使新闻消息在立体化表达、简洁式表达、人性化表达、精准性表达手法的加持下能被更多人知晓,满足新闻消息传播需求。为优化新闻消息表现手法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闻资源、转变新闻消息表达思想观念、创新"新媒体+"新闻消息表现手法,达到助推新闻消息强化功能作用的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14.
郑爱剑 《现代妇女》2014,(5):332-332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使新闻传播的领域产生了新的变化和趋势。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超越时空的界限。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点,坚持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带动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并且要充分运用网络的平台展开多种类的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强化在网络上出现的热门问题并对它进行正确的引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从传统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信息化逐渐由以前的不成熟走向大面积应用。在新闻传播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媒体、自媒体,它们构成了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新媒体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带来了许多新的路径,值得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索。本文对新媒体给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带来的便利进行了深度分析,从而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文思 《现代妇女》2013,(11):21-22
文学期刊与新媒体之间不会是一种零和博弈,相反,文学期刊与新媒体最终必然走向融合。如果把文学期刊的内容特点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相结合,就能够获得更多读者青睐,只有在未来数字化的阅读环境中,文学期刊才有望走出困境,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4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的并行论坛上,IPRA前任主席Robert Grupp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公关从业者需要全新角色。"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使得传播策略、决策、实施等变得越来越非套路化,对公关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关从业者的角色也同样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网络媒介竞相在网络虚拟空间涌现.新媒体平台就逐渐成为各国思想文化交融和多样意识形态传播的全新场域,同时在新媒体场域下信息技术的更迭也让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斗争日益激烈,逐步演变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途径多向度、传播形式碎片化等全新形态.面对时代特征的新变化,需要加深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机融合,创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方式、增强新媒体平台舆情管理力度,以达到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新媒体场域下的有效实现,从而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接收信息的途径与渠道也走向多元化。随着受众群体的文化分流与民族地域的不同,昔日在中国传播领域起主要作用的传统广播媒体黯然失色。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传统广播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传播竞争中为传统广播转型指明道路。在这个存在机遇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只有充分利用整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巩固传统广播地位。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背景,分析广播在其环境下的转型与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网络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快速崛起,传媒生态被改变,媒介格局被颠覆。新媒体能够与受众实现真正的双向联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进行大众传播,同时受众的主动性明显增加,使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主要界定了新媒体环境的内涵,并从受众的地位与角色、传播者中心地位和传播秩序三方面综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