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澜社"是一个画会组织,大部分艺术工作者可能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是太明晰,它成立于1932年,解散于1935年。决澜社从成立到解散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是它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个案。20世纪初期,当西洋画风席卷整个画坛,"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决澜社的画家们也不断地吸收西方各种现代主义的观念:有后期印象派、达达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他们的艺术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但是这些新新的艺术观念并不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得到理解,因此在第四次画展之后,决澜社成员商议解散。在当时的中国,一个崇尚为艺术而艺术的流派在夹缝中存在了五年,到最后的解散,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艺术纯粹的精神追求,为当代中国物欲横流的艺术市场树立了一座短暂的丰碑,为当时黑暗中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短暂的黎明,却为以后中国艺术的发展留下了永恒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空白艺术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空白"在中国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人绘画尤其注重追求"无为,虚境",对画面上的虚景与实景的处理非常用心,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留白之处。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到了元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上留有的空白部分被赋予了很深的意义。空白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画面意境空间表达的关键所在,没有空白,山水画将失去整个画面的灵气。在中国的花鸟画艺术中,空白艺术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空白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古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无论当代中国绘画如何创新改变,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都不会发生改变,它是中国画独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包含了诸多内容,有社会人文、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学著作等,通过绘画,反映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也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科学真理。坚持中国艺术的主体价值,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舞台,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不仅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西为中用"的原则,我国吸取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然后丰富我国的艺术,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画的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古代人们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然而,这种东方的审美是符合东方人的艺术观念的。中国画是东方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审美理念。"六法"一直以来都是品评中国画的一个标准。"骨法用笔"和"经营位置"都是中国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工匠精神"——集精益求精和严谨专注为一体的精神理念,是当前社会转型期重要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高校艺术人才的设计能力与创造性的需要。高校要以"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基点,分析当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和创新"工匠精神"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恨歌》是唐诗中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凝结,是丰富多彩的唐诗文化的集中体现,尼采说过"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所以,在丰富多彩的唐诗艺术美中,我想借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命定与抗争","美景生长恨"和"并非十全十美"三个方面来欣赏一下《长恨歌》所蕴育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7.
所谓意境,是中国艺术美学中乃至于东方美学中最本质的特征。中国艺术美学着意追求的是超越客观物像的神韵意境,是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这种见于言外的无穷无尽之意是中国美学推崇的极致。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制作的各种类型的新闻标题具有这种东方美的神韵呢?  相似文献   

8.
合唱艺术是一种分声部演唱、每个声部演唱不同旋律的艺术门类。从中国近代学堂乐歌起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是中国合唱艺术生死存亡的重要阶段。本文将这一历史阶段划分为三个音乐时期,即从学堂乐歌时期、五四运动时期以及"左联"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三个时期入手,分析各个时期合唱艺术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对当时时代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盛中国,中国小提琴学会会长,被国外权威人士誉为"杰出的音乐演奏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他是新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领路人,从1986年至今,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举行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出任国际比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艺术市场在2014年进入了又一个调整过后的上扬期,起起落落间的最大收益不是"世界第一"的名头,而是在当下的这个上扬期,中国艺术市场终于自发地开始走上了"现代化"变革——专业化、规范化、成熟化发展的道路。艺术品已被公认为是继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而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全部高居榜首。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资金雄厚的资本大佬涉足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领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盘整似乎也阻挡不住他们进军艺术市场的步伐,艺术品投资到底魅力何在?是什么成就了这一行业备受关注的景象?支撑艺术市场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与过去相比,收藏家的属性是否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之初,我们便有了呼吸。呼吸贯穿生命始终,但是在舞蹈中呼吸却有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同样是舞蹈的必需品,但是呼吸对舞蹈的作用更具艺术气息,是宣泄舞者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整个舞蹈作品中,呼吸像是跳动的"音符",悄然勾勒充满"韵律"的"图画"。呼吸触碰不到,却又是舞蹈中十分实际的问题,只有掌握了科学、准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将舞蹈,尤其是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阐释了舞蹈艺术中的呼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呼吸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作用,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对提升舞者的呼吸能力有所助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由于油画艺术起源于西方,虽然我国一直也在油画艺术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但油画艺术仍是归属于西方的绘画体系。本文主要从"意象油画"的形成描述了意向油画的由来和发展。然后就意向油画与中国文化关系,对"油画民族"这一概念进行思考:油画民族化乃是出于对油画技巧世界化的一种保护心理,它和意象油画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很强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将中国油画史笼统的看作是意象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金鱼作为雕品艺术的热门,常年"活跃"于各种工艺雕品当中,玉雕、石雕、木雕均有代表作品,其有金玉满堂、连年有余之寓意,深受广大收藏者的喜爱。从古至今,金鱼也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中唯一带有文饰色彩的形象,所含寓意体现出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和独特的东方审美品位。本文探讨"和堂涌金"石雕作品的创作技巧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古往今来,我们在艺术价值判断上始终是以古人总结的审美标准来判断艺术的价值,这其中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然而,精神层面往往是非理性的,他的属性是我们个体无法调控的因素。"艺术是人类的永恒之梦,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在价值判断上,中国人把道德价值放在一切价值之上,恩格斯在谈到商品价值说:"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线也是东方艺术的主要特征.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了"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他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指出用笔是表现对象的手段,在这里用笔应包括用线与皴法.纵观中国美术史,所有画面都是由线条来担负组织造型的复杂任务,无论工、意,以线造型是最基本的立足点.中国工笔重彩画创作中第一步稿本线描与正稿勾线均须以线勾勒形体,可以说,画不好线描的人是画不好中国画的,尤其画不好工笔重彩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简称为"山水",它是以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具有的意境表现。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表现也是对山水画家的重要考量。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看此画令人生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相似文献   

17.
古典舞身韵中"身法"与"韵律"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戏曲舞蹈的"做""打"程式化的动作模式,而更注重了舞蹈动作中的韵律的运用,达到"变其形而扬其神"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以"神韵"带动形体的艺术特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弘扬的"形神兼备"的审美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理论中,提倡"简约"的精神无处不在。中国绘画中,文人历来将"平淡自然"和"返璞归真"作为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最早出现的"一笔书"、"一笔画",体现了中国绘画尚"简"的风尚,以及宋朝出现"马一角"和"夏半边"的构图形式,还有梁楷的以《泼墨仙人图》为代表的减笔人物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对"简约"的要求从未放弃过。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似乎看到了这一内在艺术实质,以其超乎简淡的笔墨,简练至极的艺术形象,以及独特的"一江两岸式"个性构图形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简约"艺术风格,达到中国文人画"简约"风格的顶峰,也将文人画艺术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众多的文化艺术,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元素",这些特色鲜明的"中国元素"被称之为"中国风"。"中国风"元素涵盖内容比较广博,重视内在神韵而非外在形式,是中国文化中的"骨血"传承。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风元素,对于二者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国传统元素出发,研究了二者融合的原则,并侧重研究了平面设计作品中"中国风"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为中国艺术学针对"活态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在东北这片民间艺术活跃的沃土上有着满族说部这样的口传艺术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是艺术人类学所关切的课题。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研究满族说部,凝练出满族说部民族性与时代性、间接性与广阔性通俗性与口传性的活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