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交际》2019,(4)
中国作为西方"他者文化"的想象体而存在,中国外交形象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威胁论""强势崛起论"成为目前中国外交形象的主要标签。如何塑造大国外交形象,让他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如何进行中国外交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影视作品在此方面担任着极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传输的职责。纪录片《大国外交》是一部典型的政教宣传片,详细介绍了中国外交政策战略部署,构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大国外交形象。本文以纪录片《大国外交》为文本,深入探析影视作品应该如何建构中国外交形象,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以后的政教宣传片的拍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内能源供需状况客观上要求进口海外油气资源。为维护这些海外能源供应的长期稳定与安全,中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中国承担“国际责任”这个概念的内涵仍然是由西方世界的话语霸权所规定的。在能源外交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自身“硬利益”和“软利益”的需求,中国逐渐把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有限结合起来,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就是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受教育人群占比的不断增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当前传统的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人才供给需求。自“十四五”规划以来,党中央再次强调要“稳中求进、突出主线,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时代趋势也召唤出教育行业新的改革方向,为高等继续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以来的中东动荡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它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除尊重有关中东国家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外,还应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中东地区稳定,加强对地区形势和中东各国政情的深入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长期能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7.
余建军 《社会观察(上海)》2005,(5):28-30
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早已尘埃落定,观察家们也将目光转向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内将采取的外交政策上。通常来说,对外政策包括目标、理念与手段三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对美国未来四年的亚太安全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必须首先了解美国的亚太安全政策目标,以及美国的主导外交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30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意识形态格局下文化外交的哲学思辨,透析了文化外交的应然和实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传承,奠定了以“和合”发展为旨归的文化外交理念和原则基础;通过对两极格局下文化外交实践逆向反馈的现实审视,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的文化外交实践困境,回答了党为何要开展文化外交、开展什么样的文化外交和怎样开展文化外交的理论审问,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从土地私有化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实现了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度再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巨大转变。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封锁中共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对中共控制的苏区实行严密的封锁,为此中国共产党采用各种形式和渠道来打破国民党的封锁,谋求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本文试就此阐述中共与美国的民间外交及其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并系统分析美国民间人士—斯诺在中共苏区之行后,他的报道和著作对美国当时美国民众及决策者的影响,并阐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81-2000年,南街村形成了高度政治化、高度集体化的“南街村体制”。本文从经济增长、政治合法性和思想路线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南街村的这一制度变迁过程。高度政治化、高度集体化的南街村体制是国家与市场互动演化,即国家与市场之间相互竞争、制约、强化和改变的结果。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互动演化有利益、合法性和意识形态等三个维度,而互动演化所造成的制度变迁轨迹和结果则同时受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现代化进程和市场化进程,以及渐进式改革中的路径依赖和文化堕距的影响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作为一种共同的历史条件制约着国家和市场各自在互动过程中的制度选择;另一方面,在路径依赖和文化堕距的交互作用下,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互动会形成多种复杂的、犬牙交错的组合,从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制度景象甚至“悖论”。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对于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督促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学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教学内容不够系统等,本文针对这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重点强调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致力于完善本课的教学质量,满足课程的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宣部、教育部专门发文指导,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每学期都发布指导性意见或者召开备课会。但是,与党和国家对这门课程高度重视不协调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上存在误区,学习积极性不高。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致力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在遵循教育部、省教育厅指导意见的原则下,从课时分配、讲授内容、师资配备、授课形式、校园文化、考核方式等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7)
《形势与政策》是为了让大学生对国内和国外情形和重大政治事件有一个基本了解,学习形势和政策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素养。本文就具体分析《形势与政策》这门教育课在高校的现状,然后对该课程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适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4)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重要而又特殊的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课程较为单一课堂模式逐渐不能被学生群体接受,所以课堂模式的改变和创新需要引起重视。在实施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首先以学生为主位,要以实用性为原则。积极拓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渠道,大胆鼓励学生参与。从而来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以及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内外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教学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为此,我们必须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及教学管理课进行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学科特点,确立新的教学思路、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秩序,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剖析了永圣域这个农村宗教社区经过近百年不同时代的洗炼后天主教信徒生活方式的历史变迁,探讨了天主教随着当地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三个要素互动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弹性张力,揭示出宗教为适应世俗社会发展的内在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内在需求及个人成长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形势与政策课相结合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