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小的儿童本应该是我们爱护、呵护的群体,如即将活力绽放的花朵,然而,各地爆出幼儿园教师的虐童事件,不得不引发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笔者主要从虐童的含义、现状和针对虐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引发幼儿园教师虐童的可能性因素,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减少虐童事件的发生,还幼儿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儿童伤害事件,成为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一个沉重的话题。从幼儿园虐童、父母虐童,到各地20天内曝出8起儿童遭性侵案,桩桩件件,让人触目惊心,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成为社会反思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一幼儿园教师针扎幼童”、“武汉黄陂10岁男孩遭老师揪脸撞墙”、“温岭市小二班老师颜艳红扯孩子耳朵提在空中,孩子大哭虐童老师竟然称:这真有趣”等等幼师虐童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严厉谴责.但从温岭警方对老师颜艳红因虐童做出的“寻衅滋事罪”的处罚也引起了网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暴露了法律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虐童案件频发,事后的维权取证对案件的公平合法处理极为重要。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虐童案件的维权取证却困难重重,导致儿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从法律、管理、制度及家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以保证虐童案件维权取证及时合法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虐童事件层出不穷,但由于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对虐童行为进行有效防治。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儿童虐待防治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如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儿童虐待的明确界定、强制报告制度、调查和处理制度等。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可以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有效防治儿童虐待,包括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完善儿童收养与寄养制度,设立受虐儿童调查和处理制度,建立受虐儿童国家监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9日——"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一个为提醒大家善待、呵护孩子而设定的日子。然而,与人们善良的愿望相反,这两个月来,我们不时听到一些骇人听闻的虐童案,令人发指的是,下毒手的皆为孩子的亲生父母在愤怒和心痛之余,我们必须正视"虐童"现象的存在,并努力避免孩子遭受伤害。  相似文献   

7.
郭贝贝 《现代妇女》2014,(7):317-317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各个国家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在媒体报道中,侵害犯罪未成年人隐私和权益的情况屡屡出现。本文以英国少年杀人案和重庆女孩虐童案的媒体报道为例研究,深入探讨在未成年人犯罪报道中,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得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婚姻问题的加剧,重组家庭已经成为常态,在南京虐童案和山西小萧然被继母虐待致死的报道后,继母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关注,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了华商网中关于继母的情感问题、婚姻问题、心理问题等相关报道为样本,分析其对于继母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有较大反响的社会事件,其中很多与我所在的地域广东有关。无论是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件,还是深圳公务员虐老事件,以及最近曝光的深圳治安联防队员强奸同乡之妻的案件,均在媒体上有较大篇幅的报道。而我们在阅读报道的同时,有没有敏感到这些事件与社会工作有关,需要我们这个专业有所表现?这样的敏感性是否已经成为我们的职业惯性,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公共情怀与社会责任,从而型塑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呢?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前夕,社会热议的几单新闻均与家暴有关,其中既包括深圳公务员虐老事件,也包括沸沸扬扬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妻子的家暴事件。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不断强化依法治国理念,社会法治氛围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刑法理念也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变迁。从全局角度来看,当代中国刑法理念正经历着形成、完善直至发展成熟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刑法理念变迁中诸如主体意识自觉性较差、理论应用实践转化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的深化发展。充分挖掘中国刑法理念内涵,促进刑法理念贯彻落实重要且必要。  相似文献   

12.
南京虐童案的发生,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儿童权益保护上。以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法、不健全的儿童权益保护组织、不完善的儿童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了儿童被虐待情况的持续加剧。  相似文献   

13.
温岭虐童女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儿童的身体权与肖像权。学校作为用人机构,应当承担雇主替代责任,而非教育机构责任。在教育机构内发生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之时,应当正确区分责任主体,针对具体问题适用适当的法律,而不是一律认定为教育机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告诉才处理案件在我国采取"绝对自诉主义",在程序上尽管可以避免公权力对家庭的不当干预,但受虐儿童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长此以往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犯罪,而案件最终需要通过公诉途径解决。《刑法修正案(九)》就虐待被监护、看护人,新增设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并对第260条虐待罪第3款"告诉才处理"进行了限缩。但受传统政治哲学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司法实践中限缩的告诉才处理,在诉讼启动的裁决上难以衡量。而家暴虐童行为追诉方式的公诉化,不仅是对寻求不同代际之间正义的积极回应,还是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必然要求。此外,应综合考量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能否有效衔接,从而使得修法的预期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程显新 《职业》2013,(20):50-51
目前我国幼儿园、小学教师虐童和毒害青少年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对中师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在中等师范学校面对生源素质差、学生心理问题多的事实条件下,笔者主要从中等师范学校开展德育心理教育的依据、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发挥多种途径强化中师生德育心理教育培养合格的教育后备军几个方面对中师生进行有效德育心理教育和辅导展开论述。其中,主要从“以德养心”、“用心促德”、“德心交融”三个层次强调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发挥任课教师、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的综合作用,强化德育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师生明确德育心理教育对自己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指导作用,进而培养中师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达到中师生未来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流浪儿童工读学校为个案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立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初步分析了问题流浪儿童从家童、街童到工读生转变的生命历程,诠释了问题流浪儿童形成的过程实质是不断遭受社会排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虐老”为代表的侵权事件 2011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播放的一段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的视频,引起了大家对于养老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及功能日渐削弱,香港的家庭问题日趋复杂,离婚率上升、家庭暴力(虐偶、虐儿和虐老)事件增加、婚外情问题、照顾老人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压力等,都为香港的家庭带来新的挑战和持续的压力。面对这些空前的挑战,家庭服务必须以保护有困难的家庭、巩固家庭的潜能和发展家庭的独立能力为原则,以家庭为服务单位,给予受家庭问题影响的成员足够的保护和照顾,并且以促进小区支持为服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斌 《职业》2011,(34):59-60
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古驰(GUCCI)虐工事件”终于有了令双方满意的结局——“古驰中国”与古驰深圳旗舰店的8名前员工达成了和解协议。  相似文献   

20.
<正>二千二百年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一件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那就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率领一支由数千童男女、百工、武士组成的探险队伍,携带五谷良种、珠宝玉器和各种物资,乘坐数以百计的航船,从千童城出发,穿越波涛滚滚的大海,途径韩国济州岛,落居东瀛友邦日本诸岛的"徐福千童东渡求仙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