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童年经验作为汪曾祺小说创作重要的素材来源,深刻地影响了他小说的环境与人物塑造,甚至是他的写作风格。本文将立足他的体验,尝试分析童年经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作家汪曾祺嗜酒,一日无酒,便觉无味。在与古文字学家朱德熙先生的交往中,他留下了不少"蹭酒"趣事。汪曾祺第一次恋爱,时间不长女方便提出分手。失恋的汪曾祺非常痛苦,两天两夜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房东王老头以为这位年轻人想不开,怕出什么事,心里很焦急。这时,恰逢朱德熙来访,王老头便如实告知了汪曾祺的情况。朱德熙淡淡地说道:"没事,我知道怎么应付。"朱德熙知道汪曾祺爱酒,就在聊天中有意无意地说到喝酒。汪曾祺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问:"你请我喝酒?"朱德熙笑说:"只要你肯离开这张床,我请又何妨!"汪曾祺明白朱德熙此话的深意,不好意思地笑了。虽然答应了请汪曾祺喝酒,但朱  相似文献   

3.
李超 《现代交际》2014,(3):77-77
《小说笔谈》是汪曾祺先生一篇非常重要的散文,《陈小手》是汪曾祺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本文便以《小说笔谈》为"剖刀",从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和精细、风格和时尚五个角度,来解析《陈小手》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小说的灵魂是人物。人物在汪曾祺的小说中还原为往来市井、寄身江湖的普通人。汪曾祺以从容悠然的姿态勾勒出芸芸众生的种种形状,以及他们人生中的悲欢哀乐,虽然无非是些饮食男女、趣闻逸事,然而他却总能够捕捉到蕴含在最平凡小人物身上的诗意和生趣。  相似文献   

5.
叶梦 《老年人》2005,(4):14-15
我认识汪曾祺先生,是读他的小说《异秉》、《受戒》和《大淖纪事》等等,感到有特别的味道。相比较而言,我尤其喜欢《异秉》写的与药铺相关的故事,因为我从小在中药铺里长大。我感觉汪先生的小说很沉静,与新时期那一批反思感伤类的时尚小说大不相同。而对汪先生最初的感受是听他的讲话录音,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概是1980年吧,朋友给我捎来一盘磁带,是丁玲和汪曾祺的讲课录音。听丁玲的讲话,感觉老太太气势很盛,那种居高临下的味道,通过一部破录音机还原,多少有点失真地传达给了我。老太太说了些什么,我不太记得清了,但对她说起美国的牛仔裙,…  相似文献   

6.
为追求她,他与同居女友分手,还为她写小说和日记。"攻势"令她心动,她嫁给了他。不久她发现他又开始写小说了,这回女主角换成了一个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不少历史学家会十分果断地在历史和小说之间划一道分明的界限,不愿历史沾上一丝小说的味道。因为他们认为历史刻意求真,而小说故意虚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魏斐德则被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张力吸引。历史与小说的交融体现在他的生活经历中:他的小说家父亲曾经指导他系统阅读史学经典,他本人又是由修文学、写小说转而搞历史的。这种交融体现在他喜欢的文学与历史名著中:伟大的小说中交织着历史形象,史学巨著又往往如小说一样生动。"从文学移情史学1937年12月,魏斐德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堪萨斯城。父亲弗里德里克·魏克曼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一名…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喜欢汪曾祺,有人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从来没有读过汪曾祺,那绝对是遗憾。也有人这样评论汪曾祺的小说:"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相似文献   

9.
付冬玲 《现代妇女》2014,(7):303-304
汪曾祺先生的《鸡毛》虽短但经典。本文对这篇小说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梳理,以期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能有一点较独到的发现与评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敏锐观察的小说家们与以往作家不同,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既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社会的思考与肯定,又在构筑文学艺术世界中加入更多个人的因素,使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散发了独具个性的光芒,而这群70后出生的作家中,薛涛的少年小说就是较为典型的个例。出生在辽宁的70后作家薛涛,以"黑土地"为创作资源,读他的作品,我们不自觉地可以体会到他深爱自己的家乡,并努力在东北这个富饶的土地上汲取文化营养,朴实的乡村风情,渤海湾的海洋季风气候,以及滚滚奔腾的辽河,都成为了薛涛小说中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周晖 《老年人》2013,(5):20-21
2013年1月,白旭初被《常德晚报》评为"最会讲故事"的人,引起读者关注。"白旭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讲过哪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久前,笔者对他进行了专访。时间不够而写小小说今年72岁的白旭初,是常德电视台的一位退休编辑。他的"会讲故事",其实是会写小说,而且是小小说。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2.
小说《芝加哥》是埃及裔著名畅销小说家亚拉·阿斯旺尼继小说《亚库班公寓》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小说根据作者早年经历创作,讲述了一群埃及留学生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求学的遭遇。反映了从本土保守的传统文化转移到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后,埃及留学生受到的冲击和感受到的身份焦虑。本文在女性主义的视阈下,从波伏瓦主张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以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为代表的旅美东方女性,受到西方文化和父权制社会双重压迫后的"他者"境遇,并分析造成这种"他者"境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汪朗是汪曾祺先生的大公子,资深媒体人,烧一勺子好菜,写一手好散文。我和他的交往可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那时候汪曾祺老先生住在蒲黄榆,我被借调到《文艺报》工作,因为孤单,节假日隔三差五地到老头家蹭饭。汪曾祺在文坛的美食大名,跟他的厨艺有关。据汪朗统计,除了汪先生的家人,我是尝汪先生的厨艺最多的人。因为吃多了,总结老头的美食经如下:一是量小。汪先生请人吃饭,菜的品种很少,但很精,不凑合。量也不多,基本够吃,或不够吃。这和他的作品相似,精练,味儿却不一般。二是杂。这可  相似文献   

14.
聪明而糊涂的丈夫──我看张同吾文/孟繁琛虽然,我是最有条件向读者介绍他的人,但我觉得很难清晰准确地把握他。文坛上与他相熟的朋友们戏称他是“全方位”作家,因为他以写诗评诗论为主.也写小说评论,也写诗,也写散文.又写小说,时而是严密的逻辑思维,时而是丰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的一名巨匠,老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民小说文本,塑造了许多典型而又让人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但从他小说中所描写的女性身上可以看出,老舍本人有着旧式文人的顽固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不能没有书     
记不清哪一个苍白的日子,一行行中国汉字在我迷茫的目光中鲜活起来。那是本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小说。小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用他那极富朝气又不乏深沉的笔调,鲜活地涂抹出自己纯朴而浪漫的梦幻,清醒而理智的思索,忠诚而无畏的追求。这部小说,我反反复复地读了3遍。每一遍,泪水都模糊了视线,许多原本自己说不清的心事,竟在书里找到了形象又贴切的注脚。  相似文献   

17.
微云 《老人天地》2008,(11):16-17
他因为创作了小说《欧阳海之歌》迅速成名,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跃成为被江青钦点的"文化部长";但因为他生性耿直,当了123天的政治明星后,又被投进秦城监狱,开始了2864天的大狱生涯……  相似文献   

18.
正"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夫或妻需对共同财产做处理决定时,双方应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我和张震都是二婚,他与前妻的女儿已经成年,无需他再抚养,我儿子也按我与前夫的约定,抚养费由我前夫支付,我没有任何负担。再婚时,我们都庆幸不必因养孩子闹纠纷。不料,随着孩子们长大,操办儿女婚事,带孙子,我们之间反而出现了矛盾,而且怨气越来越大,最后竟又走到离婚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这篇小说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一手夹着烟,一手擤着笔,在稿纸上唰唰地写着。此刻我希望谁也别来干扰,让我一口气把小说写出来。门轻轻响了一声,似乎有人进来了,我没抬头,继续奋笔疾书。来人在我面前站住了,说:"请问江海老师在这儿吗?"我厌烦地说:"他不在!"来人说:"我刚才到那边办公室问了,说江海老师在这儿。"我这才抬头,只见一个陌生少女怯生生地望着我。她面容有点憔悴,目光呆滞,流露出阴郁的神色。我盯着她说:"我就是江海,你有事吗?"她苦笑着说:"江老师,我......有话对你说......"我让她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又给她倒…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14,(6):9-9
正日本现代著名作家高见顺的小说《生命树》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某酒吧女招待交上了一个男友,此人想方设法了解到她过去曾有一个情人,并被其割破了脸。于是,当此人夜里梦见她与旧情人同床共眠,便粗鲁地摇醒她并质问道:"你一直都在想着他,他身上一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吸引你!"这个女招待伤心地说:"他只不过割破了我一块脸皮。但是,你比他更残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