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奕霏 《现代妇女》2013,(11):297-298
“瑜伽热潮”蔓延,促使印度传统文化风靡全球。面对现代生活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现象,瑜伽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人们追求品质生活身心兼修的休闲运动方式。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休闲体育市场中,瑜伽教练的出身鱼龙混杂。非科学性、非规范性、非专业性等问题成为盲从追捧瑜伽热潮,忽略中国休闲体育为大众健康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建议创立瑜伽相关科研机构、增设高校瑜伽教育相关专业、制定统一瑜伽教程并成立瑜伽协会监管部门等,为长远发展中国瑜伽运动树立正确理念与规范为主要宗旨。汲取印度瑜伽之精华,融中国文化之神韵,促进休闲体育的良性发展和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健康、积极向上的中国瑜伽之路,以全民身心健康为最终理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格,即是人的品格,智慧,道德以及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性格特征。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的个体。《周易》中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本文浅析了《周易》中"君子"理想人格的品格塑造。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四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江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是总结了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我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完整概括,也是指导我们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和《浙江省实施<老年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始终认可一种不可感知、不可经验的东西——自由意志,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批判并延续关于自身的道德行为,这也正是康德著写《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时的思想起点,就好比"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一样,自由意志亦是作为一种理念,先天根植于人自身之中。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本书中,自由意志即是康德反复强调、反复省察、反复说明的那个"隐秘的动机",它也是我们理解康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的《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1993/1764),是法学史上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有刑法学者称之为“西方文明中有关犯罪与刑罚最具深远意义的论著”(Wolfgang,1996),也有法社会学者把它视为“有关法律与社会的奠基之作”(Trevi澖o,1996:13)。不过,在1947年出版的那本早期法社会学著作《法社会学》中,古维茨罗列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27位法社会学先驱,以及11位欧美法社会学奠基人,却完全忽略了贝卡里亚(Gurvitch,1947:53-148)。半个世纪后,在《法社会学:古典和当代视角》一书中,崔维诺把贝卡里亚与梅因…  相似文献   

6.
汪宇 《女性大世界》2005,(10):121-121
“高温瑜伽”在美国神速滋长,赢得很多爱美者的拥护。它由印度瑜伽大师Bikram Choudhury与妻子创立,此项运动有特定的环境要求.室温需要在35℃左右,通风系统要严格地与之配合.60分钟内要尽力完成26个固定的瑜伽姿势,练习初期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效果极佳,非常适合初学者或长期缺乏运动的人。  相似文献   

7.
日前,瑜伽大师因克里什纳玛恰尔·艾扬格因肾衰竭在印度一家医院去世了,享年95岁。全球亿万民众为他默哀,印度总理莫迪在网络上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人们会永远记得艾扬格,是他把瑜伽提升为一种健身与生活方式,带到世界人民的生活中。”艾扬格出生在印度卡纳塔克邦一个名叫百勒尔的小村子。母亲在怀他时染上了流感,所以艾扬格一生下来就疾病缠身,先后感染过疟疾、伤寒和肺结核等。  相似文献   

8.
王金明 《职业》2007,(21):111
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道德是灵魂,是人的一切言行的指导.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而且还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和道德.……  相似文献   

9.
正古往今来,我们在艺术价值判断上始终是以古人总结的审美标准来判断艺术的价值,这其中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然而,精神层面往往是非理性的,他的属性是我们个体无法调控的因素。"艺术是人类的永恒之梦,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在价值判断上,中国人把道德价值放在一切价值之上,恩格斯在谈到商品价值说:"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以瑜伽影响心理健康的五项指标为切入点,探讨瑜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瑜伽这项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通过研究,为高等院校更好地开展瑜伽这项运动科学地发挥其强身、健心的功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宗教戏剧是中世纪戏剧的主体,道德剧是宗教戏剧的一种。《每个人》(Everyman)是中世纪道德剧的杰出之作,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和寓言风格,主要探讨世人如何对待死亡和救赎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探讨剧中"每个人"的死亡观与救赎观,来了解中世纪道德剧的戏剧传统。  相似文献   

12.
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都是亚洲较为古老的养身术,也是中印两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际所总结出来的养生方式。它们中所包含的养生智慧也都体现着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伟大的民族文化。本文之所以将两种不同的养身术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在于保护和发扬,并为人们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养生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许多研究表明,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对我们人体机能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加强血液循环、增强脏器功能、调节内分泌、陶冶情操、增加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八段锦与瑜伽养生的共性和个性,进一步地指导人们对健康多重层面的更细致的追求,以实现八段锦和瑜伽的不同养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印度,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故事丰富,底蕴深厚,印度人民创作了许多寓言、故事,流传民间,影响深广。《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其地点便是天竺,即今天的印度,潜在的文化交流以佛学形式呈现,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清流、分支、交汇、碰撞,文化的渗透与反差是相互的,本文就印度"最初的诗"《罗摩衍那》与中国小说的渊源展开浅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朵朵 《伴侣(A版)》2010,(4):58-59
正1.寻找正能量自然疗法专家指出:人就像海绵,不知不觉中受到能量影响,如果能及早认识这一点,将会活得更充满活力。想想看,数千年来,古老的回春疗法,如中医药、印度的Ayurvedic草药疗法、瑜伽等都是与人体能量有关的精密疗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老有所养作为民生的重点之一,必然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篇章. 老有所养:一个国人千年的梦想 老有所养,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话题,始终是先贤们论述的重点之一. 产生于战国与秦汉间的《礼记》云:"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的社会道德要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孜孜以求的仁政愿景重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陶渊明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记》中亦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公共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公共关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这种关注中,似乎存在着将公共关系道德化的倾向。例如:《公关世界》1996年第8期刊登的《道德:公关之魂》一文就比较明显地  相似文献   

17.
女人如茶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早出现于"诗经",在《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之句,此句一直沿用至中唐,"茶圣"陆羽撰写《茶经》之后,茶的"地位"最终确立。茶,谁都品尝,可是谁又能确切地把茶之味,茶之韵一一确认出来。一千人有一千人的感受,一万人有一万人的体验,正如禅宗推崇的"拈花微笑,  相似文献   

18.
正人本自然《说文》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得到天地之气而成形,禀天地之道而成性,人也不例外。在自然进化史中,人与自然的不断调适相生,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所以我们说:人本自然。治病与养生都离不开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静坐可养生     
正静坐比瑜伽更安静,比普拉提更简单,是一种涵养道德、保养身体的传统养生法。静坐防病中国自古相传的呼吸习静养生法,在预防疾病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它的微妙,也就是针对呼吸着手。人们一般的运动不外四种。一种叫做"行":就是下肢的行动;一种叫做"住":就是立定在那里;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伊斯兰道德论提倡采取中庸之道,运用理智,因时因地使人的形体、道德、精神三方面都达到和谐的自然状态。“灵魂确实是令人作恶的”(12:53),这里的灵魂是指人的原始倾向,有人把它译作“人性”。这种灵魂追求形体需要的满足,与动物无异。但人的灵魂又是“自责的灵魂”(75:2),自讼自责,就能涤荡罪恶,约束情欲和兽性,显示高尚道德,从而使人的灵魂成为《古兰经》所说的“安定的灵魂”(89:27),这时人的精神已经纯化,便可进入天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