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旅游的热点,也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省,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但就河南目前的情况而言,该省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障碍,例如,河南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开发项目还较为粗糙等。目前河南省想发展乡村旅游业,应加大乡村旅游项目的投入,提高旅游项目的质量,深度挖掘河南省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推出特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
旅游购物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购物作为“无限”花费,在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效益的潜力最大,因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国外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旅游消费总收入的40%左右,在新加坡,旅游购物的比重占整个旅游消费的60%;在泰国,旅游购物的比重占整个旅游消费的50%。然而在我国,受传统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购物市场现状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等产品种类比较齐全,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一种能够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旅游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也有以往的观光旅游转变为具有休闲、娱乐、度假、科普等多种功能的旅游活动。但是在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整个乡村环境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影响和破坏,阻碍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从这个方面入手,全面的分析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生态旅游(俗称农家乐)是一种依靠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近年来,这种旅游形式在中国大城市周边迅速发展起来.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早,并且已形成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了“农家乐”主题的旅游形式,本文从“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对现阶段我国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建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消费体验和心得体会。与此同时,在线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空间的拓展,也随着网络口碑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内容的多样化及传播速度的加速化,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购买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从负面网络口碑入手,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版问卷两种调研方式进行调研,在对网络口碑、负面网络口碑、消费者旅游决策等相关概念明晰基础上,进行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论,结合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结论,为在线旅游企业提供一定建议与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旅游业蓬勃兴起,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路径,乡村振兴发展已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乡村建设。乡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整体振兴的关键和突破口,而推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高质量、大规模发展是培育我国乡村产业品牌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旅游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程度也日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出现了,生态旅游既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需要,又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受到较小的或不受到影响,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现有的旅游资源持续发展下去,本文就生态旅游进行简述,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深刻的,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吉林省要把握旅游消费新趋势,针对新的消费群体结构、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和新的旅游消费方式,调整产业发展规划: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打造健康旅游、乡村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新型营销手段扩大宣传。  相似文献   

10.
樊晓英 《现代交际》2014,(12):132-1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呈现着"多姿多彩"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由原来的物质消费观念转向了其他层面的消费,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精神层面消费包含着旅游,旅游需要有一个美好的自然风景,一个有历史的名胜古迹,也包括有着自然韵味的田园风光。旅游业存在着淡季与旺季之间的差异,本文基于品牌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廖玉姣 《城市》2019,(7):71-79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度强,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市场发展情况看,乡村旅游需转型升级,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在制度建设、政策支持、产品开发和行业监管等方面有可借鉴的地方,可选择性借鉴其经验,推进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但数量的增长与特色缺失的矛盾却不断显现,面对这些制约着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乡村的独特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维  赵光  宫媛 《城市》2016,(4):35-38
在我国乡村旅游和海洋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滨海渔村旅游作为二者综合型的旅游形式,因其独有的特点而备受青睐。滨海渔村旅游的开发作为解决滨海渔村转产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其广阔前景日益凸显。笔者从产业发展和村落更新等方面出发,对滨海渔村旅游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以天津大神堂渔村规划为实例,分析滨海渔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依托乡愁推动民宿旅游,既是民宿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理念,也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这就要求在民宿旅游开发中坚持现代化改造和传统形态保护并重,充分利用乡村丰富的乡愁资源,形塑乡愁载体,为本地村民和游客提供可以寄托乡愁的场所。通过乡愁形式的民宿旅游,既能唤醒村民和游客的文化记忆,提升民宿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又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使民宿保持“民”味,推动民宿旅游健康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5.
雷鸣 《城市》2012,(9):33-37
一、我国当代旅游发展的重大趋势与方向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内积极的旅游业发展政策,预示着未来我国旅游市场总体规模将继续扩张。然而,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受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内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旅游需求促使传统旅游向附加值型和生态型转变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我国旅游和世界旅游的消费特征正逐渐发生着较大变化,休闲度假型旅游、娱乐参与型旅游和购物休闲等附加值型旅游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成为新型发展趋势。从旅游的消费需求来看,旅游消费开始从数量扩张型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型。随着旅游市场发展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城市老人乡村休闲游为缓解城市养老压力和提升乡村经济活力,提供了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通过调查具有乡村休闲经历的杭州老年群体,分析其乡村休闲地实际选择的基本特征,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 h交通圈内依托自然气候或旅游资源的中低端乡村是城市老人乡村休闲游的主流选择。个人及行为特征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选择产生影响,其中,身体健康和亲友相伴对老人长距离乡村休闲起到推动作用;年龄、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与其乡村消费档次选择密切相关;乡村资源类型选择受到老人个人和行为特征上的多方面影响。最后就乡村休闲地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规模系统的流率基本入树,再通过嵌运算得到二阶极小基模。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就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对策分析。强调应由政府主导,加强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经营模式愈来愈多样,然而其终极目标均是为了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行业不仅妥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而且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乡村旅游还存在某些问题,如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缺失,管理落后等。就这些问题开展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谨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便是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研究沈阳市法库县的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法库县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乡村生态旅游近年来成为中国旅游行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虑中国乡村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对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旅游新业态研究,精心谋划旅游专业英语建设各个环节、适应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开展社会培训、提升中国乡村生态旅游行业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