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探讨宿舍人际关系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为目的,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法,对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安乐死的态度上,经济水平富裕的家庭显著高于生活费学费不愁、生活费和学费发愁的家庭;男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显著高于女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0.987,P=0.004);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认识与宿舍人际区域差异(r=-0.233,P=0.40)成显著负相关;对自杀者的态度与宿舍人际情感融洽(r=0.231,P=0.42)成显著正相关。从中得出结论:家庭经济水平高的学生对自杀更持有否定态度,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杀行为更持有否定态度,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区域差异越重,对自杀行为的认识越肯定;宿舍人际情感越融洽,对自杀者的态度越否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毁灭性问题.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对挫折的不良认知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导致自杀的又一原因.本文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提出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生自杀现象在全国高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中根据保卫处成功制止学生自杀的经验,浅析如何应对高校学生自杀行为及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同居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武汉市七所大学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个案访谈,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于同居行为趋向于认同;无论他们选择同居与否,主要考虑的都是两个人的感情;而同居生活的经历又重新塑造着他们的态度。性别、家乡、独生与否和所学学科对同居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年级与认同的关系上,呈现独特的倒U形。笔者最终得出结论,性社会化的差异是影响其态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现象却在高校中一直存在,甚至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已成为高校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筛查程序,并提出了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日,许多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学生自杀的事件。关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从本质上说,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放弃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内容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自杀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它是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而且还要对大学生自杀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爱护生命,正确的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7.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性别上不存在学习适应性的差异;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在学习动机和教学模式方面,大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最高,而大三最低;在学习能力上,大二最高,最低的是大三;在学习环境维度上,大三适应性最强,大二最低;独立学院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理工科优于文科艺术类。  相似文献   

8.
汪晓琳  朱琳  胡俊胜 《职业时空》2012,(11):152-154,157
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频率、时间、项目等,也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工作的开展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以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湖北省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态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学生体育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自杀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对预防大学生自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剖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杀行为“因穷至卑”和“因穷自杀”现象不明显;不同原因自杀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情感挫折”、“学习就业压力”、“个人心理障碍”、“家庭原因”和“生理健康”5类。自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自杀意念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自杀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分类,并重点分析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能准确地筛查出自杀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干预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发现,就自杀风险而言,女生比男生自杀风险更大些;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和忧虑,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组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潜剖面分析模型在自杀风险因子检测、不同风险类型的特征识别等方面适应良好、作用明显;大学生自杀与心理危机风险的检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应将父母教养方式、个人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生活应激、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多个相关风险因素纳入检测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是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喜好应该是非常高的,但是本文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喜好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就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社会转型,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对上海在读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研究发现,不论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或未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上海在读大学生都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几乎所有被访大学生都不同意未婚先孕,认为对男女双方会带来许多伤害。目前,社会对于大学生性行为这种越轨行为越来越持容忍的态度,而大学生也由此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来掌控自己的身体与展现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大学生"村官"引进工程。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与农村工作、生活的不适应逐步显现。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这既要从"村官"自身的努力入手,也要从用人机制的健全入手,以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充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生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给新生的大学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生大学生在生活上心态失衡、学习上被动和社会实践上的无计划性等适应性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分析了适应性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即通过大学教育教学让学生尽早具备主动感、目标感以及规划感。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态度总体有下降的趋势,但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经验证据。文章依据对广西某高校在读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学习、生活及工作多方面地考察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态度倾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并不消极,他们对未来普遍抱有非常乐观的预期,并越来越尊重生活态度、价值观的多元化。认为大学生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普遍有下降趋势的这种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大学生的内隐相亲态度,并利用问卷来考察大学生对相亲的外显态度。通过对相亲的外显态度以及其内隐态度分析,从而对大学生的相亲态度达到一个整体的认识。结果发现,年级与是否愿意相亲、是否降低相亲标准的外显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恋爱状况也影响相亲态度。但在内隐态度上,年级、恋爱状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承担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试图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有日渐增多趋势。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北京联合大学一位同学在北京四所大学中对大学生自杀状况作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3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预防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预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问卷、攻击性行为量表,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贵州省8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较好,虚拟人际关系上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虚拟人际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越好,越能融入群体,其攻击性行为便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