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黄杭 《现代妇女》2014,(10):100-101
以纯粹的怀疑论为主要基调而存在的经验论在休谟这里终结了以后,康德跳出了经验论的局限,开始用一种先验的眼光来主导着他的批判哲学,把本体论和知识论建立在先验主义的基础之上。康德用自己的先验哲学或者说是批判哲学对人们的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分析,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将被休谟破坏的科学大厦,重新的建立起来,重新的修复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正在走向规范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很重要。我们各层面的涉及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都有责任在探究上想办法、在管理上下工夫,以积极的行动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爽 《现代交际》2013,(12):40-40,39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提供坚强保证。本文从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着眼点,论述加强党的建设的论题。  相似文献   

4.
康德哲学目标是将经验论和唯理论调和,解决普遍的必然性的真理性的认识到底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认为,科学知识应该同时具有经验和先天这两方面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先天的经验对象。康德将传统认识论颠倒,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对象和知识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让对象符合知识,即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结果是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地认识人际关系,理解其理论与特点,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人际关系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尽自己的能力予以改善。本文将以人际关系为核心,以人际关系的概述、人际关系的原则及如何调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逐个阐述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内容,使我们充分地认识人际关系并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时间"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时间观念的文本主要集中在"先验感性论"与"原理分析论"中,前者主要论述时间与感性直观的内在联系,后者则以范畴的图型法为主题探讨时间与范畴的关系。在这两章中对时间的理解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引起了很多争论。本文通过考察康德相关文本及时代背景,认为康德夹在两难之中,一方面既想坚持笛卡尔以来对时间的空间化理解,另一方面又希冀将时间处理为一种能动的能力。后者更为根本,且大大扩展了时间概念的内涵,为后世哲学家对时间的探讨开辟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论身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西方主流社会学中身体这一现象曾经长久地被人们所忽视 ,而当代的社会理论家 ,如福柯、布迪厄等人却对身体给予了超乎以往的重视 ,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对身体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 ,使身体的论题进入了社会理论的核心。本文将围绕有关身体的若干主要论题展开讨论 ,并力图在吸收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实践理论等哲学和社会学思想的某些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论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勾勒出一种身体理论的基本框架。在此身体并不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行动者 ,它仅仅是行动者的一个重要层面 ,如果我们将行动者的精神结构区分为…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中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他采用新的立场、新的方法对艺术之本源做出探讨,对西方文论中流行的模仿论和表现说进行了反思,直面艺术作品本身,以存在主义角度,追问真理,追问存在。他指出真理是发生、进入存在的主要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展现了思的魅力,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探索艺术本源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的关注焦点更多的放到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上,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也更加强调一个学科单独拥有的教学功能,即学科的功能性。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在这个阶段萌发,是一个奠基的重要阶段,学科的功能性增强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充分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语文的学科功能性相对较强,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学生的阅读、思考、理解和口语交际,其中口语交际是学生在人际交流过程最基础的能力,需要对其着重培养。我将通过本文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人文重建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接受外国的方法甚至经验,但所走的路要由自己决定。文化自觉、文化适应的主体和动力都在自己。自觉是为了自主,取得一个文化自主权,能确定自己的文化方向。相应的,在我们这些以文化自觉、文化建设为职志的社会学、人类学工作者来说,也要主动确定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费孝通  相似文献   

12.
在传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董淑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人们常说“无知必无能”,显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知识不等于认识能力,从知识的掌握到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还与所掌握...  相似文献   

13.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丰富多彩,档案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属性与作用彰显,在我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充分认识档案文化、广泛普及档案文化、高效利用档案文化、积极发展档案文化,是我们档案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因而,本文就档案的文化属性与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论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巧颖 《现代妇女》2014,(7):244-244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伦理选择的困境,甚至与受助者发生纠纷,但是我们认为其进行伦理决定时,不是个人的选择.社会工作者所依靠的整个服务支持系统内的不同的组织都应该对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决定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者密切相关的服务支持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同事及独立调查员等进行分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问责机制,从而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本文浅析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来海外学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性及其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中国当代国家性的讨论,一直是当代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由于经济改革转型所引发的国家转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者们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家特征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引发了一些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对当代中国国家定位的观点整理成国家能力、政府—市场以及国家—社会三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内部对已有文献中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力图展现有关该论题的整个研究图式。此外,结合文献梳理的成果,本文作者也提出了有关当代中国国家定位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她与他是在大学里认识的,那是一次由学院团委组织的“五四”演讲比赛,题目好像是“经济全球化与我们自己”。她代表工商系参赛,他则代表历史系,有意思的是两人并列一等奖,这在他们人文学院乃至整个大学的历史上都不曾有过。他们能够骄傲的也就是学习和能力上的出类拔萃。他们都属于特困生,她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一个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标题涉及三组基本论题 ,这些论题在社会科学家中仍然争论不休 ,更不用说在一般公民中了。其中两组论题是概念或理论的 ,另一组既是概念的 ,也是经验的。首先 ,全球化是什么 ?应当如何对它进行理论概括 ?其次 ,可以区分出什么类型的不平等 ?什么不平等是关键的 ?在不平等的产生中涉及什么样的基本社会进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正在观察与经历的全球不平等的后果应当如何解释 ?什么力量与进程应当为它们负责 ?这三个问题中没有一个有直接答案 ,虽然人们期望获得这样的答案。本文目标是 :澄清可能的答案及其意义 ,论证某种概念—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康德道德的绝对主义为选题,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对康德道德观的界定和研读,以经典理论指导现代生活,以获得哲学思想的空间性发展和时间性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即将成为先进的知识经济大国的趋势,也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以知识经济发展为指导的管理政策作为工具,一个人口大国的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扁平化”。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是正在发展中的知识社会是否能够缩窄知识鸿沟以及由此缩短整体的发展差距,“扁平化世界”的概念就是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的起跑线上。我们选择以中国为例,是因为她悠久的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不少学者们认为,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但笔者却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的兴衰成败,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国界的开放与否,而是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存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可供借鉴学习的参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