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问: 前年丧偶的张某与丧偶的李某再婚,去年张某病逝,半年后丈夫李某也因病去世了.李某个人遗有三居室楼房一套.最近李某的儿子继承了该房产.没有与李某形成抚养关系的张某的女儿对此提出疑义,她说《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她的母亲有权继承李某(她继父)的遗产,现在她的母亲先于李某走了,她有权代替她母亲继承李某的遗产,李某留下的房产继承也有她的份.请问她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0,(23):17-17
在我国,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遗嘱继承就是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来处理他所遗留的财产。而法定继承则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和分配办法对遗产进行继承,这种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者合同中,由于信息及经济实力的差距,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在涉外消费者合同中,语言、文化的差异,更是加剧了涉外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首次对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定,本文分析了该规定的不足,并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赠与行为虽然不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方式,但赠与和买卖、交换等法律行为一样与财产所有权紧密相联。本文对赠与合同性质进行简要分析,从性质出发阐明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存在的必要性。文章后半部分论述我国关于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一些不明确、不恰当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法律规定进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虎子 《职业》2014,(32):169-170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合同解除及其解除权的行使。这种看似明确的规定在理论和实务中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是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期限以及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律后果等。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务。  相似文献   

6.
《现代交际》2005,(1):56-5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只要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一经签订。该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劳动合同的任何变更,均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但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10,(9):51-51
问:我在城里工作,我的父母住在农村。请问:父母去世后,我可以继承他们的宅基地吗? 答: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拥有宅基地。所以,你不能直接继承你父母在农村的宅基地。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婚后一直与公、婆共同生活。丈夫1985年病逝后我也未与公、婆分家,两老的生活起居均由我负责。去年公、婆相继去世,留下部分房屋和存款,在处分这部分财产时我爱人的兄、妹说:丈夫已去世,妻子没有权利继承公、婆留下的财产。他们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吗?宋爱花宋爱花同志:你丈夫兄妹说你不能继承公、婆遗产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你完全有权利与他们共同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来继承你公、婆留下的财产。虽然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和继承范围以及继承顺序是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为前提的,但是它…  相似文献   

9.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确立的一项法律制度,并通过国家立法确定下来.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国家土地行政管理机关为了实现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利益,与行政相对人达成的有条件、有期限、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书面协议,出让方与受让方根据合同形成一种特定的行政管理关系.因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具有它的特殊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有别于一般民法意义上的"合同".  相似文献   

10.
刘昊斌 《职业》2004,(6):53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仅一字之差,在法律规定方面却有诸多不同.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对二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04,(6)
问:我伯父一辈子没结婚,我是他唯一的亲人。伯父去世后,我继承了他价值5000多元的遗产,但村委会认为我伯父的遗产应由村里继承。请问我可以继承伯父的遗产吗?王力明答:根据法律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由此可知,侄子不是伯父的法定继承人。根据你来信所成为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还规定:“对继承人以外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可是,你的来信中也伯父的遗产没有继承权了…  相似文献   

12.
经济行政法视野中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确立土地使用权出让方与受让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它并非单纯公法上或者私法上的合同,而是一种行政私法合同。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订立、履行、变更、中止、终止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纠纷,应当区分不同的法律关系和纠纷性质,分别适用不同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合同成立存在法律上的二重性,即存在依法成立和非依法成立之分。依法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依法成立的条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条件,符合此条件的合同才完全有效,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属于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而非依法成立的合同也属于合同,但是由于产生其效力瑕疵的原因不同,该类合同包括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效力未定合同。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11,(2):12-12
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根据继承人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定继承划分为本位继承、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社会保险法》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为了确保该法的顺利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12日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并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这一规定引起了社会各方的讨论。本刊特摘录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现年近70岁,老伴早已去世。两个儿子不孝,很少尽赡养义务,倒是大孙女对我很好,每月给我100元生活费,还经常到身边问寒问暖。我想让大孙女作为法定继承人来继承我的两间私房,请问行不行?如果不行,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读者宣守清宣守清同志: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就是说,孙子女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据此,你的大孙女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人来继承你的两间私房。不过,《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合同的订立由传统的模式转换为网络模式,当事人不需要通过当面或电话等的形式谈判,只要在网络里就可以进行磋商,这样网络中订立合同和合同的成立是否可以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待于学者的研究。本文将对网络买卖的订立与成立进行分析,以找到适用合同法的法理基础。进而明确合同成立的界限,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更好的履行约定。  相似文献   

18.
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合同作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并取得经济效益载体的法律文本,合同风险也成为企业对外经济交往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它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承担于己不利的法律后果。其原因就在于:从合同订立、履行到变更和转让、直到终止的各个环节中,一旦风险识别弱化、防范措施缺失,极易形成风险因素。虽然这种因素起初仅表现为损失的可能性,但在遇到一定条件时就成为现实性。因此,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并强化防范措施,既是企业实现合同初衷的内在需求,也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本文就企业在合同订立环节上,对合同主体资格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03,(10)
编辑同志:我父亲去世后留下一套私房,由我继承。最近妻子要和我离婚,在协议处分夫妻财产时,妻子要求与我平分这套私房。请问,她的要求合法吗?王大成王大成同志:你的问题涉及夫妻一方继承遗产的归属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该法同时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继承或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一、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财产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二、夫妻明确约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针对你的情况,如果你父亲生前立遗嘱指定房产归你一…  相似文献   

20.
王伟 《现代妇女》2014,(12):56-56
众所周知,合同效力的判定归属价值判断,而价值标准来源于法律的价值关怀。不同的价值关怀决定着合同的效力。对特定合同效力判定的前提是确定适用何种价值关怀的法律。特结合一实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