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特别是《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以后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健身路径也成为了全民健身活动中最具体的体现形式。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文献阅读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实地走访调研从11年3月持续近一个月,走访调查对象主要是市区按照城区随机选取的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健身路径管理部门。找出目前长沙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及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健身路径的设置及管理。首先,规划有序,按照社区分布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健身路径数量。第二,从源头把关,加强对路径器材的维护。第三,强化管理模式。第四,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百姓提供满足需求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为规范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注重全民健身场地的使用效率和群众健身效果,强调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协调,阐述了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中国居民场地设施的贫困现象提出了如何缓解和解决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健美操的独特健身价值、锻炼的作用与价值、以及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全面的论述了健美操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若干方面的作用与价值,而当今我们国家的健美操锻炼主要还是去健身房、健身俱乐部,普及还比较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怎样发挥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等若干建议,以便使健美操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4.
焦苗苗 《现代交际》2014,(6):128-128
众所周知,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以延安为代表的陕甘宁边区体育是红色体育运动中的关键部分。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这时如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为了实现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继承和发扬延安体育精神。本文对延安体育精神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全民健身应有效结合延安体育精神,并且以此来推动我国全民键身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会对延安时期全民健身的具体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武汉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当地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动员更多体育场馆资源去满足人的健身需求的同时达到体育场馆营运的最大化,成为了当下研究的一大热门课题。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武汉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体育场馆,沌口体育中心、洪山全民健身中心、光谷体育馆,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武汉市不同类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及营运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现代交际》2014,(3):143-143
三人制篮球运动是全民健身中很重要的一项健身形式,是时下最受欢迎的全民健身项目。本文通过阐述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全民健身的理念,对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实施,增强人民体质,有助于提高合肥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以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各种方法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的状况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制约因素。据调查显示组织主体缺乏,场地设施不足,针对这些原因,为健全合肥市社区体育体系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文  陈鹏 《现代交际》2011,(2):15-1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运动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保证健康、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健身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匮乏及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本文以人们日常健身运动中常见的误区为视角,通过对全民健身常见错误的研究,从而引导人们对健身运动有一个新的认识,以期对全民健身运动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传江 《职业时空》2008,4(10):108-109
北京奥运会使全民参与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地高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的全面普及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因此体育消费意识也就越来越强,健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但健身俱乐部会受到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俱乐部自身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台湾的“健身航母”亚历山大俱乐部因运营不善而停业事件,则给业界敲响了警钟。为此,对徐州市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做一些调查与分析,希望能对徐州市健身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职业女性是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健身活动开展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质量。因此,研究职业女性体育问题,鼓励和支持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对她们的身心健康、体育价值观念、余暇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的调节以及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海 《职业时空》2008,4(10):114-114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活动,依据研究目的,我们对徐州市城镇中老年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为徐州市体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实施全民健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有助于农村农民体育活动的展开,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2011年2月15日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我国的体育场地65.5%在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物质保障,高职院校在教育系统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份额,且其多处于人口密集、地段较好的地方,因此对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大有裨益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服务社会或对外开放的情况进行调研,为同类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服务社会提供可参考的实体对象,甚至为普通高校、中小学等教育系统的学校在这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章超 《现代交际》2012,(3):117-118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体育事业开展不起来,直接影响整个全民健身事业前进步伐。从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推动了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总体上仍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农村体育研究对于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文化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农村体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访谈等方法,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全民健身在冬季项目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障碍。提出在冰雪运动中实现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完善人才培养、健身意识、体育产业等多方面体系,更好地惠及公众。  相似文献   

16.
以沈阳市大东广场健身器械和参加健身锻炼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大东广场体育设施破损情况和健身器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沈阳市大东广场体育设施破损情况不容忽视,造成沈阳市大东广场健身设施破损的主要原因有人为损坏、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维修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广场健身器械设置不合理和安置密集,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健身效果,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祖善发 《现代交际》2014,(3):144-144
公共体育场馆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主要物质保障,是实现基本公共社会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法,对贵阳市主城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贵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场馆经营项目呈多元化,结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都在迅猛发展,同时,逐渐加强了法制建设,体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逐渐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政府提出加强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并加强我国的公共服务建设,其中的全民健身成为开展公共服务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政府的法治推进逐渐完善全民健身等公共服务项目。我国政府正在努力构建法治体育,同时坚持做到依照法律治理体育事业,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确保全民健身这项公共服务能够顺利开展。本文主要讲述了政府对全民健身这项公共服务具体的法治推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人们身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与推广,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为重要,健美操的健身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影响拉祜族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不仅能满足拉祜族妇女身心健康、休闲放松、娱乐交友的需求,还较好的弘扬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拉祜族民族文化发展和全民健身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