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在某些地区和高校还比较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显示 ,有潜在自杀可能性的大学生还大有人在。由于大学生自杀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 ,以及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带来的重大损失 ,对其他大学生造成的负面作用 ,给学校可能带来的不良声誉等原因 ,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家庭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而 ,预防自杀及其它恶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了高等院校 ,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认为 ,自杀是受多种因…  相似文献   

2.
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是大学生认知结构中重要的基础和内容之一,生命价值观的引领和培养也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近几年,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学生由于错误扭曲的观念,作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情,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学生认知层面等因素探讨导致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出现不良现状的原因,更从高校完善教育体系、家庭支持、大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创造良好环境四个方向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自杀现象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自杀意念率较高、明显的性别与地域差异、低龄化趋向、易受感染性、冲动性、原因的阶段性是其特点。导致青少年自杀有认知偏差、青春期内在冲突、不良个性特征与心理疾病等个体原因,有家庭结构残缺、关系不融洽及教养方式不当等家庭因素,有学业压力、教师素质、同伴影响的学校因素,同时与社会文化、现代传媒不良影响有关。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包括:倡导生命教育及形成预防机制以预防,采用区分对待、安抚陪伴、初次评估及支持系统的建构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杀,这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自杀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从某高校大学生徐某自杀个案中,分析当前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进行危机干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遗书内容的分析能帮助人们分析、了解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我国青少年自杀遗书中所列举出的自杀原因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冲突、家庭关系不协调、人际关系不良等外部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自杀现象。  相似文献   

6.
论“过日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作者在自杀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自杀的田野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自杀现象与西方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有极大的不同,其根源在于,西方的自杀学范式建立在基督教文明中的一套人性观和生命观之上。为了找到能解释中国自杀问题的理论框架,笔者使用了中国的日常语言"过日子"一词。按照"过日子"的概念,人的生活状态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其中每个重要环节都发生在家庭中。因此,家庭成为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人生的幸福取决于家庭生活,而家庭的基本构成是人、财产、礼仪。那么,人的基本生活过程,就是如何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自杀往往是家庭生活中的权力平衡导致的不公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自杀现象。这不仅是个案,而且是复杂社会问题的暴露,应该引起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警惕。文中对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分析,提出了帮助大学生走出自杀误区的针对性措施。呼唤社会各界切实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关爱合力,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倾向。为此,文章在界定研究生社会责任的内涵,分析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愈来愈复杂的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自杀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社会纷繁复杂的特征,不光有自杀者个人实施自杀,其他自杀参与者自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对自杀参与行为作出法律界定并且研究其是否具有可罚性。先对自杀参与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再探讨不同种类的自杀参与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且对具有可罚性的自杀参与行为的刑事立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闫丽丽 《职业》2015,(9):126-127
当前,大学生杀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给行为者自身和家庭带来危害,也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就使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得不重视对学生自身的生命教育。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课程,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且整合性,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能。本文提出,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将生命教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完整理解音乐中的生命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最终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校园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残、自杀、杀人的事情屡见不鲜。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逃学、旷课、打架、酗酒、抽烟、自残等不良行为不断出现,特别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自杀是主体自愿的自我毁灭行为。作者认为,对自杀现象作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对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而且是培养健全的心理和建立健全的社会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杀者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作者试图揭示自杀在生物学上的根据及其与遗传的关系,说明自杀是人类死亡本能的曲折表现,描述了四种精神病态行为即狂燥型自杀、抑郁型自杀、迷恋型自杀和冲动型自杀。其次,本文研究了自杀的定义,并据此对自杀现象加以分类。作者认为,一个自杀行为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自愿死亡,二是主体选择了死亡手段并且主动完成死亡过程。文章采纳了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方法,依次对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反常自杀加以分类描述。本文接着从性别比例、年龄、家庭婚姻、宗教背景等外在角度,分析了影响自杀的相关因素。作者概述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研究结果,比如在已遂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在未遂自杀者和企图自杀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春季时节是自杀高峰期;因家庭纠纷而导致的自杀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在我国许多地方15—22岁年龄组的自杀曲线猛增,表明尚未定型的青少年从家庭刚走向社会时,心理危机频仍,自杀的可能性突然加大。最后,本文探讨了自杀者的动机,同时援引了评判自杀合理与否的标准依据,即功利性原则、人生价值原则、自律性原则和神学原则,回溯了人类思想史上对自杀行为所作的道德评价。作者指出,社会意识对自杀行为应取的不干预态度,并不意味着要提倡人们放弃对自杀的严肃态度,也不意味着在鼓励个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性时放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更不意味着要漫无差别地肯定一切自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硕士研究生在当今学业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存在着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通过对武汉某高校各学院、年级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可以揭示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现状。同时,本文从研究生自身、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危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防范此类悲剧的继续上演,是整个社会必须深入思考、积极应对的紧迫课题。改变唯分数论,完善评价体系,缓解学业压力,融洽师生和家庭关系,强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生死观,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王子悦 《公关世界》2023,(7):142-144
生命教育是帮助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和珍惜自己生命,懂得尊重与帮助他人树立生命意识,从而为了个人更好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开展生命教育是家长促进家庭温暖的需要、学生健康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现状,提出了家长与学校形成家校合作,紧密联系;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强化教育理念和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拓宽实践路径的教育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何颖梅 《职业》2011,(9):30-3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历来为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所关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直接与学生的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时常发生,学生不珍惜生命现象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的功利性使生命观方面的教育严重缺乏。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涂尔干时期的自杀研究涂尔干之前、甚至于莫斯利 (Morselli)之前很长一个时期 ,西方思想界对自杀这一现象的思考 ,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 1 )个人有权自杀还是无权自杀 ?① ( 2 )自杀是个人的自由意愿(freewill) ,还是被社会所决定影响 (determinism)。显然 ,在当时 ,前者主要关涉的是自杀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而后者则主要关涉的是自杀行为的个人性和社会决定性问题。就前者而言 ,在法国思想史上 ,蒙田 (Montaigne)一反教会反对自杀的传统而明确表示 ,“正像个人有权花自己口袋里的钱一样 ,他 (…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许多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学生自杀的事件。关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从本质上说,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放弃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内容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自杀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它是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而且还要对大学生自杀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爱护生命,正确的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屡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突发事件的影响和网络媒体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学生自杀的原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生命进行多方位思考,"重"视生命教育、"开"设校园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机构等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