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于中国文人画的真正特点,可谓众说纷纭.知名画家、书画理论家了庐先生对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一直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传统中国绘画将"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作为作品的第一审美要求,最有意味的是它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要求绘画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在绘画中,文人画其实是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的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即苏轼所说的"士人画",也是后人习惯称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及语言特征。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翻译是较难的。诗歌是否可译,可译与不可译之间有什么关系,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哪种好,都有什么优缺点等,本文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代表中国国家艺术特征的绘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现代中国画的继承美与创造美,是现代人文精神文明责任. 现代中国画要走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秀成分与有益的形式,融合时代审美精神的自主创新之路.优秀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应反映民族和时代审美精神,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要多一份民族责任感,能体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当今时代创作,并打造"和谐世界"气派,以建构现当代中国画艺术.这是现代中国画艺术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4.
李文先 《现代交际》2013,(12):63-63
中国画是我国国粹,历史悠久,为东方绘画的主流,教学中通过中西绘画形式美鲜明特色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正确地评价和看待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禅诗是我国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指在诗歌中带有禅宗思想的诗歌作品。我国诗歌在早期禅宗兴起的时候就有描写禅宗或带有禅宗思想的创作,但直到盛唐才真正达到高峰。“诗佛”王维就是写禅诗的标志性人物,其禅趣、禅味时时刻刻体现在自己的山水诗中,为自己的诗歌作带来了一种平淡舒缓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闫召峰 《职业时空》2008,4(1):25-2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概括的意象,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强烈的感情,优雅深邃的意境,对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外香 《现代妇女》2013,(11):227-227
《诗镌》是新月社成立之初的最主要的文化宣传阵地,闻一多是它主要创始人之一,二者关系密切。闻一多不仅推动了《诗镌》的创刊,还在《诗镌》上发表了多篇诗歌和理论文章,完善了他的诗歌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侯莉 《现代交际》2012,(7):97-98
中国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创造和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绘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使初学中国绘画的学生在“中西绘画结合”“西画中国画方法宣染”“中国画西方绘画方式描绘”的多种形式之中迷失方向.所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国绘画的认识是搞好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中国绘画中“线”的发展、特征与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绘画教学的内容和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朝气蓬勃地发展,中国画是古典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它的每一笔和每一点墨都充满了我们东方的传统观念和人民的精神追求。通过对中国画的欣赏和解析,首先,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艺术情感和画作欣赏能力;最后,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深入阐述中国画的含义,并就提高中小学美术课的中国绘画欣赏课程、提高我国当前绘画欣赏的教学水平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美术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的称赞,反映了王维的诗里透着浓浓的美学意蕴。他的诗有意无意的透射着结构层次分明的绘画技巧,移步换景。同时他还把诗情画意融合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的意境,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文化都是诗意的.诗歌是以最精练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人的情感和社会化生活的文学样式.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毛长苌在<诗大序>中写道"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子也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经怨".在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需求、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因素通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诗歌自古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获得迅猛发展,城市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古老的诗歌。在日益现代化的城市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诗与城市,特别是与城市文化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艺术,“书画同源”并不仅仅是指画面笔墨结构的“骨法用笔”。而且也包括了题款。“画上题款与跋,书佳而行款得宜,则画亦增色。” 古人对于行款题识颇为考究,书法风格多种多样.或诗或文,或跋或记丰富多彩。有机的把书法、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画面上的同一主题,题款提升了画意,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是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每个不同的字都有其独特的"形",写字过程就是挖掘汉字外在的形式美、提炼其内在的精神美的过程,给人以无穷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对文字的评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歌,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诗篇之一。国内外有众多学者翻译研究本诗。本篇就许渊冲和韦利的译本,从叠词的英译、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及不同的翻译方法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她聪敏多能,不仅有诗歌流传,更有薛涛笺、薛涛井等文化用品、文化遗址留存,至今影响巨大。薛涛通音律、好文学,得到住地节度使欣赏,并长期随侍参加宴饮活动,得以结识当时诸多的文人士子与官家贵胄,薛涛诗歌中很大一部分是对自己交游活动的记录。根据对象的不同,薛涛的交游诗歌可分为与友人的酬赠诗,与官员的上献诗两类。酬赠诗的内容记叙了薛涛与友人的互相关怀,上献诗则显示了女诗人的悲情血泪。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我国早期的绘画或是现代的国画作品,线条一直以来都是国画的基本组成元素。国画中的线条不同于西方的画法可以作为独立的部分而存在。国画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必须不断发扬传承下去。而对国画的传承与创新,须立足于对线条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围绕中国画线条与书法的关系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历代的线条理论。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11,(11):4-4
正毕然,绘本作家,致力于女性儿童和生命题材的研究,历时数年将心底深藏之梦用诗、画与优美的文字体现出来,擅长用图文并茂的绘本书将爱心传递给所有的孩子与母亲。其插画风格有的意境唯美华丽,有的极具童真情趣,受到了广大读者及评论界的喜欢和好评。著有诗画集《与梦同飞》、绘本随笔《因爱而生》《妈妈手记》《宝宝去上幼儿园》等、儿童绘画研究作品《涂鸦的天空》《宝贝画家成长时》、绘本童话《画梦的精灵》《雅玛里克山的雪绒树》等作品。本版插画选自其新作《楼兰密码》。  相似文献   

19.
王保群 《职业》2011,(23):135-13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可以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部分。婚恋诗主要在《国风》中,《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郑风》《卫风》《周南》《召南》中写爱情的诗也很多。  相似文献   

20.
《死水》是闻一多在新月时期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涉及到了三美定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本文以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从死水各个角度来展开对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诗的"三美"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